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求職談判,你不可不知的15條黃金法則
(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內部學習參考)
01不要低估取悅他人的重要性
這聽起來很基本,但至關重要: 人們只有在喜歡你時,才會為你爭取利益。 在談判中,你做的不討喜的事越多,就越難為自己爭取到好的待遇。這不僅僅是禮貌問題,還涉及如何處理談判中難以避免的緊張局面,比如爭取自己應得的權益而不顯得貪心,指出工作機會中的缺陷而不顯得小氣,堅持自己的意見又不讓人覺得胡攪蠻纏。談判者通常可以通過評估其他人的反饋(例如和朋友進行面試演習)來避免這些陷阱。
02論證要求的合理性
僅僅讓他們喜歡你還不夠,你還要讓他們相信你的開價物有所值。不要直接開價ーー而是把背后的故事講出來。 不要只陳述你的愿望(比如加薪15%,或者允許你每周在家工作一天) ; 更要準確地解釋為什么這樣做是合理的(你的工資應該比其他雇員更高的理由,或者你的孩子每周五提前放學回家)。同樣你要記住,既討人喜歡又要求高薪,這兩者之間存在天然的矛盾: 如果你沒有想好傳達這一信息的最佳方式,單純暗示別人你非常有價值難免顯得有些自大。
03明確告訴他們你會接受這份工作
如果對方懷疑你最終還是會拒絕他們,他們就不會大費周章地申請提高你的工作待遇。誰想成為另一家公司的“備胎”呢? 如果你打算爭取更好的福利待遇,一定要讓他們知道,你真的希望為這家雇主工作。有時你需要透露多家公司都希望你加盟的消息,這會令用人單位很想雇你。但若你過于強調這一點,他們就越認為無論怎樣你都不會同意,所以為什么還要費勁給你加薪呢? 如果你打算把所有的選擇都擺到桌面上,那么你應該權衡一下,告訴他們為什么或者在什么條件下,你會很樂意放棄其他選擇,接受他們的工作邀請。
04了解你的談判對象
你的談判不是公司,而是人。 若想對坐在對面的人施加影響,你必須了解她。 她的興趣和個人關注點是什么? 例如,與未來的老板和人力資源代表談判是完全不同的。 你也許可以向后者詢問工作細節,但是你不能用雞毛蒜皮的要求來惹惱那些可能成為你上司的人。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部門可能負責雇傭10個人,因此不愿打破常規,而老板可以從你加入公司這件事上直接受益,因此或許愿意滿足你的特殊要求。
05了解談判對象的局限性
他們也許會喜歡你,可能認為你的條件合理,但最終還是無法滿足你的要求。因為他們有在談判中無法打破的限制,比如工資上限。 你的任務就是找出他們能夠靈活處理和難以解決的地方。 例如,你正在和一家大公司談判,這家公司同時要雇傭20名員工,那么你的薪水就不太可能比其他人高。 但上班日期、假期時間和簽約獎金方面可能是靈活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正在和一家小公司談判,而他們從未雇過你這個職位的人,那么對初始薪酬或職稱加以調整就不會太過困難,但也僅止于這些。你越了解這些限制,就越有可能提出能夠解決雙方問題的選擇。
06準備好面對棘手問題
許多求職者都遇到過一些不愿意回答的問題: 你還有其他的工作選擇嗎? 如果我們明天讓你上班,你會過來嗎? 我們是你的首選嗎? 如果你沒有準備好,你可能會非常狼狽地搪塞他們,或者更糟糕的情況下,你會說謊。 我建議永遠不要在談判中撒謊。 因為這樣做會得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即使沒有什么太壞的下場,那這也是不道德的。
另一個風險是,面對棘手的問題時,你可能會過于努力地取悅他人,而難以討價還價。 問題的關鍵在于: 你需要為面試做好準備,以應對那些會讓你處于防御狀態,感到不自在,或者暴露缺點的問題和話題。 你的目標是誠實地回答問題,不要看起來像一個毫無吸引力的候選者,而且不要放棄太多的議價能力。
07專注于提問者的意圖,而不是問題本身
盡管你做了準備,還是有人會從你意想不到的角度發問,記住這個簡單的規則: 重要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提問者的意圖。 這類問題通常都很有挑戰性,但提問者的意圖是好的。 如果雇主問你明天是否能立即到崗,他可能只是想知道你是否真的喜歡這份工作,而不是試圖把你逼入絕境。招聘者問你是否接到其他工作機會,他的用意或許不是想知道你的其他選擇,而只是想了解你在尋找什么類型的職位,這家公司是否有機會聘用你。如果你不喜歡這個問題,不要往壞的方面揣測。相反,設法針對提問者的發問意圖作答,或要求面試人員明確說出他心存的疑惑。如果你的回答正好是他想要的答案,或讓他知道你愿意解答他的一切疑問,那么你們雙方都會感覺更好。
08全盤考慮
可悲的是,對許多人來說,"求職談判"等同于"薪資談判"。 但是你從工作中得到的滿足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他因素,它們可以協商,而且比薪資更容易實現。你要關注整個交易的價值: 責任、職位、出差、工作時間的靈活性、成長和晉升的機會、津貼以及對繼續教育的支持等等。 不僅要考慮你愿意獲得回報的方式,還要考慮獲得回報的時間。 你或許會決定參加一門課程,雖然現在得到的回報有限,但將來會讓你晉升至更好的職位。
09同時提出多個問題,而不是連續發問
如果有人給你一份工作,而你對這份工作的某些部分很在意,通常情況下,一次性拋出所有問題的效果會比較好。不要說:“工資有點低,能提高點嗎?”在她解決這個問題后,你又說:“謝謝。現在還有另外兩件事,我想……”如果你最初只問一件事,她可能認為只要把此事解決,你就會接受這份工作(或至少做出決定)。如果你繼續說:“還有一件事……”,她可能就無法一直保持大度或持理解態度。
此外,如果你有不止有一個要求,不要簡單地提到你想要的所有東西,還要表明每個要求對你的相對重要性。 否則,她可能會挑你最不重視的兩件事,因為它們可以被輕松解決,從而認為已經滿足了你一半的要求。但最終,你的工作條件沒有變得更好,而對方卻認為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10不要為了談判而談判
不要向別人證明你是一個談判高手,要抑制這種沖動! 剛參加過談判課程的 MBA 學生會受到這個問題的困擾: 在得到第一次面試機會時,就跟未來的雇主瘋狂討價還價。我的建議是:如果某樣東西對你很重要,絕對要談判,但不要錙銖必較。為蠅頭小利拼得你死我活會適得其反,也會在你今后的職業生涯中,限制你與公司協商的余地。
11慎重把握接受工作邀請的時機
開始找工作的時候,你常常希望至少先得到一個工作機會,以獲得安全感。對剛畢業的人來說尤其如此,身邊每個人都去面試,一些人會慶祝自己率先找到工作。諷刺的是,一開始得到的工作機會可能問題不少:一旦一家公司確定了人選,他們都希望盡快得到求職人的答復。
如果你想考慮多份工作,最好能讓所有工作機會短時間內同時到來。所以,為了讓所有選擇同時擺在你面前,不必害怕延長與某位潛在雇主的溝通時間,或者加快與另一位雇主的接觸。這也是一種平衡手段:如果你拖延太久或催得過急,公司都有可能對你失去興趣,轉而雇用別人。但也有微妙的方式來解決這種問題,例如,如果你想拖延一份工作機會,可以要求稍后進行第二輪或第三輪面試。
12忽視任何形式的最后通牒
人們不喜歡別人告訴他們"你一定要這么做,否則后果自負", 所以要避免發出最后通牒。 有時候我們不經意間就這么做了,其實我們只是想展示自己的實力,或者我們很失望,但卻誤用了表達方式。 你的談判對手可能也會這么做。
收到最后通牒時,我的態度就是忽略它,因為在某一時刻,發出最后通牒的人可能會意識到,這樣做會把事情搞砸,并且想要收回它。如果有人告訴你,"我們永遠不會這樣做",不要糾結于此,也不要讓她重復。 相反,你可以這么說:“考慮到我們現在的處境,這可能有點困難。 也許我們可以談談其他幾點。"假裝最后通牒從來沒有發出過。 如果她是認真的,過段時間,她會對此做出解釋。
13記住,沒人有意和你過不去
艱辛的薪水談判或者長時間拖延,可能會讓你覺得對方對你有成見。但是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走得足夠遠,代表用人單位喜歡你并且想繼續和你保持聯系。工資談判在個別問題上懸而未決,可能只是表明你對一些限制項并不完全理解。遲遲得不到工作錄用通知可能只是意味著,你不是招聘經理唯一關注的對象。
保持聯系,但是要有耐心。 如果你不能耐心等待,不要在失望或憤怒中打電話; 最好先要求澄清時間安排,以及是否可以做些什么來推動事情發展。
14不要離開談判桌
記住: 今天沒有商量余地的東西或許可以明天再談,隨著時間的推移,利益和限制都會改變。當有人說不的時候,他的意思是"不,現在不可以。" 一個月后,同樣的人也許能做些此前他不能做的事,比如延長合同期限或給你加薪。
假設未來的老板拒絕了你周五在家工作的要求,也許這是因為他在這個問題上缺乏彈性。 但也有可能你還沒有得到他足夠的信任,所以他無法輕易答應。六個月后,你可能會有更好的理由,說服他允許你在家辦公。要樂意繼續交談,并鼓勵他人重新思考尚未言明或未解決的問題。
15保持大局觀
這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即使你可以像一個專業人士那樣談判,但是如果選錯了公司,你仍然會失敗。讓你擁有滿足感的是找到合適的工作,而不是如何在談判中取勝。經驗和研究表明,就滿意度而言,相對于一份豐厚的工作待遇,你選擇從事的行業和職位,你的職業生涯軌跡,以及日常工作氛圍對你的影響要重要得多。上述準則應該能幫你有效地進行談判,并得到應得的工作。但這些準則只有在深思熟慮、全盤考慮的求職過程中才會發揮作用,以確保你得償所愿。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容請移步成都企業培訓機構或電話聯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58220538現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