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犯罪用上了管理學,你更得當心了
(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內部學習參考)
1.利用新聞制造機會
犯罪集團在過濾環境信息,利用技術從中獲利方面變得非常擅長。例如,2010年海地地震后不到幾小時,罪犯已經開始到處發送郵件,呼吁大家通過西聯匯款給英國紅十字會捐款。匯款理由聽上去很高尚,但英國紅十字會并不接受通過西聯匯款的捐款。不斷推陳出新的罪犯還在各種災難后創造出“發短信到這個號碼,捐款10美元”的詐騙短信。
盜賊也懂得利用長期科技趨勢。企業一直難以將社交媒體的粉絲變現,罪犯卻很快發現推特和Facebook的內容非常適合輔助入室盜竊計劃,而社交媒體數據能夠幫助罪犯盜取身份。
經驗:關注頭條新聞,快速采取行動,嘗試走在技術發展的前沿。
2.外聘專家
現代的有組織犯罪已經摒棄了《教父》電影里那種頭重腳輕的黑幫組織構架,不再有老大、頭目和副手之分。今天大多數幫派,以及基地組織等恐怖分子團伙,都是從屬關系松散的合作式網絡。黑幫和執法者一樣,也會聘用網絡設計師和黑客。他們會定期在利基市場尋找具有特殊專長的人,并不斷尋找具有特殊技能的人為其所用,有點類似好萊塢電影選角。例如,盜取身份信息的行家知道去哪兒尋找能夠仿造ID和信用卡防偽標記的“藝術家”,還會定期通過俄羅斯的某個呼叫中心作案,這里有會多國語言的員工,全年無休地工作,能嫻熟地模仿各色人等,例如扮成有錢的意大利主婦或巴西醫生,給銀行打欺詐電話。
經驗:不要過度依賴內部人才,畫地為牢。學會培養網絡自由職業者或其他短期工。他們能為你提供項目亟需的技能。
3.金錢并非唯一激勵因素
犯罪組織給的薪水很高,部分原因是補償違法活動的風險,還有就是他們獲得高利潤,付得起這筆錢。但是他們明白一些人加入團隊并非只是為了錢,很多人是因為想要獲得違法的快感。很多人涉案的動機,是想要挑戰復雜的安保系統,一旦破解成功,他們就獲得了吹噓的資本。盡管犯罪組織仍然在大比例招募惡棍,但也有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加入,這部分人追求自主性,享受腦力挑戰,和那些喜歡高風險、高要求的初創公司的人類似。
經驗:并非只有社會企業才會將追求工作的意義作為激勵員工的手段。企業應該找到方式,善用員工對獲得認可、挑戰和歸屬感的需求。
4.利用長尾理論
在互聯網出現之前,很多罪犯都追求“轟動性案件”:總是在尋找搶銀行之類可以大撈一票的案子。恐怖分子仍然在謀劃大規模襲擊,希望帶來最嚴重的社會震蕩和破壞性。但全球罪犯已經逐漸認識到,可以通過多次小規模行動,斬獲更大收益。這種戰略能夠逐漸提升效率,改進手法,并且能降低風險。如果你遭遇過信用卡詐騙,可能注意到賬戶中出現一些金額適中的消費記錄,通常是網購。這可能是某個被當做“騾子”的人在網上收到并轉匯的交易,他本人也許并不知道自己參與了非法活動。每張卡的盜取金額不會超過1000美元,但數千個這類交易,將成為一筆巨款。擅長小額海量信用卡詐騙的罪犯會不斷進行試驗,改進作案效果。也許在同樣的郵件詐騙中,他們會使用不同的說辭,對比回復率,并在下一輪詐騙中修改話術。
經驗:以多個小型交易,而非單個大筆交易為主的商業模式,會帶來長期利潤,并創造眾多機會用以提高效率。
5.跨境協作
現在很多激進組織即使還保持獨立,也都在和“基地”之類的恐怖組織合作。有組織犯罪也一樣:香港的三合會和日本的山口組聯手銷售合成毒品,哥倫比亞販毒集團和俄羅斯以及東歐黑幫聯手,拓展其販毒范圍。盡管“全球化”是很多企業拓展市場機會的重要途徑,但這一戰略對有組織犯罪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為執法者制造障礙,因為相比罪犯,跨境協作對執法者來說沒有那么容易。
經驗:不要將競爭者視為敵手,雙方合作也能實現共同利益。
將犯罪集團和恐怖組織的活動,與企業行為作比較,其實并不恰當。盡管犯罪集團計劃周密,管理出色,但他們對犯罪行為給社會和人類帶來的損失毫不在意。無論聘用了多少計算機科學家,他們也是冷酷無情的。但是,隨著有組織犯罪為了增加競爭優勢,逐步提高對技術的依賴,其作案手法也越來越接近守法企業的行為方式。在某些案例中,犯罪集團甚至推動了知識和創新的發展。由于全球網絡犯罪收益很高,來自司法機構的威脅也有限,肯定會有更多合法企業成為其目標。管理者需要更加留意罪犯用于攻擊的戰術,甚至學習從一些全球犯罪集團的經驗中獲益。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容請移步成都企業培訓機構或電話聯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現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