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靈通退市 7000萬用戶如何順利轉網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小靈通才一毛錢一分鐘,多劃算便宜呀。”長期以來,小靈通憑借其高性價比受到消費者的“寵愛”,盡管飽受“落后技術”爭議。不過,現(xiàn)在所有爭議都將隨小靈通業(yè)務的“限時退市”而完結:2月3日工信部已下發(fā)文件要求小靈通1900~1920MHz頻段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以確保不對TD-SCDMA產生干擾。這意味著,政策要求小靈通要在3年內徹底退市轉網。
“3年后‘讓路’,到時我的小靈通和預存的話費怎么辦?”“既然說了要退,那業(yè)務服務是不是現(xiàn)在就都跟著‘退’了,有了問題該找誰?”“我還能不能新開戶入網?”在小靈通退市的消息公布后,網上引發(fā)各方爭議,不少在網小靈通用戶紛紛擔心自己會陷入到“三不管的境地”,“怎樣退市轉網”、“是否會有優(yōu)惠補貼”更是成為小靈通用戶后續(xù)轉網關注的焦點。
那么,“小靈通為何會演繹出這樣一條‘既有現(xiàn)在,又何必當初’的道路?”眾多網友又是怎樣看待、評價小靈通的“功與過”?現(xiàn)在“退市已定”,對現(xiàn)在的在網小靈通用戶又會產生什么影響?如何才能保證、安撫小靈通用戶自發(fā)轉網?
●小靈通興起的前世今生
“小靈通實質上是手機資費較高時代的產物。”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2000年就把手機改成單向收費,還會有小靈通么?”在當時移動通訊替代固話的大趨勢下,固網運營商苦于不能經營手機業(yè)務,便在政策“不鼓勵、不支持”的情況下做起了小靈通,業(yè)內存在這樣的觀點:小靈通是在沒有移動牌照的情況下策略性競爭的畸形產物。
小靈通作為一種通信手段,并不是中國的專利,衍生于日本的無線市話,簡稱PHS,洋名“PHS”不好記,非常貼切的“小靈通”便因此誕生。當年的“流動市話,讓固定電話移動起來”讓身陷困境中的固網運營商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數(shù)據(jù)顯示,在2006年初小靈通全球范圍內的用戶數(shù)量曾沖破1億的歷史峰值。但近兩年,小靈通這張“固話的移動牌照”風光不再,不得不面臨用戶流失的局面。到2009年2月,根據(jù)工信部的相關統(tǒng)計,小靈通用戶數(shù)已降至6893.1萬戶,跌破7000萬戶大關。
●小靈通退市“瑕瑜互現(xiàn)”
眾用戶反映“既愛又恨”
在近期某門戶網站關于小靈通退市的科技調查中,小靈通依然顯示了“不凡的人氣”,“表示不會主動放棄使用小靈通的”網友占所得4萬余張選票的83.19%,“小靈通品牌家喻戶曉、資費靈活、性價比高、更環(huán)保節(jié)能。”網友普遍如此評價小靈通。與此同時,有業(yè)內人士也表達類似觀點,“不僅在于資費、終端低廉,待機時間長、輻射度低也成為用戶看重的環(huán)保因素,此外,號碼短、容易記憶也是用戶不愿意放棄小靈通的主要原因。”
但是缺陷與優(yōu)勢同樣明顯。小靈通無法實現(xiàn)城市漫游,這就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同時網絡覆蓋不佳,一般僅限于市區(qū),信號較差。
面對“瑕瑜互現(xiàn)”的小靈通如今被“驅趕著退市”:有人依依不舍,有人坐等退市。
倒“退”派:“會一直用到退市”
“我用小靈通有四五年了,現(xiàn)在大牌手機、山寨機‘隨處可見’,可我暫時都還沒有‘更新’的打算,雖然有時信號是差些,但話費還是比手機便宜,就是便宜一點也是便宜啊。”家住北京城郊、現(xiàn)在剛在城里找到臨時工作的小剛說到小靈通退市五味雜塵,“怎么也比公用電話方便、比手機便宜呀,一下子就‘退市倒計時’,感情上真挺難割舍的,我會一直用到退市前。”
“我現(xiàn)在懷孕4個月了,平時愛煲電話粥,可手機輻射大,所以老公特意給我配了個小靈通,和家里電話綁定,平時小區(qū)里、公園里散步接聽都挺好的,還環(huán)保,之后也會一直用下去吧。”李女士認定小靈通是“現(xiàn)在”的好幫手。
挺“退”派:“拜托他趕緊換掉小靈通”
“我的一個朋友對小靈通‘情有獨鐘’,平時在北京找他就特別難,信號時有時無的,要不就是轉到‘小秘書’,他要是去外地就甭想找到他人了,特耽誤事,總說讓他‘更新’,現(xiàn)在不得不換了,拜托他趕緊換掉小靈通吧。”白領王小姐提到朋友的小靈通就抱怨連連。
“我原來經常出差,到了其他城市,甚至就在相鄰城市,我的小靈通就是沒法用。所以自然而然我身上就帶了兩個通訊工具,一部是小靈通,一部是手機,可想而知多么麻煩,難道也要換個山寨的雙模手機?”原先的小靈通用戶老汪在2007年初已經退網。
目前北京有近70萬的在網小靈通用戶,而普通用戶不會去主動了解小靈通因占用1900-1920MHz頻段而讓路于3G所做出的轉網犧牲,既然現(xiàn)在“大勢已定”,只會積極關心到底小靈通的“3年后限時出局”會使自己的切身使用受到哪些影響。一旦退網,目前在網的小靈通用戶就要面對手機的通信資費、手機終端以及一系列的退市轉網方式,在幫助用戶分析、比較了目前小靈通資費、終端、技術以及轉網等幾個問題后,退市的影響大小每個小靈通用戶心中自有一本明細賬。
●資費優(yōu)勢逐漸淡化
終端低廉不再唯一
小靈通退市,則其靈活的話費和單向收費都將遠去。而近年來,移動通信資費和前幾年相比開始大幅降低,很多話費套餐已經接近小靈通的程度,并且在套餐的包涵內實現(xiàn)了單向收費,也就是說,小靈通的資費優(yōu)勢逐漸趨于平緩,而一旦小靈通退市移動通訊資費就上漲則是更加不可能。
小靈通退市,更換手機是必然,而這會不會徒然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呢?一般而言,用戶使用手機的平均年限是3年,而差不多在兩年前,小靈通終端的生產已經基本萎縮,絕大部分小靈通用戶都是兩年前的老用戶,就是說部分小靈通終端也到了“榮譽退休”的年限了。而且現(xiàn)在手機選擇多樣,小靈通終端的價格不再“唯一低廉”。
技術上,在前有GSM、CDMA,后有3G的情形下,小靈通猶如“前后夾擊”。小靈通在使用上最大的困擾就是不能漫游和信號不穩(wěn)定,當用戶在使用體驗上感覺受限制、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的時候,用戶就會選擇放棄或另覓他法。
●轉網方式成為焦點
運營商表態(tài):繼續(xù)維護,平滑轉網
“屆時辦理退網的電信和聯(lián)通網點是否‘夠多’,手續(xù)是否‘簡化’?”“以往我用小靈通,都是預存話費,如果到了必須退網的時間,小靈通里的話費又該如何處理?不會直接被‘飛’了吧,這是我最擔心的。”“我沒打算立刻就換,可運營商一邊‘退’一邊‘維’,還會不會繼續(xù)管我們的服務?”“不知道轉網運營商會不會有優(yōu)惠補貼出來,或者直接升級是最簡單不過的了。”
一句“退網”看似輕松,如何辦理可并不簡單。眾多在網小靈通用戶向記者反饋他們的“擔憂”,如果不能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將會給小靈通用戶增添不少麻煩。
對于退網前的小靈通如何安排,運營商均表示,會盡力做好轉網工作,平滑過渡。中國聯(lián)通表示:目前組織用戶轉網政策還沒有出臺,待相關部門發(fā)布一些后續(xù)政策后才可以制定退網方案,清頻轉網不會影響現(xiàn)階段在網小靈通用戶。中國電信也表示:會切實維護在網小靈通用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