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之道
2007年影響力:
2007年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汽車銷量超過了28萬輛,實現(xiàn)了29%的年增長率,年底兩個月的月銷量突破3萬輛,步入國內一流銷售團隊行列。
一汽豐田成立于2003年9月份,到2007年年底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超過80萬輛汽車的銷量,從2003年建立之初很低的行業(yè)排名,一步步達到了2007年第六的位置,如果把進出口扣除,按國內銷量來看,我們已經(jīng)能夠排在第五位。
我們去年一年的銷售增幅在29%左右,也有一些企業(yè)的增幅比這個速度更快,但從去年11、12月份開始,我們的月銷量已經(jīng)達到3萬輛以上,已經(jīng)正式進入國內一流的銷售團隊,全國只有4、5家企業(yè)達到這種水平。
在過去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里,我們一直處在受供需制約的情況下。比如我們的皇冠,一直都是供不應求。2008年我們將從去年的28萬2千輛的產(chǎn)量提高到42萬輛,主要就是因為在供應鏈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供需管理是銷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包括由此引發(fā)的市場價格問題、經(jīng)銷店降價傾銷問題等,如果供需方面做好了,供應鏈做好了,許多問題都自然會調節(jié)好。我認為想要解決好供應鏈的問題,第一點是制定計劃目標一定要準確,如果目標合理,則生產(chǎn)和銷售之間就更容易達到平衡;第二點是一旦市場有波動的時候,要迅速對生產(chǎn)進行調整,保持快速反應。
同時,如果廠家僅僅把經(jīng)銷商當作自己的雇工、下屬來對待,并把“將銷售工作丟給經(jīng)銷商”當作完成任務,那么導致的惡果早晚還是要由廠家自己來承擔。從我對營銷的理解來看,營銷有兩個比較重要的原則,就是所謂道德金律和道德銀律。道德金律就是: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你;道德銀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孔子談的“恕”的概念。我們對經(jīng)銷店的管理一定要按照這兩個原則來進行,也就是說,除了重視客戶之外,還要把經(jīng)銷商擺在更重要的位置,對經(jīng)銷商進行支援和幫助,共同謀求發(fā)展。豐田為人熟知的“客戶第一,經(jīng)銷店第二,廠家第三”這個說法,就是對此很好的闡釋。
2008年,一汽豐田公司的一個主要想法就是“BackToBasics”,回歸基礎管理,或回歸到常識。因為銷售其實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交互關系,我們做營銷,更重要的一點是關注長期目標。比如說要做一年營銷,會看重數(shù)量和份額;如果做中期的營銷,則更關注有多少忠誠客戶,讓多少客戶滿意;如果以長期的觀點來看待銷售,衡量營銷的成功,則最看重的應該是品牌。所以我想一汽豐田也在做這樣的思考,數(shù)量的增長只是短期表現(xiàn),關注客戶是否滿意只是中期任務,只有關注是否建立起強勢的品牌,才是長期的任務,所以整個工作必須一以貫之。把短、中、長期的因素都放在頭腦中同時進行思考,并作為解決問題的判斷依據(jù)和出發(fā)點,營銷就會變得非常連續(xù)、一致,并且做出非常穩(wěn)健的營銷策略。
一汽豐田是一個很誠懇、老實的實踐者,我們把別人好的東西都實踐了,所以才逐漸取得了一點進步,但對于未來來說,這些還都是微不足道的,我們還有更大的挑戰(zhàn),我們還是要抱著一種低調,更審慎的態(tài)度,去學習,去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