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全國地鐵幾乎均虧損——盲目擴張引發爭議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從北京、上海到廣州,從沈陽、青島到成都,全國各大城市目前都處在地鐵建設的熱潮之中。似乎一個城市要是沒有地鐵,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有人形容這是地鐵修建“大躍進”,地鐵的盲目擴張也引發了極大爭議。詳細情況來連線山東臺記者曹進。
主持人:地鐵項目在山東的建設情況如何?
記者:作為山東的省會,濟南建地鐵的呼聲一直很高。但由于保泉等各種原因,濟南市對地鐵的建設經過了十多年的論證。雖然現在已經正式啟動了軌道交通規劃的前期工作,但至于什么時候開建地鐵目前還沒有具體建設時間。
相較之下,山東青島就快了一步。2009年,在經過經濟總量、人口規模、客流量和財政實力等方面調查后確定,青島達到了現階段申報發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基本條件。目前,青島的地鐵項目已經正式開啟,設計兩條線路總長約54公里,總投資約300億元,合計每公里造價6億元左右。
主持人: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地鐵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對此,你采訪的專家有什么看法?地鐵是否應該大舉擴張?
記者:其實,地鐵的盈利模式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目前,我國在建地鐵項目里,每公里地鐵建設的資金耗費一般在4到5個億之間,有的甚至達到7個億,地鐵的運營成本還是很高的。為了維持地鐵運營,政府只能加大財政投入。
至于到底該不該大舉擴張地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就認為不能政府說建就建,各地應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不能一窩蜂的上地鐵項目,如果地鐵建設好后,客流量不大或者運營不善導致經濟損失,最終為其買單的還是納稅人。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則表示,“地鐵大躍進”是個危險的信號,但這并不等于放棄地鐵建設進程。建地鐵,中國才剛起步,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地鐵項目的上馬。修建地鐵確實能夠緩解目前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而且有很大的經濟帶動作用。
由此看來,發展“地鐵經濟”,必須權衡利弊,鼓勵廣大市民充分參與討論,聽取各方意見,切不可一意孤行,迷失在“地鐵經濟”的幻象之中。
主持人:地鐵項目在山東的建設情況如何?
記者:作為山東的省會,濟南建地鐵的呼聲一直很高。但由于保泉等各種原因,濟南市對地鐵的建設經過了十多年的論證。雖然現在已經正式啟動了軌道交通規劃的前期工作,但至于什么時候開建地鐵目前還沒有具體建設時間。
相較之下,山東青島就快了一步。2009年,在經過經濟總量、人口規模、客流量和財政實力等方面調查后確定,青島達到了現階段申報發展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基本條件。目前,青島的地鐵項目已經正式開啟,設計兩條線路總長約54公里,總投資約300億元,合計每公里造價6億元左右。
主持人: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全國地鐵幾乎都處于虧損狀態。對此,你采訪的專家有什么看法?地鐵是否應該大舉擴張?
記者:其實,地鐵的盈利模式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目前,我國在建地鐵項目里,每公里地鐵建設的資金耗費一般在4到5個億之間,有的甚至達到7個億,地鐵的運營成本還是很高的。為了維持地鐵運營,政府只能加大財政投入。
至于到底該不該大舉擴張地鐵,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鳴就認為不能政府說建就建,各地應該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不能一窩蜂的上地鐵項目,如果地鐵建設好后,客流量不大或者運營不善導致經濟損失,最終為其買單的還是納稅人。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則表示,“地鐵大躍進”是個危險的信號,但這并不等于放棄地鐵建設進程。建地鐵,中國才剛起步,要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地鐵項目的上馬。修建地鐵確實能夠緩解目前日益嚴重的城市交通擁堵問題,而且有很大的經濟帶動作用。
由此看來,發展“地鐵經濟”,必須權衡利弊,鼓勵廣大市民充分參與討論,聽取各方意見,切不可一意孤行,迷失在“地鐵經濟”的幻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