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新戀”失敗后轉(zhuǎn)機何在?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在1月8日下午東航特別股東大會否決了東航引資方案后,中航集團新聞處有關人士表示,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中航“將會進一步實施競購東航的方案”。
新加坡航空公司當晚發(fā)布聲明稱,對投票結(jié)果感到失望,但會尊重股東大會的表決結(jié)果。聲明稱,“所有相關各方相信,這項交易代表了資本注入進而實施東航資本重組的合理而可以接受的最高價值。這項交易也已在符合相關法律條文與規(guī)章的情況下,獲得批準。”
新航聲明還表示,“鑒于新航與東航都表示愿意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新航會繼續(xù)支持和東航建立關系。”
1月8日下午,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在上海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就東航引入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淡馬錫控股公司為戰(zhàn)略投資者的方案(下稱“東新方案”)進行表決。
這一定向增發(fā)方案于2007年9月簽署,根據(jù)方案,東航將以每股3.80港元的價格,總計增發(fā)29.85億股H股。其中向新航和淡馬錫總計增發(fā)18.84億股,使其在增資后的東航合計持股24%;同時向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增發(fā)11億股H股,確保其在增資后持股51%的絕對控股地位。為此,新加坡方面將出資71.61億港元,東航集團將出資41.82港億元。
上述引資方案須經(jīng)東航特別股東大會表決。目前持股東航59.67%的第一大股東東航集團,因本身為定向增發(fā)對象,所以被排除在表決之外。有權參與表決的,包括東航A股小股東(總計持有東航3.96億股A股,占東航總股份數(shù)的8.14%),以及東航H股的全部股東(總計持股東航15.67億股H股,占東航總股份數(shù)的32.20%)。
新加坡航空公司當晚發(fā)布聲明稱,對投票結(jié)果感到失望,但會尊重股東大會的表決結(jié)果。聲明稱,“所有相關各方相信,這項交易代表了資本注入進而實施東航資本重組的合理而可以接受的最高價值。這項交易也已在符合相關法律條文與規(guī)章的情況下,獲得批準。”
新航聲明還表示,“鑒于新航與東航都表示愿意發(fā)展之間的關系,新航會繼續(xù)支持和東航建立關系。”
1月8日下午,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在上海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就東航引入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淡馬錫控股公司為戰(zhàn)略投資者的方案(下稱“東新方案”)進行表決。
這一定向增發(fā)方案于2007年9月簽署,根據(jù)方案,東航將以每股3.80港元的價格,總計增發(fā)29.85億股H股。其中向新航和淡馬錫總計增發(fā)18.84億股,使其在增資后的東航合計持股24%;同時向控股股東東航集團增發(fā)11億股H股,確保其在增資后持股51%的絕對控股地位。為此,新加坡方面將出資71.61億港元,東航集團將出資41.82港億元。
上述引資方案須經(jīng)東航特別股東大會表決。目前持股東航59.67%的第一大股東東航集團,因本身為定向增發(fā)對象,所以被排除在表決之外。有權參與表決的,包括東航A股小股東(總計持有東航3.96億股A股,占東航總股份數(shù)的8.14%),以及東航H股的全部股東(總計持股東航15.67億股H股,占東航總股份數(shù)的32.20%)。
自定向增發(fā)協(xié)議正式簽署以來,這一方案就遭到東航競爭者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的強力阻擊。國航與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航有限),同為中航集團子公司。國航方面通過中航有限持有東航H股,占東航H股總股份數(shù)的12.07%。
在此次投票前,國航方面已多次發(fā)表聲明,質(zhì)疑“東新方案”,并在投票前一天的1月7日正式發(fā)表競價聲明稱,若東航1月8日特別股東大會否決“東新方案”,中航有限將以不低于每股5港元的價格收購東航股份,并擬在兩周內(nèi)向東航董事會正式提交其方案。
1月8日下午1時30分起,東航特別股東大會分別舉行了三輪股東投票,即A、H股東投票,A股股東單獨投票和H股股東單獨投票,任何一場投票都必須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票,東新方案才可獲得通過。
最終,在當天參與表決的A股小股東中,有94.05%投票反對。參與表決的H股小股東中,有74.70%投票反對。
對此,中航集團新聞處有關人士表示,“這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新航出價偏低,很難得到小股東支持”。
“這件事說明,政府支持企業(yè)按資本市場的規(guī)則辦事。”中航集團人士表示。投票之前,各方都在揣測國務院國資委的態(tài)度,認為這是決定“東新方案”成敗的關鍵所在,但是直至投票開始,國資委都未公開出面明確表態(tài)。
此前,1月4日下午,從接近國務院國資委的人士處獲悉,國資委內(nèi)部認為應尊重資本市場規(guī)則。“資本市場的這些事對政府來說也是全新的,以前都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但只要是合法合規(guī)的,就應該算數(shù)。”這位人士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