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塑造重在管理理念
企業文化得出企業文化是管理出來的,企業文化的塑造重在管理。依靠管理手段來塑造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
企業文化是現代市場競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業文化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我們知道,企業是以市場為向導,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
文化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
因此,企業文化就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項事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由于企業文化具有靈魂、凝聚、約束、向導、激勵等幾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其實是一種以做大做強企業為基本內容的企業發展觀點和經營理念,而要達成這種觀點的一致性認識,就必須通過管理手段來實現。
依靠管理手段來塑造企業文化,企業領袖、企業領導是企業文化的首倡者和領頭羊
依靠管理手段來塑造企業文化,就需要企業領袖、領導、管理者首先從思想和認識上深刻理解這種文化。并形成行為習慣,思維模式,做事風格,進而影響企業和核心骨干,企業團隊,最終形成企業管理制度,全員行為,深入到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每一個環節,以產生長久的銷售張力,競爭張力,發展張力。
有人說:先改變張瑞敏,再改變海爾,張瑞敏改變了,海爾也就改變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企業文化不是開幾次會就能產生的,也不是員工自覺產生的,它來源于企業領導者或企業領導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企業領導是榜樣,是企業文化的影子,企業領導的所作所為傳播出去,被員工所接受,就會影響員工的行為、習慣,員工的行為傳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業,也就形成了企業文化。
依靠管理手段來塑造企業文化,企業領袖、企業領導,不僅是企業文化的首倡者和領頭羊,更是企業文化的“航標”。
依靠管理手段來塑造企業文化,以人為本
塑造企業文化,就是要把企業員工的個人的價值觀引導到企業價值觀上加以溶合,引導員工的事業心溶入到企業的發展目標,倡導企業精神形成員工的精神支柱,使員工的思想和命運與企業的興衰聯系起來,使員工有了歸屬感和向心力,聚合員工的能力和才智,達到員工與企業共存和“上下同欲者勝”的境界。
在這個過程中,員工貫穿于整個過程,也是企業文化形成的主力軍。企業文化的塑造也必須體現以員工為本,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使這個工作的核心不偏離,才能更好地得到員工的認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形成整個企業的風氣,形成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管理,必須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為員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實現的工作氛圍和發展機會,員工在企業中受到重視和尊重,其工作成績受到認可和贊賞,由此激勵員工為實現自我價值投入到企業的工作中,誘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激發其創造性。企業文化同時也對員工產生著無形的影響,它依靠其形成的行為規范,準則,形象標識和各項約定俗成,培養員工形成良好的習慣,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利潤和價值。
有一位企業家說過,企業企業,沒有了人,就成了止業,這位企業家對企業中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可謂精辟。人是企業的主宰,同樣,企業文化也不能脫離人的因素而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
用管理手段塑造企業文化,主要可以通過兩種管理:即制度管理和行為影響,兩者均屬管理的范疇,前者是權力管理,后者是非權力管理。
企業通過制定企業手冊,員工手冊,企業行為規范等文本和相關制度,來明確企業文化,并通過全員學習,力求員工達成共識并實施,形成企業文化的基礎,而要真正使企業文化落到實處,就必須使員工從思想上理解,從心理上接受,這些則主要依靠企業領導,企業核心,團隊的行為影響和感染。
制度管理是塑造企業文化的基石和保障,為形成企業文化創造先決條件
制度管理主要是依靠制度來強行推動,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如企業推行企業手冊,這是企業戰略行為,一旦決定,員工必須能夠無條件執行。另外,有時候企業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企業能力,通過激勵方式,以文件明確下來,激發員工參與的積極性。日本企業為鼓勵創新,提高員工忠誠度,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日本企業規定,提倡員工提建議,并對優秀的建議和被采納的建議給予獎勵,還實行員工終身雇用制度,通過以上措施,日本企業在世界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也使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文化領袖的行為影響是形成企業文化的根本動力,為塑造企業文化樹立典范和榜樣
行為影響對企業文化的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行為影響可以使企業文化實現由文字到行動的轉化,并產生影響,改變和效益,達到企業最終目的。
通過行為影響,也可以使企業員工從內心接受并認可企業文化,價值觀,進而轉化成一種自發的動力和行為習慣,形成一種力量,而這種力量,是依靠制度管理所不能及的。
行為影響主要在于形成兩個輻射中心,也就是企業文化的兩個太陽,一個是企業領袖,一個核心團隊即管理層。這兩個中心可以分別理解為,總公司和各地分公司。如前所述,企業領袖、企業領導不僅是企業文化的首倡者和領頭羊,更是企業文化的“航標”,應該以自己的所作所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來影響企業每個員工,理應成為員工的行為楷模和典范。
企業文化是管理出來,這絕非是一句空洞的口號。縱觀世界各大知名企業,以及文化突出的企業,首先其莫不是在公司內部通過各種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業文化得以上行下效,產生深遠而深刻的影響,進而傳播到更遠。同時,由于企業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礎和底蘊,更使得企業的發展如魚得水,市場競爭勢如破竹。
當我們說,企業文化是管理出來的,這就意味著對我們的企業家提出更高、更為嚴格的要求。企業家,作為一個企業的靈魂和領頭羊,可以沒有很高的學歷,但他必要不斷學習,他可以沒有錢,但他不能沒有責任,他不僅要在八小時內,企業內,還要在作小時外,企業外,處處起帶頭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領袖的行為上升為理論,變為企業文化,得到企業上下及全社會的認可,只有這樣,也才可能使企業文化產生力量,否則,企業文化充其量只不過是一句美麗的口號,一紙空洞的文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