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選擇恐懼癥的秘籍在這里
(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內部學習參考)
我們可以把決策分為四種類型。
01.日常選擇和判斷
近些年來,由認知心理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掀起的開創性研究發現,人們的決策行為并不吻合“經濟理性”概念,人在行動中常出現系統性偏誤。這些研究揭示了很多關于一型決策的秘密。例如,現在我們知道,可選商品的呈現方式和外觀能影響我們的購買決定。
02.可改變結果的決策
在很多日常情形中,我們會投入精力,憑借才能達成目的。我們做出的很多決策都不是簡單的被動選擇或對結果束手無策。例如,我們需要決定一個項目的完成時間。這是一個可控的決策,項目的完成在于我們的努力。決策者如果擁有充足的信心,哪怕是過度的樂觀,也往往能改善最后的結果。當我們選擇股票時,無論是否樂觀,都不能改變股票的價值變化,但是對于二型決策,樂觀因素可能非同小可,因為我們能夠改變最后的結果。
03.須勝過他人的決策
第三類決策涉及競爭因素。成功的關鍵不在于決策者的絕對表現,而是他們相較他人是否做得更好。要做出最佳決策,你必須推算對手的動作,這正是戰略思維的核心。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阿維納什·迪可西特和耶魯大學教授巴里·奈爾伯夫將其形容為“戰勝對手的藝術,你知道對手正在試圖做同樣的事”。股票投資通常屬于一型決策,但如果你需要打敗其他投資者在收益上奪冠,那么你所做的就是三型決策。做三型決策時,你需要留心并預測對手可能做出的舉動,才可能獲勝。
04.獲得戰略成功
第四類決策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在進行此類決策時,我們可以積極推動結果并需要勝過對手。這是戰略管理的獨到之處。
企業高管的決策結果不同于消費者挑選商品或投資者購買股票,高管卓越的領導力、溝通能力和影響力可能直接影響最終結果,這正是“管理”的定義。不僅如此,高管還需要保證所在的組織具備競爭力,能勝過競爭對手,這與戰略緊密相關。
是否進入新市場、研發新產品或收購一家公司都屬于第四類決策,但四型決策不只局限于商業領域。例如在體育行業,教練的決策能影響運動員的競技表現和團隊奪冠的可能性;又如在政治領域中,選民的投票決定顯然是一型決策,你只需選擇自己喜歡的競選者,而競選者所面臨的挑戰就要復雜得多。
四型決策往往包括我們做出的一些最重要的決策,但由于它的過程極端復雜,無法在人為的實驗條件下進行研究,所以我們對四型決策所知甚少。怎樣的心理狀態最適合四型決策?如果我們能影響決策結果,高度自信的狀態將大有裨益;如果我們需要超越對手,那么,自信心不只有用,而且至關重要。只有那些高度投入、意志堅定,甚至自信滿滿的人才可能成為贏家。當然,這并不是說漫無邊際的樂觀總是和成功掛鉤。但是,在面對激烈競爭時,積極的態度能改變結果,所以,勝出者必然屬于那些敢于打破常規的人。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容請移步成都企業培訓機構或電話聯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58220538現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