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利益沖突規避機制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建立利益沖突規避機制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上周五在新股估值定價研討會上表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股發行的市場化進程。他認為提高新股定價的有效性需做好三項工作,其中有必要在市場參與各方之間建立一個利益沖突的規避機制。
張育軍表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如果沒有新的發行方式的引進,我們就難以在多層次市場上取得進展。發行制度改革為多層次市場打開了空間,如果沒有發行標準的調整,就不會有中小板、創業板市場。”他說。
對于新股發行的“三高”、破發等問題,張育軍表示,這些現象既是市場進步的表現,也是今后需要改進的重要方面。“當前破發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它反映的是市場正在發揮作用。包括香港市場在內的海外市場,每年的破發比例至少在50%左右。定價不是上市后上漲30%、50%才是對的,有人愿意買又有人愿意賣,從這個角度看,‘三高’問題實際上是‘存在即合理’。”
張育軍說,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其核心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股發行的市場化進程。他認為,在提高新股定價的有效性方面,最主要的是要做三項工作。
一是要全方位提高市場參與各方估值定價的專業水準。目前,在新股定價當中,個別詢價機構和保薦機構出價很隨意,風險分析面面俱到但又不夠深入。作為賣方,承銷商把價格定得特別高可以理解,但作為買方,基金公司也在各種場合宣稱某某企業80倍、100倍市盈率估值不高,這是很難理解的。這說明詢價機構在專業水準、自我保護意識上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以此來看,提高估值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是提高定價有效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二是作為市場參與各方,有必要建立一個利益沖突的規避機制。如果保薦人沒有利益規避機制,賣產品就容易把企業說得天花亂墜,買產品的基金公司責任心也不會太強,定價再高先報出去再說。“這是不合理的。因此,投行、保薦人利益規避機制的建立、完善十分必要。”張育軍強調,只有建立真正的市場約束機制,才能使中介機構在估值定價時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否則保薦機構、詢價機構對企業的定價是草率的,投資者對企業給出的定價接受起來也會是草率的。
三是加強投資人教育。培養理性、專業、成熟、自律的投資人,仍是市場估值走向合理的關鍵。在張育軍看來,只有市場參與各方變得更加專業、理性、成熟,市場的估值才能向著合理的方向逐步邁進。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上周五在新股估值定價研討會上表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股發行的市場化進程。他認為提高新股定價的有效性需做好三項工作,其中有必要在市場參與各方之間建立一個利益沖突的規避機制。
張育軍表示,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進一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如果沒有新的發行方式的引進,我們就難以在多層次市場上取得進展。發行制度改革為多層次市場打開了空間,如果沒有發行標準的調整,就不會有中小板、創業板市場。”他說。
對于新股發行的“三高”、破發等問題,張育軍表示,這些現象既是市場進步的表現,也是今后需要改進的重要方面。“當前破發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它反映的是市場正在發揮作用。包括香港市場在內的海外市場,每年的破發比例至少在50%左右。定價不是上市后上漲30%、50%才是對的,有人愿意買又有人愿意賣,從這個角度看,‘三高’問題實際上是‘存在即合理’。”
張育軍說,推進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其核心是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股發行的市場化進程。他認為,在提高新股定價的有效性方面,最主要的是要做三項工作。
一是要全方位提高市場參與各方估值定價的專業水準。目前,在新股定價當中,個別詢價機構和保薦機構出價很隨意,風險分析面面俱到但又不夠深入。作為賣方,承銷商把價格定得特別高可以理解,但作為買方,基金公司也在各種場合宣稱某某企業80倍、100倍市盈率估值不高,這是很難理解的。這說明詢價機構在專業水準、自我保護意識上還有很大的改進余地。以此來看,提高估值的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是提高定價有效性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二是作為市場參與各方,有必要建立一個利益沖突的規避機制。如果保薦人沒有利益規避機制,賣產品就容易把企業說得天花亂墜,買產品的基金公司責任心也不會太強,定價再高先報出去再說。“這是不合理的。因此,投行、保薦人利益規避機制的建立、完善十分必要。”張育軍強調,只有建立真正的市場約束機制,才能使中介機構在估值定價時勤勉盡責、誠實守信,否則保薦機構、詢價機構對企業的定價是草率的,投資者對企業給出的定價接受起來也會是草率的。
三是加強投資人教育。培養理性、專業、成熟、自律的投資人,仍是市場估值走向合理的關鍵。在張育軍看來,只有市場參與各方變得更加專業、理性、成熟,市場的估值才能向著合理的方向逐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