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性決定員工行為
筆者經過仔細分析后發現,普通人的行為不是受想法支配的,而是受習慣、習性支配的。假如凡人的思想能夠決定行為的話,很多想戒煙的朋友早就戒煙了。他們沒有戒掉煙的原因在于,抽煙成了他們的習慣、習性。這就說明戒煙的思想并沒有決定戒煙的行為。
思想能夠決定行為的人是偉人。馬克思、毛澤東、釋迦牟尼佛的思想決定了他們的行為,所以,他們是偉人。而我們的思想決定不了我們的行為,所以,我們是凡人。
凡人的思想之所以決定不了行為,是因為凡人的思想和習性存在矛盾,而習性的力量又大于思想的力量;偉人的思想之所以能決定行為,是因為偉人的思想和習性通常能夠統一,即使有矛盾,思想的力量也大于習性的力量。
案例:XJ燈飾水晶有限公司
筆者在該公司調研時組織了一次座談會,各個車間的主管都表示支持變革。隨著調研的深入,筆者發現該公司沒有統籌生產的計劃部門,生產由各個車間主管自行安排,導致生產管理混亂。針對這一情況,筆者指導企業組建了計劃部,招聘了計劃部經理。
在第一次管理變革例會上,筆者宣布:今后各個車間不能自己做計劃了,要按計劃部做的計劃生產,車間主管們一聽都不高興了。一個主管當下就站起來說:“我憑什么聽他的?我在這個廠都搞了十年了,這個車間我比他了解得多,他算老幾啊?”
筆者闡述了由計劃部統籌生產的必要性,車間主管們當時不再說什么了,但在以后的工作中處處為難計劃部經理。經過多次博弈,車間主管們才慢慢按計劃部的計劃安排生產,生產運作日趨正常。
點評:企業做變革之初,很多人一開始都擁護,都發自內心說要支持企業變革。但是,往往一開始表態最積極的人,到了最后是作對最厲害的人。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常人的行為不是思想決定的,而是習性決定的。盡管他們的思想已經到這一步,但習性卻不是一下子能改變的。所以,他們會在思想上同意一件事,而在行為上卻反對這件事。
我們過去干了很多的事,都不會煙消云散,積累下來就變成習慣、習性,這是左右我們最大的力量。企業也是如此。企業的人過去干活一直沒有規矩,干來干去就干出一些壞習慣、壞習性,這是左右我們今天管理好壞的最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