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煤頻頻告急 一線感受全力保電煤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寒流遲遲不退,南方電煤頻頻告急,煤企、運輸企業生產壓力陡增。請看來自神華集團“保電煤”一線的報道——
感受全力保電煤(經濟熱點)
面對近日電煤供應緊張的嚴峻局勢,全國最大煤炭生產企業神華集團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科學管理等優勢,精心組織、周密計劃,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全力保障電煤供應。從元月1日至15日,神華集團原煤生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4萬噸,同比增長了8%;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0萬噸,同比增長了28%;鐵路煤炭運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2萬噸,同比增長了12%。
上灣礦、黑岱溝礦——
開足馬力保高產
1月14日下午3時40分,神華集團神東上灣礦150米深井下,綜采隊生產組隊員吳杰手握遙控器,眼盯6.3米液壓支架上的顯示屏。離他兩米遠、鐵制隔離網的另一邊,年產千萬噸的大型綜采鉆頭正飛速運轉。依靠這套先進的綜采設備,上灣礦僅需300多人便可完成年產千萬噸的采煤任務,而在傳統采煤技術條件下,千萬噸的煤炭生產需要近萬人的礦區來支撐。
如今,6.3米液壓支架也并非神華的采掘“冠軍”。1月8日,世界上第一套7米大采高綜采工作面在神東投產,日產可達4.6萬噸,日均增產1萬噸,礦井產能進一步提升。
在全國最大的露天煤礦神華集團黑岱溝煤礦,一臺造價1.5億美元、工作半徑達6米的世界上最大吊斗鏟正晝夜運行。司機劉建平介紹,這臺一鏟90立方米、設計年倒堆能力達2200萬立方米的“巨無霸”,是黑岱煤礦“保電煤”的“殺手锏”,有了它,煤礦能年增產煤炭800萬噸。
在大準鐵路線上,去年底投用的道岔融雪系統極大提高了鐵路通行效率。而從前工人們即使晝夜掃雪,也不能阻擋鐵路道岔凌晨上凍。
在神華,眾多世界上最先進的煤炭生產設備被廣泛應用。在此次“保電煤”行動中,這些先進設備高產穩產的優勢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準格爾能源公司、黃驊港港務公司——
“化整為零”搶時間
1月15日傍晚,準格爾能源公司檢修中心院內只停了一輛鏟車。“為減少檢修時間,我們的檢修人員下到生產一線24小時動態檢修,設備只有發生了重大故障才回中心檢修。”檢修站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挖潛增效,神華集團的多數生產單位都已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尤其是冬季作業環境惡劣,設備故障多發,繼續挖潛增效的難度很大。為此神華集團提出“化整為零、見縫插針”的工作方法,從生產環節的各個角落搶時間,增加電煤供應。
準格爾能源公司增加了易損部件庫存,抽調檢修骨干力量對設備24小時動態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全力保障主采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行。如今準格爾能源公司的電鏟、卡車等大型設備的出動率已由80%提高到85%以上。
井工礦的作業面“搬家”費時費力,很容易導致作業面停產,神東公司各煤礦提出接續超前原則,嚴格控制“搬家倒面”各個環節時間安排,最大限度實現了搬家不停產。電力對井下設備運行至關重要,神東公司建立了機電事故應急救援機制,成立了機電故障搶修小組,24小時待命,縮短事故處理時間。
接近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使黃驊港內浮冰嚴重,靠泊用時大幅增加,甚至部分船舶的壓艙水排水口被凍住,港口作業效率受到嚴重影響。黃驊港港務公司一方面利用拖輪破冰、接送裝船作業人員、協助測量水尺,另一方面把維修保養時間分解到走船、靠船的生產間隙,創造條件將浮冰對裝船作業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1月1日至13日,黃驊港完成裝船68艘次219.6萬噸,創造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神東公司、大準鐵路公司——
犧牲“小我”護大局
為了保障電煤產量,神東公司煤炭洗選中心已經完全停止特種煤洗選業務,將傳輸通道全部騰出來洗選電煤,實現電煤每天增產4萬至5萬噸。而按照市場價格,每噸電煤售價要比特種煤低200元左右。為了加大電煤產量,神東公司已經為四條塊煤生產線添加破碎設備,使其成為電煤生產線。而塊煤的銷售價格也遠遠高出電煤。
這種犧牲“小我”保煤電的事例不僅體現在神華的生產經營上,還體現在廣大干部職工實際行動中。
在神東上灣礦,一批在去年底購買新房的老師傅,本來準備1月份休假裝修,搬進新房過年,現在都主動放棄休假,堅守崗位。12月下旬至今,上灣綜采隊45人每天四班倒,最大限度挖潛增效,保障電煤生產。為加強生產指揮力度,神東公司總調度室由單崗值班變為雙崗值班,公司所有管理人員雙休日正常出勤,領導干部全部實行雙崗帶班制。準格爾能源公司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必須深入現場靠前指揮,盯現場、盯生產、盯任務、盯環節,做到決策在現場、指揮在現場、處理問題在現場,確保生產有條不紊。
最近,大準鐵路線上的巡道工的工作量翻了一倍,從前當班巡道工一天只巡兩次,如今要巡四次。“車的密度增加了,容易出問題。”大準鐵路公司總經理路文尚解釋說。
抓住了安全生產,就抓住了保電煤的安全,就能維護保電煤的大局。神華集團在全力保障電煤供應的過程中,安全這根弦沒有絲毫松懈。全國煤炭系統本質安全體系的發源地——神東煤礦集團公司董事長翟桂武說:“煤炭生產持續高位運行,設備持續高負荷運轉,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更高。”保電煤生產期間,神東不僅繼續推行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實行質量標準化動態達標,加強危險源辨識和應對教育,還專門成立了安全監察小分隊,深入各煤礦井下、原煤加工生產線進行動態安全檢查。一月份以來,神東繼續保持著煤炭百萬噸死亡率的零記錄。
擁有全國最大露天煤礦的準格爾能源公司的董事長張維世說,目前這種突擊性、高負荷生產狀態不宜長期維持。他介紹露天礦短期內可將土石剝離設備調作采煤設備使用,有突擊開采優勢,但這種生產調配若長期繼續,土石剝離進度勢必落后,生產難以為繼。加上冬天生產條件惡劣、機器和人員的負荷都不同程度加大,安全生產壓力也順勢加大,安全生產出了問題,煤炭生產也得不到保證。
感受全力保電煤(經濟熱點)
面對近日電煤供應緊張的嚴峻局勢,全國最大煤炭生產企業神華集團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科學管理等優勢,精心組織、周密計劃,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全力保障電煤供應。從元月1日至15日,神華集團原煤生產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4萬噸,同比增長了8%;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60萬噸,同比增長了28%;鐵路煤炭運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2萬噸,同比增長了12%。
上灣礦、黑岱溝礦——
開足馬力保高產
1月14日下午3時40分,神華集團神東上灣礦150米深井下,綜采隊生產組隊員吳杰手握遙控器,眼盯6.3米液壓支架上的顯示屏。離他兩米遠、鐵制隔離網的另一邊,年產千萬噸的大型綜采鉆頭正飛速運轉。依靠這套先進的綜采設備,上灣礦僅需300多人便可完成年產千萬噸的采煤任務,而在傳統采煤技術條件下,千萬噸的煤炭生產需要近萬人的礦區來支撐。
如今,6.3米液壓支架也并非神華的采掘“冠軍”。1月8日,世界上第一套7米大采高綜采工作面在神東投產,日產可達4.6萬噸,日均增產1萬噸,礦井產能進一步提升。
在全國最大的露天煤礦神華集團黑岱溝煤礦,一臺造價1.5億美元、工作半徑達6米的世界上最大吊斗鏟正晝夜運行。司機劉建平介紹,這臺一鏟90立方米、設計年倒堆能力達2200萬立方米的“巨無霸”,是黑岱煤礦“保電煤”的“殺手锏”,有了它,煤礦能年增產煤炭800萬噸。
在大準鐵路線上,去年底投用的道岔融雪系統極大提高了鐵路通行效率。而從前工人們即使晝夜掃雪,也不能阻擋鐵路道岔凌晨上凍。
在神華,眾多世界上最先進的煤炭生產設備被廣泛應用。在此次“保電煤”行動中,這些先進設備高產穩產的優勢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準格爾能源公司、黃驊港港務公司——
“化整為零”搶時間
1月15日傍晚,準格爾能源公司檢修中心院內只停了一輛鏟車。“為減少檢修時間,我們的檢修人員下到生產一線24小時動態檢修,設備只有發生了重大故障才回中心檢修。”檢修站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經過多年的挖潛增效,神華集團的多數生產單位都已處于高負荷運行狀態,尤其是冬季作業環境惡劣,設備故障多發,繼續挖潛增效的難度很大。為此神華集團提出“化整為零、見縫插針”的工作方法,從生產環節的各個角落搶時間,增加電煤供應。
準格爾能源公司增加了易損部件庫存,抽調檢修骨干力量對設備24小時動態檢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全力保障主采設備的正常高效運行。如今準格爾能源公司的電鏟、卡車等大型設備的出動率已由80%提高到85%以上。
井工礦的作業面“搬家”費時費力,很容易導致作業面停產,神東公司各煤礦提出接續超前原則,嚴格控制“搬家倒面”各個環節時間安排,最大限度實現了搬家不停產。電力對井下設備運行至關重要,神東公司建立了機電事故應急救援機制,成立了機電故障搶修小組,24小時待命,縮短事故處理時間。
接近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使黃驊港內浮冰嚴重,靠泊用時大幅增加,甚至部分船舶的壓艙水排水口被凍住,港口作業效率受到嚴重影響。黃驊港港務公司一方面利用拖輪破冰、接送裝船作業人員、協助測量水尺,另一方面把維修保養時間分解到走船、靠船的生產間隙,創造條件將浮冰對裝船作業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1月1日至13日,黃驊港完成裝船68艘次219.6萬噸,創造了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神東公司、大準鐵路公司——
犧牲“小我”護大局
為了保障電煤產量,神東公司煤炭洗選中心已經完全停止特種煤洗選業務,將傳輸通道全部騰出來洗選電煤,實現電煤每天增產4萬至5萬噸。而按照市場價格,每噸電煤售價要比特種煤低200元左右。為了加大電煤產量,神東公司已經為四條塊煤生產線添加破碎設備,使其成為電煤生產線。而塊煤的銷售價格也遠遠高出電煤。
這種犧牲“小我”保煤電的事例不僅體現在神華的生產經營上,還體現在廣大干部職工實際行動中。
在神東上灣礦,一批在去年底購買新房的老師傅,本來準備1月份休假裝修,搬進新房過年,現在都主動放棄休假,堅守崗位。12月下旬至今,上灣綜采隊45人每天四班倒,最大限度挖潛增效,保障電煤生產。為加強生產指揮力度,神東公司總調度室由單崗值班變為雙崗值班,公司所有管理人員雙休日正常出勤,領導干部全部實行雙崗帶班制。準格爾能源公司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必須深入現場靠前指揮,盯現場、盯生產、盯任務、盯環節,做到決策在現場、指揮在現場、處理問題在現場,確保生產有條不紊。
最近,大準鐵路線上的巡道工的工作量翻了一倍,從前當班巡道工一天只巡兩次,如今要巡四次。“車的密度增加了,容易出問題。”大準鐵路公司總經理路文尚解釋說。
抓住了安全生產,就抓住了保電煤的安全,就能維護保電煤的大局。神華集團在全力保障電煤供應的過程中,安全這根弦沒有絲毫松懈。全國煤炭系統本質安全體系的發源地——神東煤礦集團公司董事長翟桂武說:“煤炭生產持續高位運行,設備持續高負荷運轉,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更高。”保電煤生產期間,神東不僅繼續推行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實行質量標準化動態達標,加強危險源辨識和應對教育,還專門成立了安全監察小分隊,深入各煤礦井下、原煤加工生產線進行動態安全檢查。一月份以來,神東繼續保持著煤炭百萬噸死亡率的零記錄。
擁有全國最大露天煤礦的準格爾能源公司的董事長張維世說,目前這種突擊性、高負荷生產狀態不宜長期維持。他介紹露天礦短期內可將土石剝離設備調作采煤設備使用,有突擊開采優勢,但這種生產調配若長期繼續,土石剝離進度勢必落后,生產難以為繼。加上冬天生產條件惡劣、機器和人員的負荷都不同程度加大,安全生產壓力也順勢加大,安全生產出了問題,煤炭生產也得不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