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家電業年末盤點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2010年即將過去,2010年的一切都將成為浮云。在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的日子里,在揮汗如雨的時刻,讓2010年家電行業熱門詞、2010年讓我們心動的產品再次給力地飄過……
[熱門詞]
政策給力 經歷了2009年國家刺激家電業發展政策頻頻出臺的熱鬧勁后,直到2010年家電企業才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好處。家電下鄉政策為美的、TCL、長虹、四季沐歌等一線大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激發了城市家電的更新換代,還受到了城市家電零售商們的熱捧。節能惠民從空調到電機,極大地刺激了生產企業生產銷售節能產品的熱情,也拉動了市場消費。政策給力成為2010年家電企業發展的最大資本,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政策退出后家電企業持續發展問題的擔憂。
高端轉型 都說人往高處走,家電市場在這一年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大批國內大中型企業紛紛轉戰高端市場,引發了變頻空調、豪華冰箱、LED液晶電視、變頻微波爐、無網豆漿機、智能電飯煲等全系列家電的升級,不斷擠壓此前一直被外資企業占據的“高利潤”市場。高端轉型的背后,除了大企業快速崛起和強大外,還得益于近年來中國家電產業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的快速提升。
高端轉型除了為企業帶來經營利潤和業績的顯著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在高端背后,除了高價格,還應該有更新技術的支撐。
變頻普及 作為一種能為家電帶來節能、舒適效果的控制技術,家電的變頻化趨勢在今年得到了全面應用。除了變頻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已突破30%,今年以來變頻洗衣機、變頻微波爐、變頻冰箱等產品也紛紛發力,成為企業轉戰高端市場的助跑器。變頻化的背后,是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大限逼近,也是企業在積極探索“以技術手段謀求產品升級”的產業路徑開啟。
變頻普及不僅為家電產業發展注入了技術創新的元素,也全面推動了國內企業在高端家電競爭中的話語權。
平板升級 LED、3D、智能互聯網等一系列新品層出不窮的背后,正是近年來在全球平板化浪潮推動下,當傳統家電產業遭遇了IT信息化融合后,技術更新和產品換代陡然加速的結果。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新興市場地位愈發凸顯,這也加速國內彩電企業構建全球市場話語權力量的形成。平板升級將此前的彩電產業升級周期由30年縮短到10年、5年,正向18個月進軍。
在這一系列產業升級的背后,是產業發展界限越來越小、產業融合以加速度趨勢下造就的。今年的平板升級只是“練兵”,未來將面向“全球大戰”新考驗。
白強黑弱 白電的強勢不僅體現在企業的經營利潤上,包括在全產業鏈布局、海外市場擴張、大企業群崛起等幾個顯著要素上,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為主業的白電產業均取得了顯著發展。而以“彩電數碼音響”為代表的黑電產業,則面臨著上游核心部件缺失、產業發展控制力弱、國際化擴張未展開等弱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黑電仍將弱于白電的發展。
白強黑弱所揭露的問題,反映的正是我國家電業長期發展以來存在的“全產業鏈架構不完整”的歷史性弊端,突圍的方向除了夯實內功,還需要時間。
節能門檻 隨著彩電、微波爐兩類產品在今年年底被套上“能效標識”的緊箍咒后,現階段市場上所熱銷的大小家電基本上都被納入“能效標識管理”體系中,均強制實施了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的最低能效門檻。不過,對于眾多家電企業而言,能效門檻解決了產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問題,而節能能效門檻卻是很多企業從規模邁向規模化利潤的必經之路。
節能門檻不僅體現了國家對于家電產品能效水平提升的戰略決心,也成為在市場競爭中區分企業綜合實力與規模的“試金棒”。
產能擴張 在經歷了前十年的規模擴張、全國性跑馬圈地后,今年以來,TCL、美的、格力、志高、奧克斯、康佳、長虹、蘇寧等企業廠商再度掀起了一場以資本市場為后盾、以轉戰高端市場為目標、以完善全國工業園布局,搭建生產、物流、研發中心為主體的新性戰略擴張。
產能擴張的目標是為了解決生產不足的問題,而通過近年來的市場洗牌與重組后,中國家電業的“產能過剩與產能不足”矛盾再度彰顯,大企業產能不足、中小企業產能過剩再度折射出“品牌剩者為王”的鐵律。
[讓我們心動的產品]
iPhone 4 iPhone 4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iPhone,在預購日的頭一天預訂的用戶就撐爆了AT&T在線訂購服務器。而那些iPhone迷們更是在發售日前的一周就開始在蘋果專賣店門前排隊。
當然,這與iPhone 4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iPhone有著直接的關系。強大的A4處理器,超炫的Retina高分屏,全新的前置攝像頭和500萬主攝像頭以及創新的玻璃外殼工業設計等這些激動人心的新特質讓iPhone 4毫無爭議的成為迄今為止最為出色的手機。
iPad 它是裝在襪子里的圣誕禮物,它是出版業的救星,它是自視甚高的高管必需的配飾。人們很難忽視平板電腦,也無法忽視今年最終讓平板電腦取得成功的那家公司——蘋果(Apple)。從今年4月發布之日起,到新年前夜,蘋果的iPad銷量將達到1400萬部,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發布最為成功的產品(iPod達到同等銷量花了3年多)。但除了對蘋果股價的直接影響,iPad的問世還標志著一個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個趨勢——趨同性——達到了頂點。
3D電視 隨著有史以來制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在2009年的全球熱映,3D電視、3D電腦等許多3D電影的衍生產品也相繼出現。
根據iSuppli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10年全球3D電視的銷量將達到420萬臺,2011年的銷量將達到1290萬臺,2012年將達到2740萬臺。
超低能耗空調 空調行業龍頭老大格力電器以尖端科技融合藝術靈感,推出U系列超薄分體空調,不僅突破了“能效極致”——季節能效比達到4.85,而且機身比傳統空調薄了1/3,厚度只有15.3厘米,是中國空調史上最薄的機型,被業內人士譽為“突破傳統的時代杰作”,一經推出就搶占了市場制高點。業內人士表示,格力U系列將開啟空調科技時代,引領空調“超薄化”的新風尚。
單電相機 單電相機,全稱單鏡頭電子取景數碼相機。它通過高素質鏡頭群以及組件的支持,實現了比準專業DC更出色的畫質,同時,兼具DC的強大的功能可拓展性,比如藝術濾鏡、高清視頻等功能。
在今年EVIL相機也就是單電相機逐漸備受關注,而各個廠家也紛紛的響應開來。目前為止,市場已經有11款單電相機,分布在索尼、松下、奧林巴斯、理光、三星,五大品牌中。(葉 子)
[大事件]
千億元美的 在中國家電大企業俱樂部中,美的是繼海爾后第二個實現年銷售收入破千億元的企業,但這絕不是最后一家。未來幾年,長虹、TCL、海信科龍、康佳等企業均有望躋身千億元俱樂部,見證中國家電在全球業的強大與崛起。
千億元美的經歷了10年的積累與發展,而2000億美的則希望在未來5年內變成現實,這不僅考驗著美的擴張速度和整合實力,更直接考量了中國家電業整體實力和話語權的增長。
國美內戰 黃光裕與陳曉,曾經的對頭,后來的伙伴,現在的對手。今年以來,圍繞“國美未來發展方向和擴張模式”等核心內容,國美最大股東與國美現任董事會主席之間展開了一場長達5個多月的爭奪戰,上演了一場頗有“懸念和內容”的無間道。
國美內戰看似老板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戰斗,實際上則是兩位老板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增長模式上的控制權爭奪。
家電網購 無法忽視的是,隨著國美電器收購原庫巴商城,蘇寧電器強勢推出易購商城,京東商城自爆被兩大傳統家電零售巨頭封殺,還有新七天電器網、飛虎樂購、郵樂網、卓越網等一批網上商城開通家電零售業務,均傳遞著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網上銷售渠道,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面崛起。
雖然現階段網購渠道在家電企業的銷售體系中占比還很小,雖然網上虛擬店的發展仍離不開網下實體店的支撐,雖然網購渠道在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欠缺,但家電業的網購時代已經全面開啟。
家電網購是趨勢,卻未成主流,對于眾多的國內家電企業而言,保持關注還是快速跟進卻是一道新命題。
[熱門詞]
政策給力 經歷了2009年國家刺激家電業發展政策頻頻出臺的熱鬧勁后,直到2010年家電企業才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好處。家電下鄉政策為美的、TCL、長虹、四季沐歌等一線大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激發了城市家電的更新換代,還受到了城市家電零售商們的熱捧。節能惠民從空調到電機,極大地刺激了生產企業生產銷售節能產品的熱情,也拉動了市場消費。政策給力成為2010年家電企業發展的最大資本,也引發了人們對于政策退出后家電企業持續發展問題的擔憂。
高端轉型 都說人往高處走,家電市場在這一年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大批國內大中型企業紛紛轉戰高端市場,引發了變頻空調、豪華冰箱、LED液晶電視、變頻微波爐、無網豆漿機、智能電飯煲等全系列家電的升級,不斷擠壓此前一直被外資企業占據的“高利潤”市場。高端轉型的背后,除了大企業快速崛起和強大外,還得益于近年來中國家電產業技術創新和研發能力的快速提升。
高端轉型除了為企業帶來經營利潤和業績的顯著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在高端背后,除了高價格,還應該有更新技術的支撐。
變頻普及 作為一種能為家電帶來節能、舒適效果的控制技術,家電的變頻化趨勢在今年得到了全面應用。除了變頻空調的市場占有率已突破30%,今年以來變頻洗衣機、變頻微波爐、變頻冰箱等產品也紛紛發力,成為企業轉戰高端市場的助跑器。變頻化的背后,是國家“節能減排”目標的大限逼近,也是企業在積極探索“以技術手段謀求產品升級”的產業路徑開啟。
變頻普及不僅為家電產業發展注入了技術創新的元素,也全面推動了國內企業在高端家電競爭中的話語權。
平板升級 LED、3D、智能互聯網等一系列新品層出不窮的背后,正是近年來在全球平板化浪潮推動下,當傳統家電產業遭遇了IT信息化融合后,技術更新和產品換代陡然加速的結果。在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新興市場地位愈發凸顯,這也加速國內彩電企業構建全球市場話語權力量的形成。平板升級將此前的彩電產業升級周期由30年縮短到10年、5年,正向18個月進軍。
在這一系列產業升級的背后,是產業發展界限越來越小、產業融合以加速度趨勢下造就的。今年的平板升級只是“練兵”,未來將面向“全球大戰”新考驗。
白強黑弱 白電的強勢不僅體現在企業的經營利潤上,包括在全產業鏈布局、海外市場擴張、大企業群崛起等幾個顯著要素上,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為主業的白電產業均取得了顯著發展。而以“彩電數碼音響”為代表的黑電產業,則面臨著上游核心部件缺失、產業發展控制力弱、國際化擴張未展開等弱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黑電仍將弱于白電的發展。
白強黑弱所揭露的問題,反映的正是我國家電業長期發展以來存在的“全產業鏈架構不完整”的歷史性弊端,突圍的方向除了夯實內功,還需要時間。
節能門檻 隨著彩電、微波爐兩類產品在今年年底被套上“能效標識”的緊箍咒后,現階段市場上所熱銷的大小家電基本上都被納入“能效標識管理”體系中,均強制實施了產品進入市場銷售的最低能效門檻。不過,對于眾多家電企業而言,能效門檻解決了產品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問題,而節能能效門檻卻是很多企業從規模邁向規模化利潤的必經之路。
節能門檻不僅體現了國家對于家電產品能效水平提升的戰略決心,也成為在市場競爭中區分企業綜合實力與規模的“試金棒”。
產能擴張 在經歷了前十年的規模擴張、全國性跑馬圈地后,今年以來,TCL、美的、格力、志高、奧克斯、康佳、長虹、蘇寧等企業廠商再度掀起了一場以資本市場為后盾、以轉戰高端市場為目標、以完善全國工業園布局,搭建生產、物流、研發中心為主體的新性戰略擴張。
產能擴張的目標是為了解決生產不足的問題,而通過近年來的市場洗牌與重組后,中國家電業的“產能過剩與產能不足”矛盾再度彰顯,大企業產能不足、中小企業產能過剩再度折射出“品牌剩者為王”的鐵律。
[讓我們心動的產品]
iPhone 4 iPhone 4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iPhone,在預購日的頭一天預訂的用戶就撐爆了AT&T在線訂購服務器。而那些iPhone迷們更是在發售日前的一周就開始在蘋果專賣店門前排隊。
當然,這與iPhone 4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iPhone有著直接的關系。強大的A4處理器,超炫的Retina高分屏,全新的前置攝像頭和500萬主攝像頭以及創新的玻璃外殼工業設計等這些激動人心的新特質讓iPhone 4毫無爭議的成為迄今為止最為出色的手機。
iPad 它是裝在襪子里的圣誕禮物,它是出版業的救星,它是自視甚高的高管必需的配飾。人們很難忽視平板電腦,也無法忽視今年最終讓平板電腦取得成功的那家公司——蘋果(Apple)。從今年4月發布之日起,到新年前夜,蘋果的iPad銷量將達到1400萬部,成為該公司歷史上發布最為成功的產品(iPod達到同等銷量花了3年多)。但除了對蘋果股價的直接影響,iPad的問世還標志著一個人們期待已久的一個趨勢——趨同性——達到了頂點。
3D電視 隨著有史以來制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在2009年的全球熱映,3D電視、3D電腦等許多3D電影的衍生產品也相繼出現。
根據iSuppli發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10年全球3D電視的銷量將達到420萬臺,2011年的銷量將達到1290萬臺,2012年將達到2740萬臺。
超低能耗空調 空調行業龍頭老大格力電器以尖端科技融合藝術靈感,推出U系列超薄分體空調,不僅突破了“能效極致”——季節能效比達到4.85,而且機身比傳統空調薄了1/3,厚度只有15.3厘米,是中國空調史上最薄的機型,被業內人士譽為“突破傳統的時代杰作”,一經推出就搶占了市場制高點。業內人士表示,格力U系列將開啟空調科技時代,引領空調“超薄化”的新風尚。
單電相機 單電相機,全稱單鏡頭電子取景數碼相機。它通過高素質鏡頭群以及組件的支持,實現了比準專業DC更出色的畫質,同時,兼具DC的強大的功能可拓展性,比如藝術濾鏡、高清視頻等功能。
在今年EVIL相機也就是單電相機逐漸備受關注,而各個廠家也紛紛的響應開來。目前為止,市場已經有11款單電相機,分布在索尼、松下、奧林巴斯、理光、三星,五大品牌中。(葉 子)
[大事件]
千億元美的 在中國家電大企業俱樂部中,美的是繼海爾后第二個實現年銷售收入破千億元的企業,但這絕不是最后一家。未來幾年,長虹、TCL、海信科龍、康佳等企業均有望躋身千億元俱樂部,見證中國家電在全球業的強大與崛起。
千億元美的經歷了10年的積累與發展,而2000億美的則希望在未來5年內變成現實,這不僅考驗著美的擴張速度和整合實力,更直接考量了中國家電業整體實力和話語權的增長。
國美內戰 黃光裕與陳曉,曾經的對頭,后來的伙伴,現在的對手。今年以來,圍繞“國美未來發展方向和擴張模式”等核心內容,國美最大股東與國美現任董事會主席之間展開了一場長達5個多月的爭奪戰,上演了一場頗有“懸念和內容”的無間道。
國美內戰看似老板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戰斗,實際上則是兩位老板對企業未來發展方向和增長模式上的控制權爭奪。
家電網購 無法忽視的是,隨著國美電器收購原庫巴商城,蘇寧電器強勢推出易購商城,京東商城自爆被兩大傳統家電零售巨頭封殺,還有新七天電器網、飛虎樂購、郵樂網、卓越網等一批網上商城開通家電零售業務,均傳遞著以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網上銷售渠道,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全面崛起。
雖然現階段網購渠道在家電企業的銷售體系中占比還很小,雖然網上虛擬店的發展仍離不開網下實體店的支撐,雖然網購渠道在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欠缺,但家電業的網購時代已經全面開啟。
家電網購是趨勢,卻未成主流,對于眾多的國內家電企業而言,保持關注還是快速跟進卻是一道新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