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彩電集體報憂——業內巨頭開始布局新增長點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今年上半年,平板電視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各大彩電廠商的盈利增長受到影響。(片) 張小禹 攝
最近一段時間,各上市公司頻頻發布中期業績報告,海信電器、TCL、康佳等彩電巨頭也不例外。細讀中期業績報告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彩電零售量不太理想,盈利也出現下滑。“經過兩輪大的行業洗牌,國內彩電行業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只有真正戰略正確的企業才能成為彩電業的贏家。”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認為。
彩電業利潤走低
最近,家電巨頭紛紛公布半年報,彩電業務利潤下滑。
四川長虹實現營收186億元,同比增長40%,凈利潤4063萬元,同比增長35.24%。而彩電業務的營業利潤率仍較低,四川長虹電視業務營收61億元,營業利潤率為14.86%,同比下滑1.55%。
TCL多媒體在香港公布的201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TCL多媒體實現銷售收入122.41億港幣,同比增長7.5%,但由于國內彩電行業的增長預測未達預期而導致前期庫存增高等因素,導致報告期內公司虧損3.34億港元,以致掌門人于廣輝離職。
深康佳A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共實現銷售收入79.40億元,同比增長53.52%;實現凈利潤5088.75萬元,同比下降36.63%。資料顯示,2009年上半年,深康佳共實現銷售收入51.72億元;實現凈利潤8030.20萬元。
海信電器上半年收入94.9億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2.47億業內認為收入增速低于預期。
平板電視價格戰拖累
2009年,國產彩電利用金融危機中上游液晶面板價格回調以及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帶來的爆發性增長,取得了近年來最好業績。基于2009年的大好銷售勢頭,海信、創維、TCL、康佳、長虹、海爾等國內彩電制造商對2010年國內市場做出了非常樂觀的預測。業內估計,今年的銷售量能達到4500萬臺。
事態的發展出人意料,據奧維咨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彩電零售量僅為1949萬臺,且與2009年下半年相比,彩電需求增速放緩。奧維咨詢分析原因認為:市場已進入穩定成長期;彩電保有量速增,用戶購買需求由普及型進入改善型;房地產和股市不景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家電消費;家電下鄉政策對農村市場的拉動作用開始呈現邊際效應遞減趨勢。
今年上半年,各大外資彩電品牌普遍采取降價措施,平板電視的價格戰愈演愈烈。為了爭奪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尤其是當下LCD產品向LED升級已成大勢所趨,內、外資彩電品牌均大量清理LCD產品庫存,引發LCD產品的價格戰。今年二季度,外資品牌在終端市場發起規模空前的降價潮,整個平板電視的產品毛利率被速拉低。據了解,受降價潮影響,包括康佳、海信、TCL、長虹等在內的國產品牌上半年利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
未來是3D還是互聯網?
在眾多彩電商爭搶LED純平電視蛋糕的時候,國內國外的彩電巨頭們已經將目光瞄準了未來,并開始布局。下一個彩電爆發增長點是什么?是3D電視?還是互聯網電視?眾多彩電廠商已經做好了技術準備。
3D電影的成功使得許多人看好3D電視的未來。目前,三星、松下、夏普、LG、索尼、海信、創維、海爾、長虹、TCL等都開發了3D電視。專家預計,3D電視將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高科技產品之一,2010年全球3D立體電視消費會增至620萬臺左右,2013年增至1560萬臺,到2018年全球立體電視的出貨量可望達到6400萬臺。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作為電視技術革命性的升級,3D電視符合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影像體驗需求,但作為一項新興的創新技術產品,3D電視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3D內容相對匱乏等挑戰。
當其他電視廠家僅把3D電視當作戰略產品做樣機展示時,三星的3D電視已經實現在蘇寧、國美等終端賣場銷售。作為吃螃蟹者,盈利狀況如何是媒體關注的重點。面對記者的追問,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AV營業部總監李家輝介紹,有否3D功能的電視,三星的價格相差不大,目前3D電視與普通電視利潤相當。
此外,三網融合使得許多彩電巨頭看好互聯網電視,TCL、創維等電視巨頭也已經做好了互聯網電視的準備工作。但互聯網電視如何監管、商業模式、技術風險等問題讓一批彩電巨頭放慢了腳步。
“我們不預測市場,我們緊跟市場。”近日在采訪時,一彩電業上市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戰略正確成為贏家,目前企業盡量不去做首個“吃螃蟹的人”,而會緊跟市場,目前企業已做好產業升級的準備,將繼續優化、鞏固國內市場的渠道布局。
最近一段時間,各上市公司頻頻發布中期業績報告,海信電器、TCL、康佳等彩電巨頭也不例外。細讀中期業績報告不難發現,今年上半年彩電零售量不太理想,盈利也出現下滑。“經過兩輪大的行業洗牌,國內彩電行業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只有真正戰略正確的企業才能成為彩電業的贏家。”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認為。
彩電業利潤走低
最近,家電巨頭紛紛公布半年報,彩電業務利潤下滑。
四川長虹實現營收186億元,同比增長40%,凈利潤4063萬元,同比增長35.24%。而彩電業務的營業利潤率仍較低,四川長虹電視業務營收61億元,營業利潤率為14.86%,同比下滑1.55%。
TCL多媒體在香港公布的201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TCL多媒體實現銷售收入122.41億港幣,同比增長7.5%,但由于國內彩電行業的增長預測未達預期而導致前期庫存增高等因素,導致報告期內公司虧損3.34億港元,以致掌門人于廣輝離職。
深康佳A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共實現銷售收入79.40億元,同比增長53.52%;實現凈利潤5088.75萬元,同比下降36.63%。資料顯示,2009年上半年,深康佳共實現銷售收入51.72億元;實現凈利潤8030.20萬元。
海信電器上半年收入94.9億元,同比增長27%,凈利潤2.47億業內認為收入增速低于預期。
平板電視價格戰拖累
2009年,國產彩電利用金融危機中上游液晶面板價格回調以及家電下鄉、以舊換新帶來的爆發性增長,取得了近年來最好業績。基于2009年的大好銷售勢頭,海信、創維、TCL、康佳、長虹、海爾等國內彩電制造商對2010年國內市場做出了非常樂觀的預測。業內估計,今年的銷售量能達到4500萬臺。
事態的發展出人意料,據奧維咨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彩電零售量僅為1949萬臺,且與2009年下半年相比,彩電需求增速放緩。奧維咨詢分析原因認為:市場已進入穩定成長期;彩電保有量速增,用戶購買需求由普及型進入改善型;房地產和股市不景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城市家電消費;家電下鄉政策對農村市場的拉動作用開始呈現邊際效應遞減趨勢。
今年上半年,各大外資彩電品牌普遍采取降價措施,平板電視的價格戰愈演愈烈。為了爭奪平板電視的市場份額,尤其是當下LCD產品向LED升級已成大勢所趨,內、外資彩電品牌均大量清理LCD產品庫存,引發LCD產品的價格戰。今年二季度,外資品牌在終端市場發起規模空前的降價潮,整個平板電視的產品毛利率被速拉低。據了解,受降價潮影響,包括康佳、海信、TCL、長虹等在內的國產品牌上半年利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
未來是3D還是互聯網?
在眾多彩電商爭搶LED純平電視蛋糕的時候,國內國外的彩電巨頭們已經將目光瞄準了未來,并開始布局。下一個彩電爆發增長點是什么?是3D電視?還是互聯網電視?眾多彩電廠商已經做好了技術準備。
3D電影的成功使得許多人看好3D電視的未來。目前,三星、松下、夏普、LG、索尼、海信、創維、海爾、長虹、TCL等都開發了3D電視。專家預計,3D電視將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速的高科技產品之一,2010年全球3D立體電視消費會增至620萬臺左右,2013年增至1560萬臺,到2018年全球立體電視的出貨量可望達到6400萬臺。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作為電視技術革命性的升級,3D電視符合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影像體驗需求,但作為一項新興的創新技術產品,3D電視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3D內容相對匱乏等挑戰。
當其他電視廠家僅把3D電視當作戰略產品做樣機展示時,三星的3D電視已經實現在蘇寧、國美等終端賣場銷售。作為吃螃蟹者,盈利狀況如何是媒體關注的重點。面對記者的追問,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AV營業部總監李家輝介紹,有否3D功能的電視,三星的價格相差不大,目前3D電視與普通電視利潤相當。
此外,三網融合使得許多彩電巨頭看好互聯網電視,TCL、創維等電視巨頭也已經做好了互聯網電視的準備工作。但互聯網電視如何監管、商業模式、技術風險等問題讓一批彩電巨頭放慢了腳步。
“我們不預測市場,我們緊跟市場。”近日在采訪時,一彩電業上市公司負責人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戰略正確成為贏家,目前企業盡量不去做首個“吃螃蟹的人”,而會緊跟市場,目前企業已做好產業升級的準備,將繼續優化、鞏固國內市場的渠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