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聚焦:貝克啤酒重返中國凸顯三大變數(shù)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英特布魯接連出手東南沿海,貝克啤酒重返中國凸顯三大變數(shù)
正如英特布魯高層2004年初透露的那樣———計劃今年在中國市場重新推出貝克啤酒。20日,珠江啤酒與英特布魯簽署市場諒解備忘錄,各自產品進入對方銷售網絡。英特布魯此前先后與南京金陵啤酒、溫州金獅啤酒簽署合作協(xié)議,至此英特布魯?shù)?ldquo;貝克重返中國”計劃初現(xiàn)端倪,不過業(yè)內人士認為,曾經敗走麥城的貝克啤酒重返行動仍然充滿變數(shù)。
能否避免合作伙伴間沖突?
如同當年登陸首選南京一樣,今年5月10日,貝克啤酒再度首試南京,通過英特布魯持有80%權益的金陵啤酒有限公司啟動重返中國計劃,并即時推出貝克啤酒。而早春的3月11日,英特布魯與金獅啤酒集團在溫州宣布全面合作,繼南京之后啟動貝克啤酒溫州制造,并于5月19日在當?shù)赝瞥鲐惪似【啤?
英特布魯與珠江啤酒前天共同宣布:珠江啤酒將通過其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協(xié)助旗下的貝克啤酒銷往全國。據悉,珠江啤酒在全國30個省區(qū)有8萬個經銷點。然而,記者未能打聽到金陵啤酒、金獅啤酒在“貝克重返中國”計劃中擔當什么角色。
十多年之前,貝克曾是中國市場進口啤酒中的品牌之一。但是由于品牌管理失序、德國公司與中國當?shù)睾腺Y伙伴關系出現(xiàn)問題等因素,貝克啤酒在中國市場銷量急轉直下。那么,當貝克啤酒重返中國時,英特布魯是否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應對中方若干個合作伙伴之間的渠道沖突?
本土分銷網絡是重返利器?
英特布魯高層年初透露,決定將貝克啤酒的市場重點放在中國東南部地區(qū),因為東南部地區(qū)對高檔進口啤酒的潛在需求較大,長三角和珠三角正是中國高檔啤酒的兩大主要市場。
事實上,英特布魯通過對南京的金陵啤酒、亞力啤酒,浙江的開開啤酒和參股珠江啤酒等一系列的并購動作或市場聯(lián)盟,力圖利用這些啤酒公司本土化管理架構和分銷網絡,擴大貝克啤酒銷售渠道,重新玩轉中國市場。
然而,在國內高端啤酒市場,百威、喜力等品牌依據其近似的直銷網絡,基本分割了酒店、夜場、超市三大終端市場份額。再者,英特布魯重推貝克啤酒,據說主要是對抗SAB,因為后者排名現(xiàn)已躍升至第二。據悉,貝克啤酒的價格大致與百威等品牌持平,而與英特布魯合作的幾個中方伙伴幾乎無一例外的沒有高端啤酒的本土網絡優(yōu)勢,不知英特布魯押寶金陵啤酒、金獅啤酒以及珠江啤酒究竟指望著什么?
中國市場考驗“貝克”耐心?
業(yè)內人士分析,中國對進口啤酒征收的高額關稅使國際釀酒商將國外品牌拿到中國當?shù)厣a。不過,中國本地啤酒的價格持續(xù)走低,即便在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之時,一度醞釀漲價的青島、燕京、珠江等主要啤酒廠商最終沒能付諸實施,行業(yè)利潤有進一步攤薄的趨勢。
武漢百威啤酒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業(yè)仁曾經透露,雖然目前百威在高檔啤酒市場占有率達到50%(單價在8元以上),但是百威是在進入中國7年之后才盈利的,這還是當幾十家外資品牌大多撤出中國、所剩的幾家如藍帶、嘉士伯紛紛被本土啤酒廠商收購的背景下產生的。
2001年8月,英特布魯以22.4億美元將德國啤酒公司Brauerei%26Co.貝克品牌攬入旗下。各種跡象表明,英特布魯啟動“貝克重返中國”計劃當然不可能在乎幾年的市場得失,但是有關人士認為,劍指中國東南部地區(qū)并未意味著這里的潛在消費力持續(xù)支持高檔啤酒一路走俏。在青島、燕京等多個啤酒廠商的多面夾擊中,英特布魯擬用多大耐心等待收回巨量的投資?
正如英特布魯高層2004年初透露的那樣———計劃今年在中國市場重新推出貝克啤酒。20日,珠江啤酒與英特布魯簽署市場諒解備忘錄,各自產品進入對方銷售網絡。英特布魯此前先后與南京金陵啤酒、溫州金獅啤酒簽署合作協(xié)議,至此英特布魯?shù)?ldquo;貝克重返中國”計劃初現(xiàn)端倪,不過業(yè)內人士認為,曾經敗走麥城的貝克啤酒重返行動仍然充滿變數(shù)。
能否避免合作伙伴間沖突?
如同當年登陸首選南京一樣,今年5月10日,貝克啤酒再度首試南京,通過英特布魯持有80%權益的金陵啤酒有限公司啟動重返中國計劃,并即時推出貝克啤酒。而早春的3月11日,英特布魯與金獅啤酒集團在溫州宣布全面合作,繼南京之后啟動貝克啤酒溫州制造,并于5月19日在當?shù)赝瞥鲐惪似【啤?
英特布魯與珠江啤酒前天共同宣布:珠江啤酒將通過其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協(xié)助旗下的貝克啤酒銷往全國。據悉,珠江啤酒在全國30個省區(qū)有8萬個經銷點。然而,記者未能打聽到金陵啤酒、金獅啤酒在“貝克重返中國”計劃中擔當什么角色。
十多年之前,貝克曾是中國市場進口啤酒中的品牌之一。但是由于品牌管理失序、德國公司與中國當?shù)睾腺Y伙伴關系出現(xiàn)問題等因素,貝克啤酒在中國市場銷量急轉直下。那么,當貝克啤酒重返中國時,英特布魯是否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應對中方若干個合作伙伴之間的渠道沖突?
本土分銷網絡是重返利器?
英特布魯高層年初透露,決定將貝克啤酒的市場重點放在中國東南部地區(qū),因為東南部地區(qū)對高檔進口啤酒的潛在需求較大,長三角和珠三角正是中國高檔啤酒的兩大主要市場。
事實上,英特布魯通過對南京的金陵啤酒、亞力啤酒,浙江的開開啤酒和參股珠江啤酒等一系列的并購動作或市場聯(lián)盟,力圖利用這些啤酒公司本土化管理架構和分銷網絡,擴大貝克啤酒銷售渠道,重新玩轉中國市場。
然而,在國內高端啤酒市場,百威、喜力等品牌依據其近似的直銷網絡,基本分割了酒店、夜場、超市三大終端市場份額。再者,英特布魯重推貝克啤酒,據說主要是對抗SAB,因為后者排名現(xiàn)已躍升至第二。據悉,貝克啤酒的價格大致與百威等品牌持平,而與英特布魯合作的幾個中方伙伴幾乎無一例外的沒有高端啤酒的本土網絡優(yōu)勢,不知英特布魯押寶金陵啤酒、金獅啤酒以及珠江啤酒究竟指望著什么?
中國市場考驗“貝克”耐心?
業(yè)內人士分析,中國對進口啤酒征收的高額關稅使國際釀酒商將國外品牌拿到中國當?shù)厣a。不過,中國本地啤酒的價格持續(xù)走低,即便在原輔材料價格上漲之時,一度醞釀漲價的青島、燕京、珠江等主要啤酒廠商最終沒能付諸實施,行業(yè)利潤有進一步攤薄的趨勢。
武漢百威啤酒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業(yè)仁曾經透露,雖然目前百威在高檔啤酒市場占有率達到50%(單價在8元以上),但是百威是在進入中國7年之后才盈利的,這還是當幾十家外資品牌大多撤出中國、所剩的幾家如藍帶、嘉士伯紛紛被本土啤酒廠商收購的背景下產生的。
2001年8月,英特布魯以22.4億美元將德國啤酒公司Brauerei%26Co.貝克品牌攬入旗下。各種跡象表明,英特布魯啟動“貝克重返中國”計劃當然不可能在乎幾年的市場得失,但是有關人士認為,劍指中國東南部地區(qū)并未意味著這里的潛在消費力持續(xù)支持高檔啤酒一路走俏。在青島、燕京等多個啤酒廠商的多面夾擊中,英特布魯擬用多大耐心等待收回巨量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