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央企資本市場募資1732億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近期國資委做了統計,2009年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共從資本市場募集了1732億元。”接近國資委人士告訴記者。
據本報記者獨家獲悉,這1732億元包含境內外IPO首發和增發配股再融資兩項,其中共有11家企業控股的公司在境內外IPO總共募集資金1558億元,有11家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增發配股募集資金174億元。
“2009年的1732億元,比2008年的848億元,增長了104.24%,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參與資本市場的首發、增發配股的程度比以前更高了。”該人士告訴記者。
央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以1558億元的總額在2009年IPO募資總額里仍占大頭。據普華永道統計,2009年,滬深股市IPO融資總額為1856億元人民幣,兩市IPO共計97宗,其中上海股市9宗,深圳股市88宗。
“國資委沒有公布11家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實施增發配股的公司名單,但我覺得174億元可能算少了,因為2009年我們底下兩家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就有36.8億元,不可能整個央企才174億元。”某軍工行業央企人士告訴記者。
從848億到1732億
“能融到1558億元并不容易。”接近國資委企業改革局人士告訴記者。
2009年6月份才開始重啟IPO,短短6個月時間滬深兩市IPO融資總額為1856億元,而根據證監會公布的數據,2008年1-9月份融資總額為1034億元。
2008年的IPO大單以3家大央企為主。中國南車A募集金額89.7億元;中煤能源A股募集金額211.8億元;中國鐵建A股募集金額158.7億元,三家總額達459.5億元,占2008年全年IPO融資額的一半左右。
根據普華永道統計,盡管2009年上半年IPO停滯,但全年IPO的數量較2008年卻增長了26%。2009年,滬深股市IPO融資總額為1856億元人民幣,較2008年(1,035億元人民幣)增長79%。
兩市IPO共計97宗,其中上海股市9宗(2008年6宗),深圳股市88宗(2008年71宗),在2009年的97宗IPO中,有1家香港掛牌的H股公司在A股上市,而2008年則有3家。
2009年央企主要的IPO有五家。2009年7月29日,中國建筑上市交易,其IPO募集資金為2009年最大一單,募集金額為501.6億元;9月21日,中國中冶上市,A股募集金額為189.7億元,扣除各項發行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為183.6億元;10月15日,中國國旅上市,A股募集金額為25.9億元;12月16日,中國重工上市,A股募集金額147.23億元;12月29日,中國北車上市,A股募集金額139億元。
央企IPO也讓證券公司受益匪淺。中金公司主承銷了去年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IPO項目中國建筑,募集資金額高達501.6億元;和去年第三大A股IPO項目中國重工(募集額達147.23億元),而且聯合主承銷了中國北車項目(募資139億元)。僅中國建筑一單IPO,便能給中金公司帶來6.72億元的承銷收入。這三大“巨無霸”項目為中金貢獻了11億元的保薦承銷費。
位居亞軍的中信證券主承銷了去年第二大A股IPO項目——中國中冶和4個小型IPO,以承銷金額233.6億元和承銷保薦費收入6.75億元名列第二。
“2009年,香港IPO融資金額達到約2146億人民幣(2437億港幣)。根據普華永道的預測,2010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約2640億人民幣(3000億港幣)。”普華永道北京主管合伙人封和平指出。
安永戰略性高增長市場主管合伙人何兆烽也同樣樂觀:“我們預計這種趨勢將延續到201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的融資額預計將達到3700億港元的歷史紀錄,較2007年IPO融資總額高28%,中國內地企業仍將是推動香港IPO活動的主力。”
共22家央企已整體上市
整體上市成為2009年央企在資本市場上的主要特色之一。
“因為‘整體上市’能給人改善上市公司資產結構、避免關聯交易的好印象,所以能獲得一些溢價。原來許多上市公司保留了與原國有企業的人事、財務和業務聯系,各式各樣的關聯交易成了上市公司的家常便飯,剪不斷理還亂。”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師王軍指出。
國資委在2007年初提出央企要加快推進股份制改革,具備條件的央企母公司整體改制上市或主營業務整體上市;支持不具備整體上市條件的中央企業,通過增資股、收購資產等方式,把優質主營業務資產逐步注上市公司,做優做強上市公司。
2009年12月14日,李榮融在當日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再次提出2010年的工作要求——“積極做好上市資源的儲備工作,加快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步伐。有序推進控股上市公司的資源整合,已經實現部分資產上市的企業,要適時把優良主業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加快推進主業整體上市或集團整體上市。”
“2009年共有6家央企實現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目前整體上市的企業數達到22家。”接近國資委改革局人士告訴記者,但改革局并沒有透露詳細名單。
據本報記者統計,2009年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的央企為5家。2009年IPO的幾只大盤股,中國建筑、中國中冶、中國國旅、中國重工、中國北車都基本上屬于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的央企。
“整體上市有不同的情況,一種是主營業務首次IPO,一種是先部分資產上市,然后再增發重組實現整體上市。”證監會上市部某副主任告訴記者。
第六家整體上市的央企或許為華僑城,2009年11月11日,華僑城以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其所持的12家公司全部股權,購買的12家公司股權將注入上市公司,標志著華僑城整體上市工作已順利完成。
據記者推測,22家整體上市的具體名單可能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海油、寶鋼股份、中國神華、中煤能源、中國鋁業、中國遠洋、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中國中冶、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建筑、中國國航、南航航空、東航航空、中國國旅、華僑城。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31戶調整為129戶,因此目前央企整體上市的企業占總戶數五分之一左右,還有空間去逐步完成央企整體上市的工作。”某央企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