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葉鶯辭職:一個時代的遠去?
今天,筆者再次想到“一個時代的遠去”這一頗帶傷感意味的形容,也是因為一個經理人———柯達北亞區總裁葉鶯。昨日有最新消息傳出,她已從自己現今的位置上辭職。
葉鶯為國人知曉,是因其促成柯達并購樂凱公司的大手筆。當時,這一新聞之所以為人關注,在于兩個興奮點:其一,葉鶯乃記者出身,而且是美女記者;此外,她還有過擔任外交官的經歷。其二,樂凱公司曾一度是中國民族企業的代名詞。
收購樂凱,是葉鶯穩坐柯達江山的籌碼,也是葉鶯的“劣跡”。不過,由于樂凱是中國的“親兒子”,再加上柯達不是絕對控股———以上兩點,使得樂凱被并購之后的發展,根本不受柯達控制。今年8月20日,滬市發布了一則頗有意思的公告稱:鑒于柯達與樂凱的合作項目仍未完成,雙方有關股權轉讓的合同尚未執行,因此雙方無法就股權分置改革的相關事宜進行商討。
而在早些時候,國內眾多媒體曝出的“樂凱相紙背印與柯達相似,涉嫌不正當競爭”新聞,更是將柯達與樂凱的較勁公開化。
更為嚴重的是,對于傳統相機業務的偏愛,使得葉鶯已成為柯達新戰略的絆腳石。當數碼相機與筆記本電腦、ipod一起,成為年輕人的“新三大件”之時,也意味著膠卷和傳統相機的生命時日無多。從2006年開始,相機制造商尼康、佳能紛紛停產膠卷相機,而在過去的11個季度中,柯達有9個季度虧損。殘酷的現實逼迫柯達不得不裁員2.7萬人,并宣布今年停產膠卷。
那么,放棄葉鶯、全力進軍數碼領域的柯達是不是能重塑輝煌呢?從表面看來,答案是肯定的:在過去的一年里,柯達已從行業第六沖入前三,僅次于佳能和索尼———但從利潤上來分析,柯達的利潤率卻遠遠不及尼康和賓得這兩家排名靠后的公司。為什么?原因很簡單,柯達擅長的是普通數碼相機,而尼康和賓得卻擅長單反數碼相機。來自IDG的調查數據顯示,動輒幾千數萬元的單反相機正成為市場最大的生力軍。
另一個可怕的消息,三星公司正在普通數碼相機領域發力。這是一個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公司,即便其沒有更多的核心技術,但憑借出色的工業設計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普通數碼相機步入“貧民時代”絕不是問題。此時,把大半身家押在數碼相機領域的柯達,是不是聽見了死神的腳步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