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近期政策面基本面多個利好
中國石化(600028)14日下午發力,一度觸及漲停,并帶動大盤翻紅。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公司近期在政策面和基本面上出現多個利好,導致各方情緒累積到一起造成。
昨日主要有兩個市場傳言推動中石化股價,一個注資傳聞,另一個是煉油利潤得以保障。分析人士指出,事實上這兩個消息都有“炒作”嫌疑,因為中石化集團海外資產的注入時間表已被公司管理層證實今年內恐難完成,此前公司公開表示有可能今年底完成資產注入。
發改委昨日表示,目前國內的成品油價格與11月10日調價時相比漲幅僅為1.85%,不具備調整需要的條件。分析人士指出,雖然近期不會調價,但之前市場已經認為發改委在油價超過80美元時不會扣減中間加工環節的利潤,這給了煉油板塊繼續維持高毛利的信心。
東方證券研究員王晶說:“從長期來看,關于中石化的多項政策都是偏利好的,相比之下公司的估值并不高,另外市場近期一直比較關注大盤股,多方因素和情緒累積在一起,很難說是哪一個確鑿的消息引發股價變化。”
除了海外上游資產注入、暫不扣減利潤、天然氣價改將帶來提價等利好之外,中石化化工板塊的產能以及煉油加工量都在上升,對于中石化未來業績的影響均偏利好。
另外中石化管理層近日公開表示,全國今年底從國II汽油升級至國III汽油,成本上升應實施“優質優價”,相應提高汽油價格。雖然目前還沒有下發相關通知,但市場預期遲早會為此埋單,預期中石化不會長期承擔該成本。
此外,中石化宣布,華北管網天津至滄州原油管道12月9日正式投產,標志公司全長3000多公里的華北管網工程建設完成,北起河北曹妃甸,南至浙江冊子島、大榭島的中石化東部原油管網實現全網互連互通。
管道投產后,從曹妃甸、天津上岸的原油可以通過滄州、河間直接管輸到石家莊,使石煉噸原油成本比火車運輸降低12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