一旦犯了這5項錯誤,再高明的戰略也會失敗
(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內部參考)
誤區1:戰略執行=戰略一致性
在許多管理者看來,戰略執行等同于戰略一致性。這就是說,如果過程中出現了哪怕一個差錯,就意味著公司每個層級在建立戰略與行動聯系的過程中都會出問題。盡管存在這一風險,但事實表明,大多數公司在戰略一致性方面做得不錯。如果大多數公司在戰略一致性方面沒有問題,那么為什么會覺得執行戰略十分艱難呢?
研究所示,管理者們還是把戰略執行和一致性混為一談。盡管大多數公司的流程能有效自上而下縱向推行目標,但缺乏確保部門間交叉工作暢通無阻的利器。管理者們還說,因其他部門支持不足造成業績不佳的可能性,是本團隊內失誤造成不理想業績可能性的3倍。
誤區2:執行=遵守計劃
戰略規劃向來高居管理工具榜首。在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戰略規劃和作出相應預算之后,高管將偏離規劃視為缺乏紀律性,造成執行不利。遺憾的是,任何計劃都趕不上變化,而變化可能成為達成戰略目標的助力或阻力。我們定義的戰略執行,是要在保持與其他部門工作協調的前提下,抓住能成為戰略助力的機遇。
但也要給管理者提個醒:隨機應變并不是在管理之路上心猿意馬的借口。管理者應該按照公司戰略對機遇進行篩選,否則將會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周邊項目上,反而讓最有可能成功的核心項目缺乏必需的資源。靈活性對執行力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在戰略范圍內發揮作用。換言之,要在隨機應變和戰略一致性間求得平衡。
誤區3:反復宣講=理解領悟
很多高管認為,反復宣講公司戰略是成功之道。然而調查發現,通過宣講,戰略目標不僅沒有被團隊理解,而且相互之間常常缺乏關聯,甚至與總體戰略也毫不相關。
部分原因在于,高管以傳播數量作為衡量標準,而非質量——關鍵領導者對所傳達信息的理解程度。當被問及理解戰略有何困難時,中層領導者提到公司優先選項和戰略倡議數量過多的頻率,是提到缺乏清晰交流的4倍。
另一個原因是,高管在傳達信息時摻雜了周邊想法,從而沖淡了核心內容。
誤區4:以業績驅動執行
當調查影響聘用、獎勵、升遷和解雇的因素時,我們發現大多數公司都會肯定績效和給予適當獎勵的作用。三分之二參與者反饋,過往業績是目前公司最普遍的員工晉升指標。三分之一的管理者認為,在任何或大多情況下,業績還會影響私下或公開表彰、培訓機會等非物質獎勵。如果樣本公司的績效文化沒有問題,那為什么戰略執行力還是不足呢?
答案是,除了績效之外,要想提高執行力,還應認可和獎勵其他因素,比如靈活性、團隊協作能力和進取心。靈活性意味著敢于嘗試,很多管理者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新嘗試免不了遭遇挫折,但直面嘗試中的挑戰能增加長期獲勝的可能性??上r有企業文化支持坦誠探討,來提高靈活度。過于強調業績也可能暗中損害執行力,其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然而,很多企業文化中最緊迫的問題是:沒有努力促成合作。合作對于執行力至關重要,但公司總是忽略這點。業績固然重要,但如果取得業績是以犧牲合作為代價,那么執行力就會受損。
誤區5:執行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執行,損害了公司長期的執行力。如果高層獨攬所有重要決定權,會削弱中層的決策技巧、主動權和問責權。復雜的大公司中,有效的執行產生于各個層級的無數決定和行動,很多都會涉及到艱難的取舍。
離現場最近的管理者,往往能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也是最適合作出艱難抉擇的人。在結構復雜的大公司中,執行的好壞取決于我們定義為“分布式領導”的一群人。他們不僅包括重要業務和職能部門的中層領導,也包括關鍵崗位上的技術和領域專家。“分布式領導”每天的行動,尤其是如何處理艱難抉擇、容忍何種行為,對企業文化的影響舉足輕重。
分布式領導肩負協調跨部門工作的重任。如果不同部門各自為政,定然會產生沖突。高管可以通過理順流程來促進跨部門合作;很多時候,還應該為團隊協作做出表率。
高管如果僅憑改善戰略一致性提高執行力,無形中便忽略了協調合作和在變化市場中保持靈活性。最糟的情況是,公司落入我們所說的“一致性陷阱”。當管理者發現執行不力時,便會使出各種手段提升戰略一致性。這種自上而下、事無巨細的監管通常會惡化為微觀管理,損害創新實踐需要的靈活性和員工間的互動。最終結果是:一致性越強,結果越糟,公司陷入了惡性循環。
如果關于戰略執行的普遍共識非常片面,甚至很危險,到底應如何看待戰略執行呢?首先,領導者必須重新定義執行力。執行力意味著既要抓住符合戰略的機會,又要保持與其他部門的合作。重構執行力,才能幫助管理者們找出執行力差的關鍵原因。只有全面了解執行力,管理者才能避免一致性陷阱等危險,聚焦于那些能將戰略轉化為成果的關鍵要素。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容請移步成都企業培訓機構或電話聯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58220538現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