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護士之冤還是李志達之罪?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中國營銷傳播網
宋玉鋒
“小護士入嫁豪門”事件回顧
2003年12月10日,北京王府井飯店,一樁長達四年之久的婚姻協議終于秘密簽訂:歐萊雅集團正式收購小護士。
曾經的小護士掌門人李志達說:“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常被蓋保羅(歐萊雅集團中國總裁)的真誠所打動。后來我認識到,小護士這個品牌是屬于今天和未來的消費者的,而不是屬于哪個企業的。歐萊雅有跨國公司的運作經驗,對于如何推進小護士的發展,我們進行了多年的溝通。”
當時就有人擔憂:歐萊雅巨資收購小護士,就是為了消滅中國市場上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對此,歐萊雅中國公司公關部的相關人士語氣堅定地予以否定。并表示:“歐萊雅決不會消滅小護士這個品牌。從產品定位上說,小護士是其他品牌所不能取代的。”甚至,蓋保羅對李志達保證“絕對不會讓小護士消失”,并拿出了詳細的品牌發展計劃書,最終說服了李志達。
但事實呢?
從2003年到現在,整整五個年頭過去了,小護士也銷聲匿跡了,歐萊雅卻越來越火了。
為小護士痛心惋惜
1989年,李志達在深圳創辦麗斯達日化有限公司,開始從事化妝品的生產和銷售。從1997年開始,麗斯達公司推出小護士的品牌,大約3年時間,小護士就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2003年,小護士更是“一枝獨秀”,銷售收入達4000萬歐元,市場占有率近4.4%,并已在中國建立28萬個銷售點,在中國女性的品牌認知度為90%,號稱本土三大護膚品牌之一。這是一筆多么寶貴的財富。
通過收購小護士,歐萊雅在中國護膚品市場上的地位由第11名迅速提升至第2名,2004年,其銷售額更是從15億猛增到30億。
而小護士的命運呢?三年即名揚全國,但還不到四年,就銷聲匿跡。又一個民族品牌的消失,不能不讓我們感到痛心般的惋惜。
當初小護士與歐萊雅接觸之初,即有各種聲音和猜測,有人說小護士會步入美加凈后塵,歐萊雅看上的只是小護士的渠道網絡資源;也有人說歐萊雅可以給小護士帶來更為先進的管理和經驗,以及強大的資金實力,讓小護士取得更為長足的發展。
如果說當時爭論雙方觀點都尚可理解,難下定論的話,那么今天,似乎就可以蓋棺定論了,因為事實已經告訴了我們結果。
事實上,在收購小護士后的第二年,歐萊雅即大力、全新打造“新小護士”,但慘遭失敗,之后小護士便淡出紅塵,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這么一個擁有28萬個銷售網點,本土三大護膚品牌之一的小護士就這樣消失了,用了數十年之久樹立起的知名民族品牌,一年時間便沒了,正應了中國一句古話:上山一日,下山一時啊,而它的消失又怎能不讓人為之痛心惋惜呢?
小護士、羽西被歐萊雅收購,大寶被強生收購,娃哈哈也不再是中國人的娃哈哈,樂百氏早是別人的囊中之物,為何民族品牌都一一消失呢?其原因為何在?
小護士消失之原罪
對于小護士入嫁歐萊雅,有二種說法:一、是李志達的管理團隊出現了問題;二、小護士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尤其是在多品牌戰略擴張遇挫之后,資金瓶頸成了限制小護士發展的根本問題。
但筆者以為,無論是管理團隊出現問題,還是資金限制發展,這都只是表象問題,對于小護士錯嫁歐萊雅,導致小護士這一民族知名品牌最終消失,其根本原因在于:象李志達一樣的中國企業家思想的不成熟。
我們在為小護士這一國產品牌消失深感惋惜的同時,不得不深層次的去思索事件的原因。我們不能簡單的把這個事情的罪過歸罪于李志達一人之失,但卻絕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企業家不成熟的表現。
中國缺少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
朱熔基總理14年前在談形勢分析導向的方法時就說過:“我們現在最缺少的人才是能博古通今,既懂外國企業經營,又懂中國《孫子兵法》和《共產黨宣言》的企業家。”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縱觀整個事件的過程,從案例背后看出的是中國企業家的不成熟,如果說宗慶后當年出讓娃哈哈51%股權是對商標基本常識的不了解,那么今日小護士李志達因感動而單純的相信歐萊雅,恐怕就是對資本市場、商業認識的不清了吧?悲哉!
中國人人情觀念比較重,往往是重感情而輕商業原則,雖然有俗語說:親兄弟,明算帳,但真正到了事情面前,還是講感情的,能真正做到親兄弟明算帳的恐怕沒有幾個人。我們暫且不管李志達當年是為何最終同意出售小護士的,但就其講話而言,說是因蓋保羅的感動,就這一點而言,至少是不成熟的。
民族品牌自強之路思考
有人說,這是中國企業發展必須要交的學費,也有人說,這是前進路上和要付出的代價,但不管怎么說,我們都不得不為這些民族品牌的失去而感到痛心。
縱觀眾多民族品牌的缺失,無一不是在發展時期遇到了資金瓶頸問題而造成的。娃哈哈當年因49與51股權問題為今日埋下了禍根,小護士的轉嫁也是因企業發展遇到資金問題而不得已做出決擇,盡管在四年的周轉中還是盡量要求了更多,但依然未能改變小護士最終的命運。
昨日的已成定局,我們似乎無法從頭來過,但面向未來的思考,我們如遇到同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當今世界,經濟是一只無形的手,國與國的較量,不再是單純軍事實力的抗衡,經濟滲透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要發展,未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將更加重要,中國經濟將與世界經濟更加融為一體,那么,我們就不得不說:沒有民族品牌是根本不行的。
本人不敢妄自尊大的為未來中國民族品牌的發展一定下什么定論,也不能為民族品牌的壯大、長久一定支什么招,但在這里提出這個問題,以供更多的人參考和思索,我想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愿象美寶蓮、美加凈、熊貓、娃哈哈、小護士這樣的血的教訓不要再出現了,也愿我們在這些血的教訓基礎上能成長起更多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抗起振興中華、打造百年民族品牌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