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思想的人,應當學會做艱難的決定
(本文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僅供內(nèi)部學習參考)
。對于困難決定,你永遠無法肯定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但如果系統(tǒng)思考這5個問題,你至少能確定自己的方法是正確的——不只作為優(yōu)秀的管理者,更作為有思想的人。
1.凈結果是什么?
在今天復雜、變動不居、各種力量相互依存的世界,沒人能完全準確地預測未來。重要的是耐心打開思路、組建合適團隊,以人本主義精神分析所有行動選項。你可以粗略畫一個決策樹,列出所有備選行動和可能的結果;還可以指定挑戰(zhàn)者尋找漏洞,防止倉促下結論或陷入團體思維。在做重要、艱難的決定時,你可能影響很多人的生活。
2.核心責任是什么?
無論作為父母、子女,還是公民、員工,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同樣,管理者要對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方負責。但這里探討的問題有更深的含義:我們有責任尊重和捍衛(wèi)他人的生活、權利和尊嚴。管理者的確有服務公司的法定義務,但“服務”的范圍非常寬泛,包括員工、客戶和公司業(yè)務涉及社區(qū)的福利。你對每個人有重大的責任,只因為你是人。當面臨困難決策時,對于哪項責任是最重要的,你必須進行深入、嚴肅和個人化的思考。
3.現(xiàn)實是怎樣的?
“現(xiàn)實世界”一詞帶有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色彩,出現(xiàn)在一篇談論負責任的決策的文章中,似乎有些意外。但馬基雅維利的主張很重要,因為他承認我們并非生活在可預測、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周圍并非盡是善人;他描述的是一個動蕩、艱難和私利至上的世界。理性的計劃可能帶來惡果,而惡行反而可能有效。很多事情完全無法控制。很少有領導者擁有無限制的自由或資源,因此常常不得不做出痛苦抉擇。而無論方式巧妙或拙劣,個人或組織都會自行追求既定目標。
4.我們是誰?
非洲有句諺語:“我們在,故我在。”換句話說,我們工作和生活于其中的群體,塑造了我們的行為和身份。“人是社會動物”,亞里士多德的這一觀點已為大量科學研究驗證。所以這個問題要求你退后一步,從人際關系、價值觀和規(guī)范的角度審視決策。對你的團隊、公司、社區(qū)和文化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讓你的行為符合你所處的價值體系?如果二者有沖突,如何權衡?
5.我能接受什么結果?
良好判斷力有賴于兩點:一是盡可能準確地理解和分析事態(tài),二是決策者的價值觀、目標、承受力和經(jīng)驗。一位資深高管曾告訴我:“我不會只因為頭腦告訴我某事是正確的就去做,我還必須能夠感受到它。如果感受不到,我就必須讓頭腦和感覺取得一致。”
最終,你必須做出選擇、投入、行動,并接受決策帶來的一切后果。所以你的決定必須反映你作為管理者和一個人真正在意的事情。在考慮過結果、責任、可行性和價值觀之后,你必須想清楚哪些事最重要,哪些事沒那么重要。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中,承擔重要責任的人總要面臨這個挑戰(zhàn)。
領導責任有時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也是迫切和重要的挑戰(zhàn)。在灰色區(qū)域,你的任務不是找到解決方案,而是依靠自己的判斷力,創(chuàng)造解決方案。正如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高管告訴我的:“我們真的很想有某個人或某條規(guī)則能告訴我們怎么做,但有時并沒有,所以你必須自己決定在具體情況下,哪些規(guī)則或原則最重要。你無法逃避這項責任。”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nèi)容請移步成都企業(yè)培訓機構或電話聯(lián)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58220538現(xiàn)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