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敬業員工,你要注意這6個細節
(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內部學習參考)
1 保持謙遜
謙遜雖然是一種美德,但往往會與人類的恐懼本能相矛盾。很多新上任的管理者為證明自己的能力而焦慮不堪,結果下屬迫于壓力,不敢暢所欲言,而管理者也就不能從他們的經驗中獲得洞見。如果你在講話過程中發現你說的都是和自己有關的事,就趕緊打住,為自己的喋喋不休向聽眾道歉,因為你在展示自身的不安全感。你只須簡要介紹一下你的經歷,并確保這些經歷與你的下屬直接相關。向你的員工證明,你不僅曾經解決過不少問題,現在你的想法和建議也能給他們很大幫助。
另外要記住,你的錯誤和成功都應與下屬分享。分享這兩方面的經驗,你既可以在下屬心中塑造腳踏實地的形象,又能借機反思自己講故事的初衷。
2 認真傾聽建議并表現出來
總的來說,管理者傾聽員工心聲的能力正在提升。但他們的團隊看不到,甚至都沒有發現傾聽的重要性。人們會注意你的肢體語言、你的外貌和手的動作。你在開會的時候很難記起這些事,但處理好這些信號極其重要。不管在什么場合下,都不要在別人說話的時候看手表,或查看移動設備上的時間。
3 歡迎反對的聲音
雖然很多公司正將組織結構扁平化,但文化規范和公司制度依舊禁錮著人們提出反對意見,特別是在公共場合和經濟不穩定時期。你還必須努力獲取員工的直接反饋,特別是反對意見。管理者要將與下屬的每次溝通都視作獲取專業意見的機會,鼓勵他們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對于在更開放文化中擔任管理工作的老板來說,這聽上去就像天方夜譚。但考慮到你的團隊成員中有些人的聲音,特別是那些來自其他年齡層、文化或職業背景的人,可能被踴躍發聲的同事蓋過,你確定和他們有一些私人接觸,不會得到更多意見反饋嗎?
4 突出會議的討論重點
好心往往也會辦壞事。我常看到一些管理者有心傾聽反對意見,但采取的方式不當,特別是他們要求員工開會時“把所有想法和盤托出”。問題在于,除非會議可以開很長時間,否則你在議程中安排的事情越多,每個人說話的時間就越少。如果你設定了時間限制,講到有些議程內容時就不得不一帶而過,這時員工會感到驚恐不安。
5 別成為問題解決者
解決問題對提振管理者信心十分關鍵;一旦找不到解決方案,他們就會有能力不足的感覺。有些管理者遇到這種情況后會試圖立刻想出對策。管理者要想成功,必須視自己為問題解決流程的推進者,而非問題解決者本人。我現在已經懂得,要對那些似乎知道所有對策的管理者持懷疑態度。如果管理者愿意承認“我不確定答案是什么,我們聽聽團隊有什么意見吧”,這更能說明他具備管理技能。
6 別急著強行做決定
傳統管理觀點認為,縱使決定有問題,也比沒有決定強。畢竟你可以隨時改變方向,至少還能從錯誤中學到經驗。
以上6條建議說明,你作為管理者,一言一行都會加強或者破壞與員工的“同心同德感”。當你不再試圖控制下屬,而是讓他們參與、給他們權力、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并達成一致時,會獲得巨大回報。不僅他們,你和你的公司都會因更明智、執行效率更高的決定而獲益。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容請移步成都企業培訓機構或電話聯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58220538現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