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
(本文轉載自網絡,僅供內部學習參考)
要發現你的優勢,唯一的方法就是回饋分析法。每當你做重要決定或采取重要行動時,寫下你期望發生的事情。9或12個月以后,將實際結果與你的期望做對比。這種方法我已經用了15~20年了,而且每次我這么做的時候,都會有意外的收獲。
我是如何做事的?
奇怪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另外,我們當中的多數人甚至不知道,不同的人工作和做事的方式是不同的。太多人在用不適合自己的方式工作,這當然就容易導致無所作為。對知識型工作者而言,“我是如何做事的”這個問題可能比“我的優勢是什么”更為重要。
首先要清楚,你是閱讀型還是傾聽型。
很少有人知道,我們在解讀信息時,有閱讀型和傾聽型之分。既是閱讀型又是傾聽型的人非常罕見,而知道自己屬于哪種類型的人就更少了。但有一些例子表明,這種無知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其次,要了解一個人的做事方式,還需要弄清一點,即要知道這個人的學習方式。
縱觀世界各地的學校,它們在辦學時都遵循這樣一種思路:只存在一種正確的學習方式,而且這種方式適用于所有人。但是,對于學習方式跟別人不太一樣的學生而言,被迫按照學校所教的方式學習簡直就像下地獄。事實上,學習方式很可能有六七種之多。
值得一再強調的是:別試圖改變你自己——你不可能做到。但你得努力去改進你的做事方式。還有,不要嘗試那些你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
我的價值觀是什么?
為了實現自我管理,最后你還必須問問:我的價值觀是什么?這不是一個道德方面的問題。道德標準對所有人應該都一樣,而且道德的測試方法很簡單,我把它稱作“鏡子測試”。
我歸屬何方?
少數人很早就知道自己將歸屬何方,比如說數學家、音樂家、廚師,他們通常在四五歲時就顯現出了自己的職業天賦。醫生往往在青少年時代乃至更早的時候就立下了事業夢想。但是大多數人,尤其是天資好的人,并不完全清楚自己將何去何從,一般都是直到25歲以后才有頭緒。不過,此時他們應該弄清楚以下三個問題的答案:我的優勢是什么?我的做事方式是怎樣的?還有,我的價值觀是什么?然后他們就能夠決定自己的事業歸屬,并且也應該做出這一決定。
我能貢獻什么?
縱觀人類進程,大部分人從來不需要問:我能貢獻什么?他們按照別人的要求做出貢獻,而他們的任務要么取決于工作本身(例如農民或工匠),要么取決于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命令(例如家仆)。以前的人們一直認為,大多數人理應做唯命是從的下屬。即便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時新出現的知識型工作者(即“公司人”)仍指望公司的人事部門會為他們規劃個人職業生涯。
自我管理中面臨的挑戰看上去比較明顯,甚至非常基本,其答案可能不言自明,甚至近乎幼稚。但是,自我管理需要個人,尤其是知識工作者,做出以前從未做過的事情。實際上,自我管理需要每一個知識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動上都要成為自己的首席執行官。
欲了解最新資訊請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大勢管理微信公眾號,如需了解培訓、拓展、咨詢等內容請移步成都企業培訓機構或電話聯系我們,歡迎來電028-85223358、58220538現已開通大勢商學院在線培訓,如需試聽課程,請點擊大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