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農業部門搭橋——企業助晚熟冬瓜得價上市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中秋小長假,他們還在聯系各大經銷商,幫我們晚熟的冬瓜找'婆家’。三天里銷售火爆,賣出了近18萬斤。”武漢黃陂三里鎮長提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熊華明25日興奮地給記者講起農業部門“搭橋”企業幫銷該鎮冬瓜一事。
武漢市黃陂三里鎮傳統以種棉糧為主,2008年才開始調整農業結構,種上蔬菜,銷售渠道較窄,再加上今年冬瓜播種晚了近2個月,成熟期也推遲到了8月中下旬,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期,此時氣候已轉涼,市場消化量有限。長提村80萬斤冬瓜銷路難有保障,村民為此一籌莫展。
了解此情況后,武漢市農業局局長付明星立即指示有關處室負責人想辦法幫助銷售冬瓜。11日,該市農業局市場處立刻聯系武漢元生、蘭氏等蔬菜配送公司及白沙洲大市場等各大銷售市場,商討企業幫銷的可行有效辦法。當天該地超過4萬斤冬瓜順利上市。
銷路是找到了,但是農民也有冬瓜被“賤賣”的擔憂。武漢白沙洲大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幫銷”將按市場的正常價格采購。三里鎮長提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阮見滿臉喜悅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5畝冬瓜收成有2萬斤,按0.3元/斤算,比自己“散賣”貴了20—30%,多了一千多元收入。
截至目前,該鎮長提村晚熟的冬瓜通過幫銷的形式已售出60多萬斤,剩下的近20萬斤“待嫁”的冬瓜將在一周內全部銷完。此外,該合作社也與本次幫銷的企業、銷售市場建立了供與銷的對接關系,來年不再愁蔬菜的銷路問題。
武漢市農業局局長付明星表示,除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外,農業部門搭“橋梁”,幫助農民解決銷路難的問題,已成為近年來該市農業部門的一項常態工作。
武漢市黃陂三里鎮傳統以種棉糧為主,2008年才開始調整農業結構,種上蔬菜,銷售渠道較窄,再加上今年冬瓜播種晚了近2個月,成熟期也推遲到了8月中下旬,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期,此時氣候已轉涼,市場消化量有限。長提村80萬斤冬瓜銷路難有保障,村民為此一籌莫展。
了解此情況后,武漢市農業局局長付明星立即指示有關處室負責人想辦法幫助銷售冬瓜。11日,該市農業局市場處立刻聯系武漢元生、蘭氏等蔬菜配送公司及白沙洲大市場等各大銷售市場,商討企業幫銷的可行有效辦法。當天該地超過4萬斤冬瓜順利上市。
銷路是找到了,但是農民也有冬瓜被“賤賣”的擔憂。武漢白沙洲大市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幫銷”將按市場的正常價格采購。三里鎮長提蔬菜專業合作社社員阮見滿臉喜悅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5畝冬瓜收成有2萬斤,按0.3元/斤算,比自己“散賣”貴了20—30%,多了一千多元收入。
截至目前,該鎮長提村晚熟的冬瓜通過幫銷的形式已售出60多萬斤,剩下的近20萬斤“待嫁”的冬瓜將在一周內全部銷完。此外,該合作社也與本次幫銷的企業、銷售市場建立了供與銷的對接關系,來年不再愁蔬菜的銷路問題。
武漢市農業局局長付明星表示,除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外,農業部門搭“橋梁”,幫助農民解決銷路難的問題,已成為近年來該市農業部門的一項常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