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打造國家競爭力
競爭力,指的是創造價值的能力,創造財富的能力。宏觀層面上的國家的競爭力是由中觀層面的城市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和微觀層面上的企業競爭力組成的,德國的精密儀表與機械產業,意大利的皮具產業,日本的汽車產業、韓國的電子產業的強大是支撐上述國家的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反過來說,對國家競爭力的考察,實際上又是對行業競爭力、企業競爭力考察的一種延伸。
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由多重因素組成,它依靠每個國民、每個企業的支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咨詢副主任陸刃波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候說道:“中國品牌的生產成本低、人力成本低等優勢已經被打破。外資已經全面享受到這些優惠,本土企業過去在市場的比較優勢,現已不復存在。”
傳統的點對點的市場競爭已經轉化成為鏈對鏈的系統競爭,中國企業不僅需要優勢的人力成本、強大的品牌支持,更需要掌握整條產業鏈的核心技術,形成產業鏈的完整塑造。
這種產業現狀使中國彩電在平板時代喪失了成本優勢和產業鏈優勢,中外彩電業由CRT電視時代“以鏈對鏈”的對稱競爭變成了平板電視時代“以點對鏈”的不對稱競爭,核心顯示屏技術的缺位已經成為中國彩電產業競爭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中國企業必須要和外資品牌一樣,掌握了完整的產業鏈的生產才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由世紀雙虹、四川長虹、美國MP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虹歐PDP項目的正式開工興建,是中國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預計著我國在平板家電行業已經正在形成了與外資品牌鏈對鏈的競爭態勢。
虹歐PDP項目是在為打造國家競爭力的具有民族意義的戰略項目,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
長虹PDP一箭三雕
全球彩電產業高清化、數字化、平板化趨勢下,產業技術升級刻不容緩,中國企業如果無法掌握上游屏資源,中國電視整機企業就會逐步淪落為沒有話語權的廉價的組裝車間,處于高新技術產業鏈中低附加值底端的位置。
中國長虹第一條等離子屏生產線的正式開工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它實現了國家戰略、產業戰略和企業戰略的有機統一,可謂一箭三雕。
一、PDP生產線的國家戰略意義
虹歐PDP項目標志著中國彩電業在平板電視機時代將形成與日韓彩電業一樣從零部件、顯示屏到整機的完整產業鏈,從而打造中國彩電行業的世界級競爭力。
它將打破日本、韓國企業通過壟斷屏幕資源把自有品牌的整機價格降低到與中資品牌的整機價格一致,阻斷中國彩電的利潤來源與發展的局面。
它將打破日韓企業侵蝕中資家電企業的利潤基礎的CRT電視的企圖,同時也打破了日本與韓國想將中國整個彩電行業推向代理商化與邊緣化,將中資彩電企業變成日本與韓國平板顯示屏幕的零售代理商的戰略意圖。
二、PDP生產線的產業戰略意義
中國家電業面臨產業升級和產業轉型,長虹的虹歐PDP項目是一個戰略抉擇,此舉將加速中國家電企業擺脫低水平競爭的局面。
長虹的虹歐PDP項目是中國彩電產業自從形成CRT顯示器產業競爭力,有一次具備家電的產業競爭力,是中國家電產業的“二次騰飛”的標志。
抵制外資品牌開始在中國啟用“中國式價格戰”玩法,致使中國彩電品牌集體處于下風的趨勢。
改變了美國對中國輸美電視收取專利費,中國彩電企業因專利授權,每年將不得不支出大約10億美元的費用的被動局勢。
打破外資近期再次爆出“中國彩電崩盤”,讓中國彩電行業陷入危機的言論。
該文章轉載自中華品牌管理網:http://www.cnbm.net.cn/article/vz108092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