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企業的執行文化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建立企業執行文化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如何打造企業的執行文化?我們提倡“軟硬兼施”。因為,即使企業的硬件已經完全具備,如果沒有軟件(理念、信念和行為)的配合,也會運作遲鈍,絲毫沒有執行力。
松下幸之助認為:人要有激情,但激情必須建立在共同信仰的基礎上。而所謂共同信仰,就是價值觀。
什么叫企業文化呢?就是一群人如果具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未來、共同的思考問題的途徑、共同的解決問題的原則、方法,所有這些共同點加起來就是文化。文化的核心就是價值觀。擁有價值觀的企業才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有規章制度。價值觀不僅決定著企業的目標,也決定著企業的層次。
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他們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驚人的相似是什么?是價值觀。他們的價值觀就是要為民族、為國家做貢獻。蒙牛之所以發展迅猛,關鍵在于蒙牛的價值觀了不起。牛根生為什么做乳業?因為他的追求是:城市多喝一杯奶,養活農村一家人。這就是蒙牛企業的社會價值。所以,在中央領導視察蒙牛的時候,牛根生對首長的匯報不是蒙牛解決了多少下崗工人就業問題,而是蒙牛解決了100萬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三農問題”是當前中央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牛根生總是說:“志存高遠。只有想大事,才能成大業。”
另一方面,企業的價值觀決定著企業的規章制度。價值觀不同,規章制度也不可能相同。我們把聯想和摩托羅拉做一個比較是很有趣的:
聯想價值觀是:把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發展的目標之中。摩托羅拉的核心價值觀一共有五條,而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是:充分尊重員工個人。所以,這兩家公司核心價值觀完全不同。正因為二者的價值觀不同,導致它們的規章制度當然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看看這兩家公司差旅費報銷制度。
聯想規定:只要是火車可以夕發朝至的地方,員工出差只允許坐火車,不能坐飛機。摩托羅拉的規定則是:只要飛機能到達的地方,只允許坐飛機,不允許坐火車。此外,即便同樣是坐飛機,兩家公司的做法也不相同:作為聯想員工,如果要到廣州出差,當然只能坐飛機。聯想專門有一個行政部門負責訂機票。比如:我告訴他們星期五晚上去廣州,他們就打電話給航空公司:星期五有幾班飛機去廣州?哪班打折最多?最后,聯想一定會選擇打折最多的那一班飛機。為什么?因為既然要把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發展目標之中,幫公司省錢就是賺錢。而在摩托羅拉有一個不成文的決定:在中國,只要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班機能到達的地方,只允許坐國航的班機,因為國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機隊之一。
打造執行文化的要點
如何打造執行文化?以下幾點是不可忽視的:
一、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一定要讓所有的員工認同。有人認為:我做事,你給我錢不就行了嗎?干嘛一定要讓我認同你的核心價值觀?這種想法是片面的。首先是員工認同了核心價值觀,企業才會有凝聚力,心往一處想,勁才會往一處使;其次是認同核心價值觀,才會自動自發地為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 企業文化最主要來源于老板,老板必須為建立企業文化做出表率。企業文化到底來自哪里?目前有三種意見:有人說企業文化來源于老板;有人說企業文化來源于全體員工,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才是企業文化的來源;還有人說都不對,企業文化既不是來源于老板,也不是來源于員工,而來源于再造,再造完企業文化以后再往下灌輸。這三種意見好像都有道理,因為企業文化做到最后三者會糾纏在一起。但是,企業文化最主要來源于哪里?首先,我個人素來反對企業文化再造。企業文化一定不是造出來的,而是積累、沉淀下來的。造出來的不是文化,而是口號。如果有人認為企業文化來源于全體員工,未免也太天真了?,F在的大企業有幾千上萬名員工,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你怎么讓他們具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所以,企業文化最主要的是來源于老板,老板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企業文化的來源。
三、 員工認同企業文化需要經過長期潛移默化。企業文化就要像意識形態一樣來灌輸。共產主義理想怎么教育?很簡單,就是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所以,企業文化也要不斷的講。除了不斷講之外,還要潛移默化,還要養成濃厚的氛圍。在養成氛圍方面,領導要起帶頭作用。
四、 行為帶動思維。你希望員工有什么樣的思維,可以先設計他的行為。今天有很多企業推行企業文化的時候把順序弄反了:先推宏觀理念,然后希望讓理念落地成為員工的行為。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因為人不是先有理念,而是先有行為的。正確的做法是先嚴格規定他的具體行為,雖然他不認同你的理念,但是時間長了行為就會成為習慣,而習慣有助于員工對理念的認同。所以,推廣企業文化最關鍵的不是推理念,而是如何設計出員工的行為。
五、 不要留下不認可企業文化的員工。如果已經養成了一種企業文化氛圍,大部分人都認同,但是仍然有少數員工不認同,怎么辦?只有開除。全世界企業都是這么干的。你不認同我的價值觀,請你走人,就這么簡單。
柳傳志說:聯想要爬喜馬拉雅山,但可以從北坡爬,也可以從南坡爬,聯想決定從北坡爬,哪怕北坡再高、再陡、再險,決定了就不要再討論。贊同聯想的決策,歡迎你和我們一起上路。不贊同聯想決策,對不起,請你走得遠遠的,不要妨礙我們。所以,制度是用來執行的,不是用來討論的。那么,當制度有弊病怎么辦?應該先執行,后提意見。不要因為這個事情不合理就不執行。
推廣執行文化的步驟
如何推廣執行文化?
首先,必須清楚告訴員工:企業希望通過什么途徑、獲得什么成果,以及獲得這些成果會對員工帶來什么具體好處。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如何打造企業的執行文化?我們提倡“軟硬兼施”。因為,即使企業的硬件已經完全具備,如果沒有軟件(理念、信念和行為)的配合,也會運作遲鈍,絲毫沒有執行力。
松下幸之助認為:人要有激情,但激情必須建立在共同信仰的基礎上。而所謂共同信仰,就是價值觀。
什么叫企業文化呢?就是一群人如果具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未來、共同的思考問題的途徑、共同的解決問題的原則、方法,所有這些共同點加起來就是文化。文化的核心就是價值觀。擁有價值觀的企業才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有規章制度。價值觀不僅決定著企業的目標,也決定著企業的層次。
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華為的任正非,他們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種驚人的相似是什么?是價值觀。他們的價值觀就是要為民族、為國家做貢獻。蒙牛之所以發展迅猛,關鍵在于蒙牛的價值觀了不起。牛根生為什么做乳業?因為他的追求是:城市多喝一杯奶,養活農村一家人。這就是蒙牛企業的社會價值。所以,在中央領導視察蒙牛的時候,牛根生對首長的匯報不是蒙牛解決了多少下崗工人就業問題,而是蒙牛解決了100萬農民的吃飯問題!而“三農問題”是當前中央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牛根生總是說:“志存高遠。只有想大事,才能成大業。”
另一方面,企業的價值觀決定著企業的規章制度。價值觀不同,規章制度也不可能相同。我們把聯想和摩托羅拉做一個比較是很有趣的:
聯想價值觀是:把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發展的目標之中。摩托羅拉的核心價值觀一共有五條,而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是:充分尊重員工個人。所以,這兩家公司核心價值觀完全不同。正因為二者的價值觀不同,導致它們的規章制度當然也是不一樣的。我們來看看這兩家公司差旅費報銷制度。
聯想規定:只要是火車可以夕發朝至的地方,員工出差只允許坐火車,不能坐飛機。摩托羅拉的規定則是:只要飛機能到達的地方,只允許坐飛機,不允許坐火車。此外,即便同樣是坐飛機,兩家公司的做法也不相同:作為聯想員工,如果要到廣州出差,當然只能坐飛機。聯想專門有一個行政部門負責訂機票。比如:我告訴他們星期五晚上去廣州,他們就打電話給航空公司:星期五有幾班飛機去廣州?哪班打折最多?最后,聯想一定會選擇打折最多的那一班飛機。為什么?因為既然要把個人追求融入到企業發展目標之中,幫公司省錢就是賺錢。而在摩托羅拉有一個不成文的決定:在中國,只要是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班機能到達的地方,只允許坐國航的班機,因為國航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機隊之一。
打造執行文化的要點
如何打造執行文化?以下幾點是不可忽視的:
一、 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一定要讓所有的員工認同。有人認為:我做事,你給我錢不就行了嗎?干嘛一定要讓我認同你的核心價值觀?這種想法是片面的。首先是員工認同了核心價值觀,企業才會有凝聚力,心往一處想,勁才會往一處使;其次是認同核心價值觀,才會自動自發地為企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 企業文化最主要來源于老板,老板必須為建立企業文化做出表率。企業文化到底來自哪里?目前有三種意見:有人說企業文化來源于老板;有人說企業文化來源于全體員工,全體員工共同的價值觀才是企業文化的來源;還有人說都不對,企業文化既不是來源于老板,也不是來源于員工,而來源于再造,再造完企業文化以后再往下灌輸。這三種意見好像都有道理,因為企業文化做到最后三者會糾纏在一起。但是,企業文化最主要來源于哪里?首先,我個人素來反對企業文化再造。企業文化一定不是造出來的,而是積累、沉淀下來的。造出來的不是文化,而是口號。如果有人認為企業文化來源于全體員工,未免也太天真了?,F在的大企業有幾千上萬名員工,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你怎么讓他們具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所以,企業文化最主要的是來源于老板,老板的核心價值觀就是企業文化的來源。
三、 員工認同企業文化需要經過長期潛移默化。企業文化就要像意識形態一樣來灌輸。共產主義理想怎么教育?很簡單,就是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所以,企業文化也要不斷的講。除了不斷講之外,還要潛移默化,還要養成濃厚的氛圍。在養成氛圍方面,領導要起帶頭作用。
四、 行為帶動思維。你希望員工有什么樣的思維,可以先設計他的行為。今天有很多企業推行企業文化的時候把順序弄反了:先推宏觀理念,然后希望讓理念落地成為員工的行為。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因為人不是先有理念,而是先有行為的。正確的做法是先嚴格規定他的具體行為,雖然他不認同你的理念,但是時間長了行為就會成為習慣,而習慣有助于員工對理念的認同。所以,推廣企業文化最關鍵的不是推理念,而是如何設計出員工的行為。
五、 不要留下不認可企業文化的員工。如果已經養成了一種企業文化氛圍,大部分人都認同,但是仍然有少數員工不認同,怎么辦?只有開除。全世界企業都是這么干的。你不認同我的價值觀,請你走人,就這么簡單。
柳傳志說:聯想要爬喜馬拉雅山,但可以從北坡爬,也可以從南坡爬,聯想決定從北坡爬,哪怕北坡再高、再陡、再險,決定了就不要再討論。贊同聯想的決策,歡迎你和我們一起上路。不贊同聯想決策,對不起,請你走得遠遠的,不要妨礙我們。所以,制度是用來執行的,不是用來討論的。那么,當制度有弊病怎么辦?應該先執行,后提意見。不要因為這個事情不合理就不執行。
推廣執行文化的步驟
如何推廣執行文化?
首先,必須清楚告訴員工:企業希望通過什么途徑、獲得什么成果,以及獲得這些成果會對員工帶來什么具體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