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捐款門”事件與企業的危機公關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在汶川大地震的賑災活動中,萬科捐獻了200萬元,這件事已是倍受議論,盡人皆知了。本來,抗震救災不是某個企業、某個人的責任,應該是全社會的責任,政府的責任,企業和個人的捐款賑災應本著自愿的原則。而作為萬科,一個形象比較好,還算負責任的企業,沒有道理再苛求太多。
但是,憑著區區200萬元的捐和一篇《畢竟,生命是第一位的》博文,善于利用社會事件的機遇,或者說善于創造炒作題材的王石,再一次成為媒體輿論的焦點,引起全中國人的關注。比如網上就有了這樣一段文章:
《指責王石,是中國道德的提升標志》
王石,地產大鱷。業界領袖。喜歡登山。沉穩。男人楷模。。。這曾經的一切光環在汶川面前,都不存在了。像個夢一樣醒了。王石的靈魂象汶川地震后的160小時的生命那樣,沉睡不醒了。真相的傳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快速的令人振奮也令人膽寒。這是網絡的力量。是民意。是道德,是廢墟旁邊廣褭的凈土發出的聲音。
國民會把你記住的王石先生,象記住乞丐的105塊善款,記住陳光標的60臺星夜兼程的機械,記住露乳把喂孤兒的女警,記住溫總面對孩子遺體的三鞠躬,記住傘降的15勇士,記住海峽對岸的慷慨,記住國際救援隊,記住無數個廢墟下頑強的生命,記住那個孩子永恒的敬禮,記住自己網上銀行轉賬時指尖的優雅,記住自己澎湃的鮮血或許就在汶川某個兄弟姐妹的身上流淌,記住億萬善良的國民和自愿者無私的付出,記住灰飛煙滅的災區驚人的秩序,記住08年5月12日的駭人時刻。
王石先生,指責你不會把中國變成道德的不毛之地。相反,唾棄你國民會更加愛國,更加熱血,更加珍惜生命!因為我們實在不想淪落到被你施舍的地步!
我們不得不佩服群眾的創造力是驚人的-----謾罵與侮辱撲面而來,網上甚至誕生了“做事不能太萬科,做人不能太王石”的經典醒世格言!
那么我們再一次恭喜王石,恭喜萬科,他們又獲利了一次提升企業形象,炒作萬科房子的好機會,此即謂企業的“危機公關”戰略。
請看接下來王石與萬科的行動,我們就一目了然了:
萬科組成的搶險工程機械隊在都江堰災區日夜奮戰;
萬科捐獻的、藥品、救援物資在萬科組織的車輛運送到綿竹災區;
萬科組成的特別搜救隊在特別偏遠的孤點尋救生命;
萬科的專家組已經完成對成都萬科小區居民住宅的安全鑒定,已經轉入對市區的建筑鑒定;
萬科正在夜以繼日研究川震區民居的重建方案……
王石還號召:賑災才開始,請節省謾罵的氣力用在賑災行動上吧。
如果說,萬科成為中國地產業龍頭老大主要是由于王石帶領的管理團隊經營有方,那么我說萬科的成功,王石這家伙善于炒作則是功不可沒的。
從1998年受朱總理接見,到2000年6月,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以致近幾年萬科的巨大成功,漸次成為中國房地產業的常青樹,在證券市場上被瘋狂炒作,成為中國地產第一股,企業形象極為引人注目;
從為摩托羅拉做廣告,到登頂珠穆朗瑪峰、玩皮劃艇再到網上四處開博客,王石樹立了一個企業領袖健康向上的公眾形象,這一個形象樹立的過程是與萬科的成長緊密配合的,這與萬科從默默做事到高調樹立資本市場上中國地產第一股的形象的演變過程一樣,也是步步為營的------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是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領袖與他領導下的企業,本來就密不可分,正如王石說的,作為創始人,是他成就了萬科,但在萬科發展壯大后,就是互相促進的互動關系。
而從2006年“南京金色家園事件”到2007年王石夫人買賣萬科股票的“股票門”事件,從2007年底萬科引導上海房地產降價潮,以及這次因汶川在地震而起的,我們姑且稱其為“捐款門”事件看,我們更不得不佩服王石與萬科的危機公關能力。有機會出名時要敢于出名,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出名,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企業形象------新聞輿論炒作,并不一定是一個壞事,也不完全是貶義。
我感覺,這更多的是一種周密的策劃,是一種“創造”,目的就是為了讓萬科引人注目,從而在公眾意識的兩極轉變中,提升企業的形象。
這是王石導演的一場戲,但更是一種營銷戰略,公關戰略。王石與萬科,只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典型。
這應該是中國眾多房地產企業,甚至所有企業應該學習的公關戰略、營銷戰略。
是為記。
但是,憑著區區200萬元的捐和一篇《畢竟,生命是第一位的》博文,善于利用社會事件的機遇,或者說善于創造炒作題材的王石,再一次成為媒體輿論的焦點,引起全中國人的關注。比如網上就有了這樣一段文章:
《指責王石,是中國道德的提升標志》
王石,地產大鱷。業界領袖。喜歡登山。沉穩。男人楷模。。。這曾經的一切光環在汶川面前,都不存在了。像個夢一樣醒了。王石的靈魂象汶川地震后的160小時的生命那樣,沉睡不醒了。真相的傳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快速的令人振奮也令人膽寒。這是網絡的力量。是民意。是道德,是廢墟旁邊廣褭的凈土發出的聲音。
國民會把你記住的王石先生,象記住乞丐的105塊善款,記住陳光標的60臺星夜兼程的機械,記住露乳把喂孤兒的女警,記住溫總面對孩子遺體的三鞠躬,記住傘降的15勇士,記住海峽對岸的慷慨,記住國際救援隊,記住無數個廢墟下頑強的生命,記住那個孩子永恒的敬禮,記住自己網上銀行轉賬時指尖的優雅,記住自己澎湃的鮮血或許就在汶川某個兄弟姐妹的身上流淌,記住億萬善良的國民和自愿者無私的付出,記住灰飛煙滅的災區驚人的秩序,記住08年5月12日的駭人時刻。
王石先生,指責你不會把中國變成道德的不毛之地。相反,唾棄你國民會更加愛國,更加熱血,更加珍惜生命!因為我們實在不想淪落到被你施舍的地步!
我們不得不佩服群眾的創造力是驚人的-----謾罵與侮辱撲面而來,網上甚至誕生了“做事不能太萬科,做人不能太王石”的經典醒世格言!
那么我們再一次恭喜王石,恭喜萬科,他們又獲利了一次提升企業形象,炒作萬科房子的好機會,此即謂企業的“危機公關”戰略。
請看接下來王石與萬科的行動,我們就一目了然了:
萬科組成的搶險工程機械隊在都江堰災區日夜奮戰;
萬科捐獻的、藥品、救援物資在萬科組織的車輛運送到綿竹災區;
萬科組成的特別搜救隊在特別偏遠的孤點尋救生命;
萬科的專家組已經完成對成都萬科小區居民住宅的安全鑒定,已經轉入對市區的建筑鑒定;
萬科正在夜以繼日研究川震區民居的重建方案……
王石還號召:賑災才開始,請節省謾罵的氣力用在賑災行動上吧。
如果說,萬科成為中國地產業龍頭老大主要是由于王石帶領的管理團隊經營有方,那么我說萬科的成功,王石這家伙善于炒作則是功不可沒的。
從1998年受朱總理接見,到2000年6月,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以致近幾年萬科的巨大成功,漸次成為中國房地產業的常青樹,在證券市場上被瘋狂炒作,成為中國地產第一股,企業形象極為引人注目;
從為摩托羅拉做廣告,到登頂珠穆朗瑪峰、玩皮劃艇再到網上四處開博客,王石樹立了一個企業領袖健康向上的公眾形象,這一個形象樹立的過程是與萬科的成長緊密配合的,這與萬科從默默做事到高調樹立資本市場上中國地產第一股的形象的演變過程一樣,也是步步為營的------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是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領袖與他領導下的企業,本來就密不可分,正如王石說的,作為創始人,是他成就了萬科,但在萬科發展壯大后,就是互相促進的互動關系。
而從2006年“南京金色家園事件”到2007年王石夫人買賣萬科股票的“股票門”事件,從2007年底萬科引導上海房地產降價潮,以及這次因汶川在地震而起的,我們姑且稱其為“捐款門”事件看,我們更不得不佩服王石與萬科的危機公關能力。有機會出名時要敢于出名,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出名,目的都是為了提升企業形象------新聞輿論炒作,并不一定是一個壞事,也不完全是貶義。
我感覺,這更多的是一種周密的策劃,是一種“創造”,目的就是為了讓萬科引人注目,從而在公眾意識的兩極轉變中,提升企業的形象。
這是王石導演的一場戲,但更是一種營銷戰略,公關戰略。王石與萬科,只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典型。
這應該是中國眾多房地產企業,甚至所有企業應該學習的公關戰略、營銷戰略。
是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