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暴漲另有推手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2010年4月以來,隨著中央政府出臺一系列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全國房地產市場急劇降溫,房價開始回落。但與此同時,房租價格開始迅速上漲,一些大城市的漲幅超過30%。我們認為,本輪房租上漲有季節性波動、房價上漲滯后效應影響和投機炒作等因素,但非典型性流動性寬松引起的通脹預期是根本原因。房租上漲可能向中小城市傳播,中國政府應當加快政策調整,避免出現經濟滯漲。
房屋買賣降溫,租賃市場火爆
2010年4月15日,中國政府開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房地產交易市場急劇降溫,房價開始下跌。本輪調控的主要內容是對貸款購房進行限制,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基本停止對第三套房發放貸款。政策出臺以后,房地產交易量迅速萎縮,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5,6月份交易量比3,4月份下跌一半以上,房價也開始下跌,北京上海等地交易均價下跌10%以上。
房屋買賣降溫,租賃市場火爆
2010年4月15日,中國政府開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房地產交易市場急劇降溫,房價開始下跌。本輪調控的主要內容是對貸款購房進行限制,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基本停止對第三套房發放貸款。政策出臺以后,房地產交易量迅速萎縮,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5,6月份交易量比3,4月份下跌一半以上,房價也開始下跌,北京上海等地交易均價下跌10%以上。

2008.1-2010.6 房屋銷售價格和居民居住價格走勢,上年同期=100,部分數據缺失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與房價走勢相反,房屋租賃市場迅速升溫,房租快速上漲。2010年一季度,廣州房租率先上漲,同比漲幅達14.5%。4月份以后,房租上漲風潮向全國擴散,大多數一二線城市漲幅都超過10%,三線城市還沒有出現明顯的上漲。到6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天津、杭州、西安等城市房租同比漲幅都在10%以上,其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漲幅達18%。與之相比,全國其他非省會、非直轄市城市的房租波動不大。
房租暴漲另有推手
一般認為,季節性波動、房價上漲滯后效應造成了房租上漲,政府官員則認為房屋中介炒作是主要因素。從歷史來看,每年3月到10月是中國房屋租賃市場的旺季,房租調整集中在這個時段,因此本次房租上漲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每年3-4月是房屋租賃市場的第一個高峰,無房居民回家鄉過完春節長假后返回工作地工作,租房需求集中釋放;7-9月是第二個高峰,各級學校畢業生完成學業后離開學校就業,需要租房。中國房屋租賃協議通常以一年為期,因此在3-10月期間會出現房租集中調整。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4月,房價急劇上漲,推動了房租上漲。
從歷史數據來看,房屋價格和房租存在聯動性,而2009年以來全國房價上漲超過10%,大城市部分地區甚至超過50%,由此推動房租上漲。7月,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進行調研,發布報告認為部分住房中介的“包租”和游說煽動是推高房租的主要原因。此外,還有人認為,一些地區的城市改造和拆遷工程,使得一些業主的舊房被拆除,而回遷新房尚未到位,增加了過渡性租房需求 。
以上解釋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足以完全解釋房租的大幅上漲。從歷史來看,季節性因素和房價上漲推動對房租調整的影響并不大。2004年至2007年,房價上漲超過100%,但房租幾乎完全穩定,旺季也沒有明顯波動,因此本輪房租猛烈上漲中季節性因素和房價上漲的影響有限。房屋中介是一個高度分散化、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介游說和“包租”行為可能加快房租調整的速度,但不可能推動房租大幅超過合理水平。
無論是游說還是“包租”,如果設定租金過高,都會造成房屋閑置,對租賃市場而言,房屋閑置成本非常高。對于非“包租”業務,房主通常會在多個中介掛牌,如果某個中介游說房主把租金設定過高,則生意難以達成,房主可能會在其他中介公司達成交易。城市拆遷改造可能推動部分地區房租上漲,但全國整體上城市拆遷改造并沒有明顯增加,因此不足以解釋本輪大范圍房租上漲。
中央政府推動的房價調控政策和通脹預期是房租上漲的主要因素。中央政府推行的調控房價政策加強了房價下跌預期,很多人推遲了購房而轉為租房,增加了租房需求,推動了房租上漲,房產稅預期進一步加大了房租上漲的壓力。4月15日開始新一輪房地產調控以來,房屋買賣成交量急劇萎縮,推遲購房的家庭進入了房屋租賃市場,從而增加了租房需求。
與之相比,雖然也有部分二手房業主轉賣為租,增加了租房供給,但一方面新房成交量減少,使可居住房屋總量下降,另一方面部分投機性購房者無意把閑置的房屋出租 ,結果使得需求增長大于供給增長。此外,目前中國政府正在討論是否要征收房產稅,這將加大住房的擁有成本,房主通過加租的方式轉移部分預期負擔。
2008年底中國政府實施的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造成流動性過剩。2009年,中國商業銀行新增信貸總額達9.57萬億元,數量和增幅都創下歷史記錄。天量流動性一方面推動了投資增長,另一方面制造了資產泡沫,并逐步滲透到實體經濟中,部分商品價格開始上漲,通脹預期越來越強烈,成為推動房租上漲的動力。由于不同商品價格調整速度不同,目前雖然總體消費物價指數漲幅還控制在3%,
但部分商品價格已經大漲,如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越來越多的生活日用品也開始漲價,各地勞工工資也已出現明顯上調。目前,中國國家發改委不斷通過“限制漲價”、“打擊投機”等行動干預微觀市場,壓制物價上漲,但在目前負利率環境下,通脹預期難以抑制甚至會越來越強烈。通脹預期和部分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成為推動房租上漲的重要動力。
房租未來發展動向
一線城市房租上漲勢頭將放緩甚至可能出現小幅回落,但上漲壓力將向二三線城市擴散。一線城市經過3-7月份暴漲和恐慌性租房后,需求已經得到釋放,未來房租進一步上漲的動力不足,局部可能出現小幅回調。3-7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房租暴漲,一些租客擔心未來還會繼續上漲而提前續租、定約,使得租房需求提前釋放,部分地區房租已“超調”(over-shooting)房租上漲較快的城市,政府主管部門已經介入,對中介施加壓力,這也對房租進一步上漲產生了阻力。8月后房租可能出現小幅回調,但由于通脹預期大背景存在,房租即使出現回調幅度也將非常有限。
但部分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房租上漲滯后,需求釋放緩慢,預計將持續上漲,但漲幅和漲速都將低于一線城市。帶動一線城市房租上漲的因素在二三線城市同樣存在,因此二三線城市也存在同樣的上漲壓力。但由于二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比例相對較低,畢業生就業時間也不如一線城市集中,季節性需求釋放較為平穩,房租上漲的速度和幅度將較為平緩。總體來看,2010年全國城市房租將上漲5~10%。
房租上漲直接影響居民生活成本,將進一步加劇通脹預期,將加大工資上漲壓力,增加企業成本,并可能引起社會不滿。全國房價早已居高不下,大批中低收入無房居民已經喪失購買能力而只能選擇租房,而本輪房租上漲進一步加重了他們的生活成本。據調查,由于房租和物價上漲,一些新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的生活成本接近甚至超過了工作收入。生活成本的上升將反過來加強通脹預期,推動工資上漲。而工資上漲后企業成本增加,由此可能形成物價——工資輪番上漲的惡性循環,引發經濟滯漲。房租上漲廣泛傷害了社會中的低收入群體,可能加劇社會不滿,引起社會沖突。
明確市場預期最關鍵
政府應當維持加大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讓市場恢復穩定預期。從4月15日開始房地產調控以來,各地政策執行力度不大,房價下調幅度很小,并有人主張放松調控,嚴重影響市場預期。例如,上海廣東等地并沒有嚴格執行“停止第三套房房貸”的政策,而調控以來4,5月份全國七十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仍然增長,6月環比僅下降0.1%,房價調控遠沒有到位,不斷有人提出“房地產調控已經到位”等言論。由此房地產市場對政策產生不穩定預期,買賣雙方都觀望,加劇了房租上漲。
房價調整遠遠沒有到位,應當加大調控力度,避免房價反彈。目前中國房價收入比等指標遠遠高于國際警戒水平,房價泡沫仍然明顯。而且即使房價下跌引起商品房投資下降,政府也可以通過增加公共性住房建設投入彌補,加強調控的風險不大。只有政府明確未來政策走向,加速房價調整,才能穩定房屋租賃市場。
政府應當繼續收緊貨幣政策,并應當盡量采用市場化調控手段,盡快加息,避免對經濟的過度微觀干預。目前強烈的通脹預期不僅是推動房租上升的重要原因,更是中國經濟的重大威脅,必須繼續加以抑制。目前發改委采取的“微觀調控”政策效果不佳,治理物價上漲和通脹預期仍然需要通過貨幣政策來實施。2010年以來,發改委多次對價格上漲較快的商品進行干預,并于7月13日發布《關于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價格違法行為處罰的特別規定》,提出對擾亂市場秩序,囤積商品的投機經營者進行罰款。
但在市場經濟中,要區分正常經營和囤積投機困難很大,監管成本高,效果不佳。目前的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收緊貨幣政策的風險不大。2010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11.1%,全年完成“保八”甚至“保九”問題不大,目前就業形勢良好,能夠承受緊縮貨幣政策的沖擊。目前采取的“定量緊縮”政策效果不佳,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經濟泡沫。目前央行主要通過控制信貸額度和公開市場操作來緊縮,但在目前實際利率為負數的情況下,商業銀行有強烈的擴大信貸沖動,商業銀行并通過各種金融創新手段規避信貸額度限制,使得緊縮效果不佳。由于實際利率為負數,加劇了對各種商品的投機,經濟泡沫難以控制??傊?,央行應該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盡快加息,抑制通脹預期和經濟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