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樓市量價反彈——廣州重上11000元大關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在新政出臺僅僅4個月后,8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上漲10.3%,環比持平。而全國不少一線城市也紛紛發布報告稱,樓市正在加速回暖。其中在廣州,8月上半月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32.5萬平方米,達7月全月的70%,成交均價更大幅反彈8%,重上11000元/平方米大關。就在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后不久,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在“2010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表示,“建議目前暫緩出臺新的緊縮性政策,中房協就此在7月份時已多次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匯報。”業內人士猜測,有關部門是否已在醞釀第二波宏觀調控。
一線城市量價逆市反彈
今年4月中旬,國務院出臺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國十條”。新政出臺之后,成交量首當其沖受到沖擊。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在新政出臺后的一周(4月19~25日),在監測的35個城市中,21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一線城市成交量全線下跌,二線城市中杭州跌幅最大,環比下跌72.55%。此后的5~7月份,各地成交量繼續大幅下滑,但價格方面,除了個別新盤打著降價促銷的口號外,新房成交均價幾乎與此前持平,并沒有明顯回落。
不過,經過近4個月的政策消化之后,進入8月,4個一線城市均不同程度出現了輕微反彈的跡象。以北京為例,據中原地產統計,在房價漲幅連續3個月持平或小幅回落之后,7月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出現環比微漲(漲幅0.3%);成交量方面,8月上半月北京住宅市場(除經適房外)成交量為2339套,相比6月及7月同期數據均有明顯上漲,環比7月的2133套上漲了9.7%。
二手房的反彈則更為明顯。安居客統計數據顯示,二手房市場累積的購房需求已開始在7~8月份逐漸釋放,大多數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也已出現回暖,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的跌幅相比前兩個月明顯縮小了很多,中西部城市如重慶、武漢、鄭州甚至出現了小幅上漲。
廣州重上11000元大關
在新政出臺4個月后,隨著開發商促銷力度的加大,購房者的抄底意欲與日俱增,廣州樓市出現了一波價量齊升的反彈,據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統計,8月上半月,廣州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32.5萬平方米,達7月全月的70%,成交均價更大幅反彈8%,重上11000元/平方米大關。
據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監測陽光家緣網簽數據顯示,8月1日~16日,廣州十區二縣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32.5萬平方米,已達到7月份46.3萬平方米的70%,成交套數為3177套,更達到7月3690套的86%,以此計算,8月份全市成交極有可能重上50萬平方米水平,成交出現明顯回暖。而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11102元/平方米,環比7月份大幅反彈近8%。
據統計,上周廣州(十區兩縣市)住宅共簽約1639套,簽約面積16.76萬平米,兩者環比分別增加7.26%和6.49%。從廣州各行政區域來看,增城成交量居首位,簽約480套;白云簽約量躍居第二,達255套;番禺成交量繼續居第三,簽約254套。
記者踩盤發現,簽約量居前的區縣市,由于均價較合理而帶動成交量,其中,位于番禺區某樓盤近日推出全新的組團,均價不足9000元/平方米,所推3棟約540套房源在開售首日賣出95%,成為新政以來首個“日光盤”。而增城某樓盤新推的200多套房子首日上午也售罄。
合富輝煌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表示,8月部分新開盤取得佳績的主要原因在于開發商采用“低開高走”的策略,開盤定價低于預期10%以上,刺激買家入場的欲望,加上經歷了新政出臺近4個月的觀察期,部分剛性需求買家入場意欲加大,造成不少8月新開盤取得“開門紅”。
剛性需求難抑陸續入市
新政出臺僅僅4個月,樓市就出現了反彈。在提高房貸首付門檻后,使二次置業者的貸款壓力增加不小,但仍然難以阻止他們入市。專家指出,政策主要在于“堵”需求,但在“疏”(增加市場供應)上卻做的不足。
滿堂紅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表示,近期樓市成交反彈是過去幾個月的需求積壓被激發的結果,在調控期間,樓市仍有一定量的成交,這也證明了市場上的需求并沒有完全被壓制下來。而連續幾個月的調控結果,也讓一批失去繼續觀望耐性的潛在買家陸續入市。
據記者了解,在近期成交中,以有剛性需求和改善需求的買家為主,此外,受通脹影響,大部分炒房的投資客并未撤離樓市,而是耐心等待政策調控探底的那天,會出現樓市反彈。廣東工業大學房地產高級經濟分析師申格聯告訴記者,近來各地樓市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跡象表明,2010年下半年出口繼續萎縮,投資進一步縮小,消費并沒有好轉。中央在祭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后,得到的結果僅是財稅的減少和投資的萎縮,并沒有推動消費的提高,而且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鏈,特別是鋼鐵的庫存不斷增加,影響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和就業。
周峰進一步指出,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是由供需兩方面來決定的,政府一再堅持以加大供應力度來抑制價格的上漲勢頭,但無論是經濟適用房,抑或是限價房、廉租房等,其所在地段都與大多數買家心目中的中心區域相差甚遠,且數量相對于潛在需求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潛在客戶寧愿在自己心儀的中心板塊繼續追捧對應的項目或物業,這便導致房價在需求沒有大幅減少的基礎上繼續保持高位態勢,甚至繼續上行。
專家聲音
出臺二次調控需謹慎
一邊是樓市抄底聲逐漸響起并帶來了近期成交量的顯著回升,一邊是二次調控的擔憂逐漸升級,并伴隨著政策加碼的跡象出現,這就是眼下的樓市。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座談會時再次強調,各地要繼續落實好國務院關于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措施,切實增加住房有效供應,堅決抑制投機炒作行為。這是李克強8天內第二次提出堅決抑制房地產投機炒作行為。7月19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出席“2010中國市長論壇”時公開表示,“(調控)政策一旦放松,房價會強力反彈,調控政策毀于一旦,政府也會失信于民。”種種跡象表明,二次宏觀調控隱現。
廣東工業大學房地產高級經濟分析師申格聯認為,希望中央第二波調控要謹慎出臺,因為在房價上做功夫是治標不治本。目前出現的貧富兩極分化過大的局面,應該促使國家將房地產調控重點轉向打擊投機和支持改善性需求。接下來應該是新的房產稅政策出臺,通過稅收調節需求和供給,并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出臺與商品房捆綁的政策。
不過,滿堂紅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則表示,就目前的大環境而言,第二波調控不會馬上出臺,畢竟近期國內經濟的增速開始放緩,一旦在此時再出臺更嚴厲的措施調控樓市,必定會給剛開始有“回暖”苗頭的市場造成致命打擊,內需也由此被壓制,國家不會在這個時候重蹈2008年的覆轍。
地產專家謝逸楓也認為,目前暫時不會出現第二波調控。今年經濟保“8”任務看來問題不大,經濟二次探底可能性也不高,所以中央政府對樓市的調控方向不會改變,出臺新的緊縮性政策也不大可能。據他預計下半年仍以現行的政策為主。
一線城市量價逆市反彈
今年4月中旬,國務院出臺了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國十條”。新政出臺之后,成交量首當其沖受到沖擊。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在新政出臺后的一周(4月19~25日),在監測的35個城市中,21個城市成交量環比下跌。一線城市成交量全線下跌,二線城市中杭州跌幅最大,環比下跌72.55%。此后的5~7月份,各地成交量繼續大幅下滑,但價格方面,除了個別新盤打著降價促銷的口號外,新房成交均價幾乎與此前持平,并沒有明顯回落。
不過,經過近4個月的政策消化之后,進入8月,4個一線城市均不同程度出現了輕微反彈的跡象。以北京為例,據中原地產統計,在房價漲幅連續3個月持平或小幅回落之后,7月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出現環比微漲(漲幅0.3%);成交量方面,8月上半月北京住宅市場(除經適房外)成交量為2339套,相比6月及7月同期數據均有明顯上漲,環比7月的2133套上漲了9.7%。
二手房的反彈則更為明顯。安居客統計數據顯示,二手房市場累積的購房需求已開始在7~8月份逐漸釋放,大多數城市的二手房價格也已出現回暖,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的跌幅相比前兩個月明顯縮小了很多,中西部城市如重慶、武漢、鄭州甚至出現了小幅上漲。
廣州重上11000元大關
在新政出臺4個月后,隨著開發商促銷力度的加大,購房者的抄底意欲與日俱增,廣州樓市出現了一波價量齊升的反彈,據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統計,8月上半月,廣州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32.5萬平方米,達7月全月的70%,成交均價更大幅反彈8%,重上11000元/平方米大關。
據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監測陽光家緣網簽數據顯示,8月1日~16日,廣州十區二縣市一手住宅成交面積為32.5萬平方米,已達到7月份46.3萬平方米的70%,成交套數為3177套,更達到7月3690套的86%,以此計算,8月份全市成交極有可能重上50萬平方米水平,成交出現明顯回暖。而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11102元/平方米,環比7月份大幅反彈近8%。
據統計,上周廣州(十區兩縣市)住宅共簽約1639套,簽約面積16.76萬平米,兩者環比分別增加7.26%和6.49%。從廣州各行政區域來看,增城成交量居首位,簽約480套;白云簽約量躍居第二,達255套;番禺成交量繼續居第三,簽約254套。
記者踩盤發現,簽約量居前的區縣市,由于均價較合理而帶動成交量,其中,位于番禺區某樓盤近日推出全新的組團,均價不足9000元/平方米,所推3棟約540套房源在開售首日賣出95%,成為新政以來首個“日光盤”。而增城某樓盤新推的200多套房子首日上午也售罄。
合富輝煌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表示,8月部分新開盤取得佳績的主要原因在于開發商采用“低開高走”的策略,開盤定價低于預期10%以上,刺激買家入場的欲望,加上經歷了新政出臺近4個月的觀察期,部分剛性需求買家入場意欲加大,造成不少8月新開盤取得“開門紅”。
剛性需求難抑陸續入市
新政出臺僅僅4個月,樓市就出現了反彈。在提高房貸首付門檻后,使二次置業者的貸款壓力增加不小,但仍然難以阻止他們入市。專家指出,政策主要在于“堵”需求,但在“疏”(增加市場供應)上卻做的不足。
滿堂紅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表示,近期樓市成交反彈是過去幾個月的需求積壓被激發的結果,在調控期間,樓市仍有一定量的成交,這也證明了市場上的需求并沒有完全被壓制下來。而連續幾個月的調控結果,也讓一批失去繼續觀望耐性的潛在買家陸續入市。
據記者了解,在近期成交中,以有剛性需求和改善需求的買家為主,此外,受通脹影響,大部分炒房的投資客并未撤離樓市,而是耐心等待政策調控探底的那天,會出現樓市反彈。廣東工業大學房地產高級經濟分析師申格聯告訴記者,近來各地樓市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跡象表明,2010年下半年出口繼續萎縮,投資進一步縮小,消費并沒有好轉。中央在祭出“史上最嚴厲的調控政策”后,得到的結果僅是財稅的減少和投資的萎縮,并沒有推動消費的提高,而且與房地產相關的產業鏈,特別是鋼鐵的庫存不斷增加,影響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和就業。
周峰進一步指出,房地產市場的價格是由供需兩方面來決定的,政府一再堅持以加大供應力度來抑制價格的上漲勢頭,但無論是經濟適用房,抑或是限價房、廉租房等,其所在地段都與大多數買家心目中的中心區域相差甚遠,且數量相對于潛在需求而言簡直是“杯水車薪”,潛在客戶寧愿在自己心儀的中心板塊繼續追捧對應的項目或物業,這便導致房價在需求沒有大幅減少的基礎上繼續保持高位態勢,甚至繼續上行。
專家聲音
出臺二次調控需謹慎
一邊是樓市抄底聲逐漸響起并帶來了近期成交量的顯著回升,一邊是二次調控的擔憂逐漸升級,并伴隨著政策加碼的跡象出現,這就是眼下的樓市。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工作座談會時再次強調,各地要繼續落實好國務院關于房地產調控的政策措施,切實增加住房有效供應,堅決抑制投機炒作行為。這是李克強8天內第二次提出堅決抑制房地產投機炒作行為。7月19日,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出席“2010中國市長論壇”時公開表示,“(調控)政策一旦放松,房價會強力反彈,調控政策毀于一旦,政府也會失信于民。”種種跡象表明,二次宏觀調控隱現。
廣東工業大學房地產高級經濟分析師申格聯認為,希望中央第二波調控要謹慎出臺,因為在房價上做功夫是治標不治本。目前出現的貧富兩極分化過大的局面,應該促使國家將房地產調控重點轉向打擊投機和支持改善性需求。接下來應該是新的房產稅政策出臺,通過稅收調節需求和供給,并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出臺與商品房捆綁的政策。
不過,滿堂紅研究部高級經理周峰則表示,就目前的大環境而言,第二波調控不會馬上出臺,畢竟近期國內經濟的增速開始放緩,一旦在此時再出臺更嚴厲的措施調控樓市,必定會給剛開始有“回暖”苗頭的市場造成致命打擊,內需也由此被壓制,國家不會在這個時候重蹈2008年的覆轍。
地產專家謝逸楓也認為,目前暫時不會出現第二波調控。今年經濟保“8”任務看來問題不大,經濟二次探底可能性也不高,所以中央政府對樓市的調控方向不會改變,出臺新的緊縮性政策也不大可能。據他預計下半年仍以現行的政策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