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企業:一山可容百虎?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中華培訓網
——訪慧聰國際資訊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你掌控了電子商務,你不一定就能掙錢??陀^地看到企業發展的軌道,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銷售產品。”慧聰國際資訊公司總裁郭凡生在“2005年慧聰網網絡產品全國巡講”北京站的演講中依然幽默、激情,和去年的“春耕計劃”一樣,時有掌聲響起。
郭凡生是一個很愛說話、也很敢說話的人,但他并不承認自己是個張揚的人。“在會議、論壇上,聽到不對的說法,我自然要說話。遇到這種情況不說,只有兩個原因:一個你水平低,聽不出來第二你聽出來了,因為他是權威而不敢說。我每次在會上的張揚都是為了討論。”
當然,關于慧聰和郭凡生的質疑一直不少,最近又添了新版本。在北京站的巡講之后,記者有了向他當面問詢的機會。
到底造就了多少百萬富翁?
中國經濟時報:一個企業不外乎存在股東、員工和市場三種關系,這三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可就是很多企業由于三者關系處理不行導致企業進入窘境。據我所知,慧聰實行了多年的知識經濟管理制度,即對核心員工實行股權、期權和分紅獎勵,并且經常說,要在慧聰造就一大批百萬富翁,對于這個問題,外界多有質疑,那么慧聰現在究竟有多少百萬富翁呢?
郭凡生:我認為中國民營企業之所以做不大,就是因為民營企業家總是一股獨大,因此那些給老板打工的人翅膀稍微硬了就會出去單干,和原來的老板競爭,因為這些知識骨干得不到公司產業增值所帶來的收益。在我們慧聰公司的章程中明確規定:股東分紅不得超過總數的30%,每年分紅的70%給不占有股份的員工。
這樣做了,企業的骨干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老板一起向前沖,因為他們獲得了公司產業增值所帶來的收益,他們也是公司的老板。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叛將但不會有叛軍”,曾經有慧聰分公司的經理自己出去單干,但是下面的中層經理和員工卻沒有跟著走,因為他們在慧聰可以拿到分紅。
慧聰在香港上市之后,持有公司原始股和上市期權的部分員工現在已經變成了百萬富翁,這部分人已經超過了100人。而另一部分持有期權的骨干員工,由于慧聰股票的價格距離執行期權的價格還有一定差距,因此這部分人暫時還沒有成為百萬富翁,但這些人也快成為百萬富翁了,因為慧聰剛剛出來的年報說明慧聰的業績增長很好,慧聰的股票一定還會繼續上漲,所以這些人也很快會成為百萬富翁。
所以知識型的企業有幾十個老板,幾百個老板。而資本型的企業它的典型特征是有一個老板、兩個老板。我們都講中國民營企業的最大問題是,一山不容二虎,但是知識型的企業一山可以容下二虎甚至百只老虎,這就是一個進步的社會、改革的社會。
是否克隆“阿里巴巴”?
中國經濟時報:電子商務存在的根本是幫助人們在網上促成交易,阿里巴巴開辟并推動了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隨著慧聰網的加入,我們看到中國的B2B電子商務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但慧聰在去年推出“買賣通”后,被業界指責為模仿了阿里巴巴的創意,而此前推出的“中國搜索”也被指責為克隆百度,您對這些質疑是如何看待的?
郭凡生:對于“克隆”和“模仿”的說法我不否認,只要不受知識產權保護的東西,誰都可以去克隆和模仿,這并不違法,而且商業領域完全允許跟進式競爭,百度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推廣以及阿里巴巴在B2B方面做的市場開發工作使慧聰在推出同類產品時節省了很多時間和資金。
雖然慧聰推出的“買賣通”和阿里巴巴在模式上是相同的,但又有很大的不同,阿里巴巴主要是經營網上業務,而慧聰的“買賣通”平臺則是依托于慧聰10多年時間積累的豐富的網下資源,慧聰的紙媒業務、行業搜索以及買賣通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晶狀”結構,他們之間具有很強的互動效應,這是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所以郭凡生認為慧聰的這兩項業務都不能簡單地稱之為模仿和克隆。
慧聰的主業和發展模式,無論是“中國搜索”還是“買賣通”都只是慧聰提供給商業客戶的一項工具而已,這些工具就跟手機、傳真機一樣只是工具而已,因此慧聰并不因為提供了這兩項網絡工具就成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慧聰的根本發展模式還是向行業客戶提供詳盡的行業信息、咨詢以及研究報告,并且以月刊、年刊和行業研究報告的形式賣給客戶,而這些客戶70%是不上網的,這些業務才是慧聰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目前慧聰商情已經覆蓋了近60個行業,有400多個行業研究院,慧聰的目標就是要做信息服務行業的老大。
扣薪問題是點還是面?
中國經濟時報:最近,關于慧聰的負面新聞又開始在網上流傳,“因為業績不好,慧聰網職能員工2月份的績效工資被全部扣掉”,并稱這主要是由于慧聰收購中企網的部分員工,成本增加”,“慧聰員工的三險一金沒有了”,這些情況是否屬實?
郭凡生:慧聰網目前并無現金流壓力,自成立以來便實現贏利?;勐斁W力推的買賣通節后銷售強勁,2月25日當天銷售即達到171萬元。如果我的員工沒有三險一金,勞動部門早就來找我了,你說這怎么可能呢?關于員工績效工資,任何公司都有獎懲制度,完不成業績績效工資被扣發這有什么奇怪的呢?
中國經濟時報:那為什么會有很多負面新聞在網上流傳呢?
郭凡生:這可能是由于慧聰公司內部BBS上的討論被某些員工外泄造成的。慧聰內部的這個BBS是一項創舉,內部把這個BBS稱為“慧聰墻”,公司的所有員工都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對公司的制度和領導提出批評和質疑,我們在這個內部BBS的首頁上寫著一句話,就是伏爾泰那句著名的話,“即使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認為通過這個內部BBS可以對公司的制度和領導形成有效的監督,使很多錯誤和問題在造成重大損失以前得到解決,是公司民主制度的最好體現。公司內部也的確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我認為這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這種問題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畢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得到所有員工的認同,只要得到絕大多數員工的認同就足夠了。
“背道而馳”能否成功?
中國經濟時報: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產品市場,各種新興的個人娛樂服務業務均是互聯網屢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而慧聰網恰恰與這一潮流背道而馳。有人質疑“慧聰內容上一律專業化的各行業信息,完全缺失個人娛樂信息”。如此運作,慧聰能否取得成功?
郭凡生:實際上,當以新浪、搜狐、網易為代表的個人門戶成熟后,行業門戶成為第二波網絡發展大潮,慧聰正好符合了這一發展潮流。在個人服務市場的金礦被大量蜂擁而至的互聯網企業分食挖掘的時候,商務資訊服務市場的金礦還遠遠沒有被充分開采。
互聯網的發展早期,其最大效能在于建立大眾更為簡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溝通平臺。而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互聯網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的商務應用必將逐漸走上前臺。
“你掌控了電子商務,你不一定就能掙錢??陀^地看到企業發展的軌道,我們的主要目的不是銷售產品。”慧聰國際資訊公司總裁郭凡生在“2005年慧聰網網絡產品全國巡講”北京站的演講中依然幽默、激情,和去年的“春耕計劃”一樣,時有掌聲響起。
郭凡生是一個很愛說話、也很敢說話的人,但他并不承認自己是個張揚的人。“在會議、論壇上,聽到不對的說法,我自然要說話。遇到這種情況不說,只有兩個原因:一個你水平低,聽不出來第二你聽出來了,因為他是權威而不敢說。我每次在會上的張揚都是為了討論。”
當然,關于慧聰和郭凡生的質疑一直不少,最近又添了新版本。在北京站的巡講之后,記者有了向他當面問詢的機會。
到底造就了多少百萬富翁?
中國經濟時報:一個企業不外乎存在股東、員工和市場三種關系,這三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可就是很多企業由于三者關系處理不行導致企業進入窘境。據我所知,慧聰實行了多年的知識經濟管理制度,即對核心員工實行股權、期權和分紅獎勵,并且經常說,要在慧聰造就一大批百萬富翁,對于這個問題,外界多有質疑,那么慧聰現在究竟有多少百萬富翁呢?
郭凡生:我認為中國民營企業之所以做不大,就是因為民營企業家總是一股獨大,因此那些給老板打工的人翅膀稍微硬了就會出去單干,和原來的老板競爭,因為這些知識骨干得不到公司產業增值所帶來的收益。在我們慧聰公司的章程中明確規定:股東分紅不得超過總數的30%,每年分紅的70%給不占有股份的員工。
這樣做了,企業的骨干才會死心塌地的跟著老板一起向前沖,因為他們獲得了公司產業增值所帶來的收益,他們也是公司的老板。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叛將但不會有叛軍”,曾經有慧聰分公司的經理自己出去單干,但是下面的中層經理和員工卻沒有跟著走,因為他們在慧聰可以拿到分紅。
慧聰在香港上市之后,持有公司原始股和上市期權的部分員工現在已經變成了百萬富翁,這部分人已經超過了100人。而另一部分持有期權的骨干員工,由于慧聰股票的價格距離執行期權的價格還有一定差距,因此這部分人暫時還沒有成為百萬富翁,但這些人也快成為百萬富翁了,因為慧聰剛剛出來的年報說明慧聰的業績增長很好,慧聰的股票一定還會繼續上漲,所以這些人也很快會成為百萬富翁。
所以知識型的企業有幾十個老板,幾百個老板。而資本型的企業它的典型特征是有一個老板、兩個老板。我們都講中國民營企業的最大問題是,一山不容二虎,但是知識型的企業一山可以容下二虎甚至百只老虎,這就是一個進步的社會、改革的社會。
是否克隆“阿里巴巴”?
中國經濟時報:電子商務存在的根本是幫助人們在網上促成交易,阿里巴巴開辟并推動了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隨著慧聰網的加入,我們看到中國的B2B電子商務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但慧聰在去年推出“買賣通”后,被業界指責為模仿了阿里巴巴的創意,而此前推出的“中國搜索”也被指責為克隆百度,您對這些質疑是如何看待的?
郭凡生:對于“克隆”和“模仿”的說法我不否認,只要不受知識產權保護的東西,誰都可以去克隆和模仿,這并不違法,而且商業領域完全允許跟進式競爭,百度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推廣以及阿里巴巴在B2B方面做的市場開發工作使慧聰在推出同類產品時節省了很多時間和資金。
雖然慧聰推出的“買賣通”和阿里巴巴在模式上是相同的,但又有很大的不同,阿里巴巴主要是經營網上業務,而慧聰的“買賣通”平臺則是依托于慧聰10多年時間積累的豐富的網下資源,慧聰的紙媒業務、行業搜索以及買賣通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晶狀”結構,他們之間具有很強的互動效應,這是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所以郭凡生認為慧聰的這兩項業務都不能簡單地稱之為模仿和克隆。
慧聰的主業和發展模式,無論是“中國搜索”還是“買賣通”都只是慧聰提供給商業客戶的一項工具而已,這些工具就跟手機、傳真機一樣只是工具而已,因此慧聰并不因為提供了這兩項網絡工具就成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慧聰的根本發展模式還是向行業客戶提供詳盡的行業信息、咨詢以及研究報告,并且以月刊、年刊和行業研究報告的形式賣給客戶,而這些客戶70%是不上網的,這些業務才是慧聰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目前慧聰商情已經覆蓋了近60個行業,有400多個行業研究院,慧聰的目標就是要做信息服務行業的老大。
扣薪問題是點還是面?
中國經濟時報:最近,關于慧聰的負面新聞又開始在網上流傳,“因為業績不好,慧聰網職能員工2月份的績效工資被全部扣掉”,并稱這主要是由于慧聰收購中企網的部分員工,成本增加”,“慧聰員工的三險一金沒有了”,這些情況是否屬實?
郭凡生:慧聰網目前并無現金流壓力,自成立以來便實現贏利?;勐斁W力推的買賣通節后銷售強勁,2月25日當天銷售即達到171萬元。如果我的員工沒有三險一金,勞動部門早就來找我了,你說這怎么可能呢?關于員工績效工資,任何公司都有獎懲制度,完不成業績績效工資被扣發這有什么奇怪的呢?
中國經濟時報:那為什么會有很多負面新聞在網上流傳呢?
郭凡生:這可能是由于慧聰公司內部BBS上的討論被某些員工外泄造成的。慧聰內部的這個BBS是一項創舉,內部把這個BBS稱為“慧聰墻”,公司的所有員工都可以用匿名的方式對公司的制度和領導提出批評和質疑,我們在這個內部BBS的首頁上寫著一句話,就是伏爾泰那句著名的話,“即使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我認為通過這個內部BBS可以對公司的制度和領導形成有效的監督,使很多錯誤和問題在造成重大損失以前得到解決,是公司民主制度的最好體現。公司內部也的確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但我認為這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這種問題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畢竟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得到所有員工的認同,只要得到絕大多數員工的認同就足夠了。
“背道而馳”能否成功?
中國經濟時報:無論在資本市場還是產品市場,各種新興的個人娛樂服務業務均是互聯網屢受追捧的重要原因,而慧聰網恰恰與這一潮流背道而馳。有人質疑“慧聰內容上一律專業化的各行業信息,完全缺失個人娛樂信息”。如此運作,慧聰能否取得成功?
郭凡生:實際上,當以新浪、搜狐、網易為代表的個人門戶成熟后,行業門戶成為第二波網絡發展大潮,慧聰正好符合了這一發展潮流。在個人服務市場的金礦被大量蜂擁而至的互聯網企業分食挖掘的時候,商務資訊服務市場的金礦還遠遠沒有被充分開采。
互聯網的發展早期,其最大效能在于建立大眾更為簡便、快捷的信息獲取、溝通平臺。而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逐步推進,互聯網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互聯網的商務應用必將逐漸走上前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