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領銜金九狂歡——房產稅磨刀霍霍樓市或二次觸底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金九旺季,全國樓市普漲,地產行業龍頭萬科昨日公告了9月份的銷售情況,銷售高達142億再創歷史新高,但這樣的好景在四季度可能難以為繼。國慶前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五項措施,樓市迎來第二輪調控。
據悉,這次調控加碼是近期住建部、銀監會等有關部委對樓市進行調研后的成果。諸多業內分析人士均認為,針對樓市的調控措施并沒有出盡(比如房產稅),要做好樓市長期調控的準備。世聯研究認為在調控政策加碼的情況下,8、9月份的上漲行情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將難以再現,甚至可能推動樓市走向“二次觸底”。
萬科們的“金九”
根據萬科最新業績報告,繼8月銷售達到119.9億元之后,萬科9月銷售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銷售金額142 .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60.1%。至此,最具代表性的地產行業龍頭萬科今年前9個月累計實現銷售金額714.2億元,同比增長54.7%,已超過2009年全年。
無獨有偶,碧桂園昨日公布的銷售數據亦顯示,今年前9個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18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40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約72%及40%。其中9月合約銷售金額達34億,創年內新高。
樓市的反彈讓我們看到久違的“金九”,這讓我們對“銀十”甚至整個四季度又充滿期待。但在調控政策加碼的情況下,四季度能否成功延續這一勢頭?經緯行研究中心認為,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政策的執行力度在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即使價格不出現明顯下降,折扣優惠等促銷力度也會不斷加大。
“盡管早有預感,但沒想到來得這么迅猛。”國內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9月份諸多房地產公司紛紛搶推新盤,想贏得今年最后3個月量價齊升的局面。但第二波觀望潮迅速形成,成交量出現急剎車。
據最新統計數字顯示,10月1日至6日,北京新建商品房網簽總量為782套,環比國慶前6天的3939套,跌幅超過了80%;觀望的情緒也蔓延到了二手房市場。10月的前6天,北京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138套,環比國慶節前6天的5351套,跌幅達97%。
北京如此,廣州也好不到哪里去。據廣州經緯行研究中心對全市的在售項目調研顯示,黃金周前兩日人氣較旺,3日后回落明顯;受制于政策影響,多盤價格漲幅有限;成交較為穩定,中低總價項目占成交主導;國慶期間多數樓盤價格漲幅有限,有些計劃收回開盤折扣的項目仍保留了原有折扣。
或致樓市“二次觸底”
中央政府調控加碼,同時督促地方政府出臺細則。經緯行研究中心主任許婉婷認為目前廣州限購的可能性不大。盡管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以上,但由于之前首付兩成基本很難申請,因此這個對首置者的影響不大。
但根據國內14個城市成交量及價格的走勢,世聯研究認為樓市存在“二次觸底”的運行規律,8-9月或是樓市首次觸底后的反彈,這次調控加碼的突襲或會讓樓市再次陷入觀望,從而推動樓市走向“二次觸底”。
一方面,在“國十條”要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給的調控下,樓市供應狀況有所改善。樓市未來供應量充裕將舒緩目前緊張的供需矛盾。此外,保障房的大量開工建設,世聯地產預計年底可提供近350萬套的供應量,這將有效分流樓市需求,另一方面,世聯地產認為,信貸作為樓市重要影響因素正面臨著深刻的變化,或會改變今年四季度樓市的走勢。今年1-8月就完成5.71萬億的信貸量,9-12月的可貸規模僅剩1.79萬億,信貸規模減少的硬約束將制約樓市反彈的深度和廣度。而調控加碼后,信貸規模的縮小,貸款門檻的提高及審查的趨嚴,讓四季度樓市走勢蒙上陰影。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消費者已經患上了‘調控綜合征’,一旦房價大跌的預期沒達到,很快就會形成新一輪的恐慌性購買潮。”經緯行研究中心曾英杰表示:“政策出發點仍是從抑制需求出發,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高房價問題。通過抑制需求來打壓高房價在短期內或許能夠達到價量齊跌的效果,但抑制的需求早晚得爆發,而且反彈會更加強烈。”
據悉,這次調控加碼是近期住建部、銀監會等有關部委對樓市進行調研后的成果。諸多業內分析人士均認為,針對樓市的調控措施并沒有出盡(比如房產稅),要做好樓市長期調控的準備。世聯研究認為在調控政策加碼的情況下,8、9月份的上漲行情在今年剩下的幾個月將難以再現,甚至可能推動樓市走向“二次觸底”。
萬科們的“金九”
根據萬科最新業績報告,繼8月銷售達到119.9億元之后,萬科9月銷售再創歷史新高,實現銷售金額142 .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60.1%。至此,最具代表性的地產行業龍頭萬科今年前9個月累計實現銷售金額714.2億元,同比增長54.7%,已超過2009年全年。
無獨有偶,碧桂園昨日公布的銷售數據亦顯示,今年前9個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18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403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約72%及40%。其中9月合約銷售金額達34億,創年內新高。
樓市的反彈讓我們看到久違的“金九”,這讓我們對“銀十”甚至整個四季度又充滿期待。但在調控政策加碼的情況下,四季度能否成功延續這一勢頭?經緯行研究中心認為,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政策的執行力度在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即使價格不出現明顯下降,折扣優惠等促銷力度也會不斷加大。
“盡管早有預感,但沒想到來得這么迅猛。”國內一家大型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9月份諸多房地產公司紛紛搶推新盤,想贏得今年最后3個月量價齊升的局面。但第二波觀望潮迅速形成,成交量出現急剎車。
據最新統計數字顯示,10月1日至6日,北京新建商品房網簽總量為782套,環比國慶前6天的3939套,跌幅超過了80%;觀望的情緒也蔓延到了二手房市場。10月的前6天,北京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為138套,環比國慶節前6天的5351套,跌幅達97%。
北京如此,廣州也好不到哪里去。據廣州經緯行研究中心對全市的在售項目調研顯示,黃金周前兩日人氣較旺,3日后回落明顯;受制于政策影響,多盤價格漲幅有限;成交較為穩定,中低總價項目占成交主導;國慶期間多數樓盤價格漲幅有限,有些計劃收回開盤折扣的項目仍保留了原有折扣。
或致樓市“二次觸底”
中央政府調控加碼,同時督促地方政府出臺細則。經緯行研究中心主任許婉婷認為目前廣州限購的可能性不大。盡管首套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以上,但由于之前首付兩成基本很難申請,因此這個對首置者的影響不大。
但根據國內14個城市成交量及價格的走勢,世聯研究認為樓市存在“二次觸底”的運行規律,8-9月或是樓市首次觸底后的反彈,這次調控加碼的突襲或會讓樓市再次陷入觀望,從而推動樓市走向“二次觸底”。
一方面,在“國十條”要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給的調控下,樓市供應狀況有所改善。樓市未來供應量充裕將舒緩目前緊張的供需矛盾。此外,保障房的大量開工建設,世聯地產預計年底可提供近350萬套的供應量,這將有效分流樓市需求,另一方面,世聯地產認為,信貸作為樓市重要影響因素正面臨著深刻的變化,或會改變今年四季度樓市的走勢。今年1-8月就完成5.71萬億的信貸量,9-12月的可貸規模僅剩1.79萬億,信貸規模減少的硬約束將制約樓市反彈的深度和廣度。而調控加碼后,信貸規模的縮小,貸款門檻的提高及審查的趨嚴,讓四季度樓市走勢蒙上陰影。
“值得警惕的是,目前消費者已經患上了‘調控綜合征’,一旦房價大跌的預期沒達到,很快就會形成新一輪的恐慌性購買潮。”經緯行研究中心曾英杰表示:“政策出發點仍是從抑制需求出發,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高房價問題。通過抑制需求來打壓高房價在短期內或許能夠達到價量齊跌的效果,但抑制的需求早晚得爆發,而且反彈會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