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公司CEO張志勇:09年增長25.4% 還在路上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在中國市場經歷接連被耐克、阿迪等對手超越的尷尬后,李寧公司終于贏得了翻身的第一仗。為了這一目標,李寧付出了六年的時間。
張志勇比李寧小6歲,這或許是中國企業里最難得一見的18年恒久組合。很長時間以來,李寧本人已極少過問公司事務,這一次正式對外公布上述消息時,在公眾面前以及攝影師鏡頭里出現的依然是公司CEO張志勇。
絕地反擊
前不久,張志勇在香港向公眾及投資者公布李寧公司業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2009年公司銷售收入83.87億元,增長25.4%;凈利潤實現31%的增長,為9.45億元。
而另有數據顯示,2009年阿迪達斯在中國內地業務大幅下滑,銷售額約為70億元,位居第三;安踏營業額為58.75億元,位居第四;匹克營業額為30.95億元,暫居第五。冠軍仍是耐克,雖然具體數據不詳,專業人士分析,耐克和李寧的差距應該很小。
從1990年創建到今天,迎來整整20歲生日的李寧公司以及員工們收獲了另一番喜悅——李寧在本土超越了阿迪達斯。毫不懷疑,李寧本人以及張志勇肯定為此興奮不已。自1994年以來,李寧一直保持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領頭地位,但在2003年,李寧首次被耐克超過,2004年,其又被阿迪達斯甩在身后。
如今超越夢想實現了第一步,20年來,李寧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形成了系統的多品牌戰略的體育用品公司,除李寧品牌,在張志勇的操作下,公司還擁有了紅雙喜、Lotto、艾高、Z-Do和凱勝等品牌。
“去年,我們開了1000多家店”,在香港、美國等地召開投資者業績說明會后的張志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李寧還將開1000多家店從而超過8000家店,到2013年達到10000家。
臨危受命
今年42歲的張志勇出生于新疆,成長于上海。1987年,考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畢業后,進入某局機關部門工作。一年后,張志勇辭職,“我覺得那不適合我。”1992年加盟李寧,“當時,李寧還是一家很小的創業公司”,張志勇說,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文化的基因,你發現所有的人都有創造的夢想,都非常有激情,其實這些特質都是一個成功企業的基因所在。
兩年后,李寧公司開始快速成長,一直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保持最大份額。然而1997年,李寧開始了長達27個月銷售負增長的日子,身為財務主管的張志勇做出了大膽的決策——先做線下。“做線下的好處就是快,又很現實”,張志勇說,多開一個店,你就多一份收入,多一份收入,公司的財務就多一點,財務多一點,乘以百分比,對下一步的投入就多增加一部分。就是這樣的邏輯,2000年李寧有幾百家店,后來逐漸發展到幾千家,李寧業績回暖。
然而,2003年,一直領先市場的李寧首次被耐克超過,2004年,又被阿迪超越;與此同時,以安踏為代表的晉江草根企業也在崛起,把打敗李寧作為自己的階段夢想。
“你來做CEO吧”,2004年的一天,李寧跟張志勇這樣說。可這副擔子實在是太重!
“我們要制定明確的戰略”,經過一個星期深思后的張志勇決定接受重任。他提出,在中國,公司最大的壓力是沒有能力的積累,包括李寧在內,都是抓機會,“今天走一步,明天走一步,所以打不過人家。”只有明確了戰略目標,才可能根據它實現能力的持續積累。
張志勇向李寧承諾,就任CEO時要完成三個目標:一是為公司制定一個戰略;二是把李寧從一個人的公司變成一個組織、一個團隊的公司;三是培養一個接班人團隊。
瞄準王位
無論是已離開的,還是現在李寧公司的人都認為,李寧個性寬厚。事實上,這種性格并不適合經商,但是,當他找到了像張志勇這樣更有力量的人來成就自己夢想的事業時,李寧本人就很少過問公司事務了,即使是商業并購這樣的重大決策——“我只是一個程序作用”,李寧說。張志勇實際上就是李寧公司的經營決策人,之后, 他發起了對中國運動器械制造商紅雙喜的收購,并與意大利品牌Lotto訂立在中國20年的獨家特許經銷權。
“三大目標的初步實現是我作為CEO帶給公司的最大變化”,接受記者采訪時的張志勇透露,那年,李寧公司制訂了一項秘密的戰略計劃:要用15年時間在中國市場上超越耐克,重奪王位。
為了這一目標,張志勇說,目前,李寧公司已經在耐克美國總部不遠處設立了研發中心和自己的銷售店面。
為了這一目標,擁有一雙可愛兒女的張志勇甚至早就把目光放在了教育下一代身上了。作為父親,在兒子很小的時候,他就說服兒子只穿李寧品牌,還發動兒子去游說他那些以前只穿耐克和阿迪的同學,如果兒子能賣出一百元的李寧商品,兒子就可以從父親這里獲得20元錢的“回扣”。“我兒子從我手里應該賺了好幾千塊錢了吧。”說到這里,張志勇會心一笑。
“我們很清楚競爭環境的變化,”張志勇說,“這是一場馬拉松,既要講究技巧,還要有戰術,我們不能太落后,落到后面就趕不上了;但也不能跑得太前,否則你所有的精力都跑在前段,后面持續的能力就不夠。”
談李寧
李寧是一個寬容的老板
他是個寬容的老板,很少指責別人,更多的還是對你要求多一點,但表揚也不多。他很隨性,有時也不拘小節,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他不太愿意做非常公眾的事情,很少去演講、做論壇。但是他愿意在沒有攝像機的環境中,大家一起聊天、喝啤酒。
他非常有夢想,同時還讓周圍的人也感受到這份強烈的使命和夢想,讓你覺得身為李寧員工就不敢松懈下來。
對他來說財富不是問題,舒服一點多好啊,為什么還那么辛苦呢?但是他說:中國一定會有品牌成為國際品牌,我們就應該是其中的一個,這真的是需要用生命去付出的。他一直這么說,很長時間內,我不是很理解,覺得不就是做公司嘛,太夸張了。后來我才逐漸理解他作為世界冠軍的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也很自然地傳導給我——確實,做任何事情都要激情去做。
因為夢想,你要放棄非常多的東西,幾乎沒有更多的時間跟你的家人在一起。如果說是要成就什么名利,真的不是這樣,其實非常單純,就是機會選擇了我,我愿意為此去付出。
張志勇比李寧小6歲,這或許是中國企業里最難得一見的18年恒久組合。很長時間以來,李寧本人已極少過問公司事務,這一次正式對外公布上述消息時,在公眾面前以及攝影師鏡頭里出現的依然是公司CEO張志勇。
絕地反擊
前不久,張志勇在香港向公眾及投資者公布李寧公司業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環境下,2009年公司銷售收入83.87億元,增長25.4%;凈利潤實現31%的增長,為9.45億元。
而另有數據顯示,2009年阿迪達斯在中國內地業務大幅下滑,銷售額約為70億元,位居第三;安踏營業額為58.75億元,位居第四;匹克營業額為30.95億元,暫居第五。冠軍仍是耐克,雖然具體數據不詳,專業人士分析,耐克和李寧的差距應該很小。
從1990年創建到今天,迎來整整20歲生日的李寧公司以及員工們收獲了另一番喜悅——李寧在本土超越了阿迪達斯。毫不懷疑,李寧本人以及張志勇肯定為此興奮不已。自1994年以來,李寧一直保持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領頭地位,但在2003年,李寧首次被耐克超過,2004年,其又被阿迪達斯甩在身后。
如今超越夢想實現了第一步,20年來,李寧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形成了系統的多品牌戰略的體育用品公司,除李寧品牌,在張志勇的操作下,公司還擁有了紅雙喜、Lotto、艾高、Z-Do和凱勝等品牌。
“去年,我們開了1000多家店”,在香港、美國等地召開投資者業績說明會后的張志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李寧還將開1000多家店從而超過8000家店,到2013年達到10000家。
臨危受命
今年42歲的張志勇出生于新疆,成長于上海。1987年,考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畢業后,進入某局機關部門工作。一年后,張志勇辭職,“我覺得那不適合我。”1992年加盟李寧,“當時,李寧還是一家很小的創業公司”,張志勇說,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文化的基因,你發現所有的人都有創造的夢想,都非常有激情,其實這些特質都是一個成功企業的基因所在。
兩年后,李寧公司開始快速成長,一直在中國體育用品市場保持最大份額。然而1997年,李寧開始了長達27個月銷售負增長的日子,身為財務主管的張志勇做出了大膽的決策——先做線下。“做線下的好處就是快,又很現實”,張志勇說,多開一個店,你就多一份收入,多一份收入,公司的財務就多一點,財務多一點,乘以百分比,對下一步的投入就多增加一部分。就是這樣的邏輯,2000年李寧有幾百家店,后來逐漸發展到幾千家,李寧業績回暖。
然而,2003年,一直領先市場的李寧首次被耐克超過,2004年,又被阿迪超越;與此同時,以安踏為代表的晉江草根企業也在崛起,把打敗李寧作為自己的階段夢想。
“你來做CEO吧”,2004年的一天,李寧跟張志勇這樣說。可這副擔子實在是太重!
“我們要制定明確的戰略”,經過一個星期深思后的張志勇決定接受重任。他提出,在中國,公司最大的壓力是沒有能力的積累,包括李寧在內,都是抓機會,“今天走一步,明天走一步,所以打不過人家。”只有明確了戰略目標,才可能根據它實現能力的持續積累。
張志勇向李寧承諾,就任CEO時要完成三個目標:一是為公司制定一個戰略;二是把李寧從一個人的公司變成一個組織、一個團隊的公司;三是培養一個接班人團隊。
瞄準王位
無論是已離開的,還是現在李寧公司的人都認為,李寧個性寬厚。事實上,這種性格并不適合經商,但是,當他找到了像張志勇這樣更有力量的人來成就自己夢想的事業時,李寧本人就很少過問公司事務了,即使是商業并購這樣的重大決策——“我只是一個程序作用”,李寧說。張志勇實際上就是李寧公司的經營決策人,之后, 他發起了對中國運動器械制造商紅雙喜的收購,并與意大利品牌Lotto訂立在中國20年的獨家特許經銷權。
“三大目標的初步實現是我作為CEO帶給公司的最大變化”,接受記者采訪時的張志勇透露,那年,李寧公司制訂了一項秘密的戰略計劃:要用15年時間在中國市場上超越耐克,重奪王位。
為了這一目標,張志勇說,目前,李寧公司已經在耐克美國總部不遠處設立了研發中心和自己的銷售店面。
為了這一目標,擁有一雙可愛兒女的張志勇甚至早就把目光放在了教育下一代身上了。作為父親,在兒子很小的時候,他就說服兒子只穿李寧品牌,還發動兒子去游說他那些以前只穿耐克和阿迪的同學,如果兒子能賣出一百元的李寧商品,兒子就可以從父親這里獲得20元錢的“回扣”。“我兒子從我手里應該賺了好幾千塊錢了吧。”說到這里,張志勇會心一笑。
“我們很清楚競爭環境的變化,”張志勇說,“這是一場馬拉松,既要講究技巧,還要有戰術,我們不能太落后,落到后面就趕不上了;但也不能跑得太前,否則你所有的精力都跑在前段,后面持續的能力就不夠。”
談李寧
李寧是一個寬容的老板
他是個寬容的老板,很少指責別人,更多的還是對你要求多一點,但表揚也不多。他很隨性,有時也不拘小節,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他不太愿意做非常公眾的事情,很少去演講、做論壇。但是他愿意在沒有攝像機的環境中,大家一起聊天、喝啤酒。
他非常有夢想,同時還讓周圍的人也感受到這份強烈的使命和夢想,讓你覺得身為李寧員工就不敢松懈下來。
對他來說財富不是問題,舒服一點多好啊,為什么還那么辛苦呢?但是他說:中國一定會有品牌成為國際品牌,我們就應該是其中的一個,這真的是需要用生命去付出的。他一直這么說,很長時間內,我不是很理解,覺得不就是做公司嘛,太夸張了。后來我才逐漸理解他作為世界冠軍的一種強烈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也很自然地傳導給我——確實,做任何事情都要激情去做。
因為夢想,你要放棄非常多的東西,幾乎沒有更多的時間跟你的家人在一起。如果說是要成就什么名利,真的不是這樣,其實非常單純,就是機會選擇了我,我愿意為此去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