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家電并非絕對“節能”
市民要學會買節能家電更要學會用節能家電
如今,又到了家電銷售的旺季,隨著人們節能減排意識的增強,很多市民在購買家用電器時都會選擇節能產品。但是,是否標有“節能”的家電就真的“節能”呢?是否能效比越高的家電越省電呢?市民在選購及使用家電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做到真正節能呢?
市民盡量選購節能產品
10日,記者來到我市幾家大型家電賣場時發現,冰箱、空調、洗衣機、彩電等家電產品上都張貼有“能效標識”。據某商場家電部負責人講,各大空調、冰箱、洗衣機品牌的1級、2級高能效比機型占了絕對優勢,高能耗的傳統CRT電視則幾乎都被平板電視取代。現在廠家非常重視節能產品的開發和推廣,關心節能功效的市民現在也越來越多。
但是,較之節能家電備受熱捧的情況,一些節能飲水機、電磁爐、熱水器等小家電卻遭冷遇。據一家家電賣場人士透露,當前節能型小家電的銷售僅占兩三成,“一方面是節能小家電身價較高,比非節能型一般要貴50%以上,而國家又沒有出臺相關能效補貼優惠,不少市民認為不劃算。”
并非能效比越高越省電
現在已到了家電銷售旺季,幾乎各大廠家在促銷時,都會打出“節能”牌。但是,是否所有的節能產品都真正節能呢?某家電賣場的負責人表示,個別廠家由于在技術力量、資金實力等方面沒有優勢,會在“節能”熱中大打“擦邊球”,通過混淆概念等手段來迷惑消費者。
比如說,某些品牌稱有多項節能技術、節能理由等,但消費者不僅要看節能技術的數目,還要看是否有節能效果的實驗數據。同時,有的促銷員極力向消費者推薦節能1級產品,其實,能效比不是絕對的,并非最高節能級別的產品在日常生活中就最省電。比如,冰箱每日耗電量不但與電冰箱的有效容積有關,還與使用環境、門開啟的次數、內存物品的數量等諸多因素有關,并非由能效比完全說了算。
正確使用節能家電才能節能
購買了節能家電是否就能做到真正節能呢?這與市民平時的使用方法也有很大關系。目前,很多家庭中的家用電器都處于“待機耗能”狀態,即便處于關機狀態,只要電源插頭沒拔掉,多數家電也要耗電。
一般來說,冰箱應減少開關次數,縮短每次開門的時間;冰箱內貯存食物不宜過滿,食品之間及食品與箱壁之間應留有100毫米以上的空隙,以利冰箱內冷空氣對流,減少耗電。
空調在選購時要考慮最適合房間大小的匹數,1匹空調適合12平方米,1.5匹空調適合18平方米,2匹適合28平方米,2.5匹適合40平方米。夏季空調溫度設定在26℃到28℃,這是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更是實實在在地節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