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限了什么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近日兩則新聞相映成趣:一是傳平安馬明哲自愿放棄2008年全部年薪,顯示與員工共度時艱之決心;二是因貪污被判無期徒刑的褚時健,保外就醫后承包果園,再次成為媒體焦點。據褚時健當年辯護律師計算:褚時健任職“紅塔”期間,紅塔創造利稅800億元,而褚時健17年總計收入不超過80萬元。褚時健在將要失去簽字權時,內心十分不平衡,故私分公款300多萬美元,舉國上下,一片嘩然。褚時健讓政府看到了國企激勵和考核機制的弊端,據報道,褚時健的繼任者年薪已超過褚時健17年的總收入。自那時起,國企改革節節勝利,國企效益大幅增長,激勵提高與效益增長進入了良性循環。
自利為人之天性,利他是人之覺悟。國企今日之成就與政府領導者按照市場經濟分配原則做事,細察人性需求相關。想當年,戰國紛爭,秦國窮弱,秦孝公即位時,秦國已面臨被六國瓜分之慘景。“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孝公廣發《求賢令》,愿與賢才共享秦國。衛國人商秧被重用,大力推行新法,講求“法治”,其權與國君無二,秦孝公不以為忤,還厚賜土地,秦國由此強盛。可見,得一人,便可興邦。得人者,其功力在于得人心。未得其心,只得其形,終將廢事。
奧巴馬新政“限薪”,規定接受政府救援的公司,高管薪水不得超過50萬美元。此令一出,一些專家當即表示,中國政府也該出“限薪令”,應限制國企高管年薪不得超過50萬人民幣。抱怨國企高管高薪的喧囂久矣,抱怨者心結有三:一、國企所有權屬于全體國民。目前,國民收入很低,國企高管緣何高薪?二、大國企大都靠壟斷資源發展,出業績是天時地利,與人才能力無關,不該高薪。三、應選覺悟高者任國企領導,不給高薪也應努力。
奧巴馬“限薪”,是因為不愿給那些失敗了的高管們高額回報,此情緒在情理之中,功者獎,敗者罰,功過分明才讓人心平衡。但輿論鼓動中國政府限薪,豈不是視所有國企領導者為失敗者?中國經濟圖謀大發展,國企是主力軍,國企現大都成為公眾公司,對國企高管激勵、考核能力需年年提升,才能不斷吸引賢才,淘汰庸者。抱怨者的心結是誤讀國企,其根本是漠視人才的作用與人心的需求。以“覺悟”壓抑天性,其“限薪”偏見必傷人心。我們追求競爭市場化,便不能再搞薪酬平均化。
如果媒體不能實事求是,一味逢迎此論,那么極可能斷送這兩年國企人才輩出的好光景。2007年平安獲巨利,馬明哲稅前獎金6132萬人民幣。2008年,平安投資富通巨虧,馬明哲分文未拿。這種獎罰分明的機制如果能成為國企堅持不懈的分配原則,那么,中國人均GDP與強國相差20倍的差距,便可大步縮短。
商秧變法成功,“根在民心,魂在朝野”。重讀商秧,感嘆的是秦孝公之胸懷與擔當。
自利為人之天性,利他是人之覺悟。國企今日之成就與政府領導者按照市場經濟分配原則做事,細察人性需求相關。想當年,戰國紛爭,秦國窮弱,秦孝公即位時,秦國已面臨被六國瓜分之慘景。“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孝公廣發《求賢令》,愿與賢才共享秦國。衛國人商秧被重用,大力推行新法,講求“法治”,其權與國君無二,秦孝公不以為忤,還厚賜土地,秦國由此強盛。可見,得一人,便可興邦。得人者,其功力在于得人心。未得其心,只得其形,終將廢事。
奧巴馬新政“限薪”,規定接受政府救援的公司,高管薪水不得超過50萬美元。此令一出,一些專家當即表示,中國政府也該出“限薪令”,應限制國企高管年薪不得超過50萬人民幣。抱怨國企高管高薪的喧囂久矣,抱怨者心結有三:一、國企所有權屬于全體國民。目前,國民收入很低,國企高管緣何高薪?二、大國企大都靠壟斷資源發展,出業績是天時地利,與人才能力無關,不該高薪。三、應選覺悟高者任國企領導,不給高薪也應努力。
奧巴馬“限薪”,是因為不愿給那些失敗了的高管們高額回報,此情緒在情理之中,功者獎,敗者罰,功過分明才讓人心平衡。但輿論鼓動中國政府限薪,豈不是視所有國企領導者為失敗者?中國經濟圖謀大發展,國企是主力軍,國企現大都成為公眾公司,對國企高管激勵、考核能力需年年提升,才能不斷吸引賢才,淘汰庸者。抱怨者的心結是誤讀國企,其根本是漠視人才的作用與人心的需求。以“覺悟”壓抑天性,其“限薪”偏見必傷人心。我們追求競爭市場化,便不能再搞薪酬平均化。
如果媒體不能實事求是,一味逢迎此論,那么極可能斷送這兩年國企人才輩出的好光景。2007年平安獲巨利,馬明哲稅前獎金6132萬人民幣。2008年,平安投資富通巨虧,馬明哲分文未拿。這種獎罰分明的機制如果能成為國企堅持不懈的分配原則,那么,中國人均GDP與強國相差20倍的差距,便可大步縮短。
商秧變法成功,“根在民心,魂在朝野”。重讀商秧,感嘆的是秦孝公之胸懷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