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中國制造鑄就中國名牌
金志國獲獎彰顯商業智慧
很顯然,金志國已經開始成為繼柳傳志、張瑞敏等第一代企業家領袖之后的中國經濟界的又一位思想家。”一位經濟評論家表示。
按照上述評論家的說法,金志國自2001年執政青島啤酒以來,一直通過“創新力”和“責任感”來持續不斷地引領青島啤酒這家百年企業和品牌的成長及發展,并已形成對整個啤酒行業的推動力量。
據了解,執政后的金志國,不僅進行從“做大做強”到“做強做大”的第一次戰略調整,把青啤從“擴張”階段帶入為期5年的“整合”階段,而且,2006年,金志國認為整合后的青啤在管理、運營、營銷等方面都有重大提升,集中整合的功力,又提出進入“整合與擴張并舉”的發展階段。而為了配合“整合與擴張并舉”,青島啤酒又于2007年公布戰略重組的消息,新一輪的“轉型”正式開始。
與此同時,金志國引領青島啤酒在體制、品牌以及組織等多個層面上進行持續不斷的創新。青島啤酒不僅在戰略轉型的策略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并已經成為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代表和創新的領先者,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集“激情”與“智慧”于一身的金志國,同樣也為青島啤酒這個百年品牌注入全新的活力與激情,并帶領整個啤酒行業進行不斷的創新,無論從品質、文化、品牌建立還是行業規模,不斷地接軌全球市場,真正地實現行業的升級和繁榮。同時,作為一位商業思想家,金志國所提出的“第四層競爭論”、“與國際公司競合論”、“‘1+3’的品牌戰略”、“三位一體的營銷模式”、“奧運強國論”等思想體系,已經開始成為中國經濟界的新風向標,并紛紛為許多企業所效仿和學習。
但金志國與青島啤酒的腳步并沒有因此而有絲毫的停滯。在金志國的率領下,青島啤酒這家百年品牌企業開啟啤酒行業真正國際化的“大幕”,決定率先在泰國等海外市場設廠。這是整個啤酒行業國際化的第一次突破,也標志著青島啤酒加快跨國發展的步伐。
金志國感慨:“作為一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我一直強調企業要扮演本職角色,就是企業公民。我—直認為,經營好青島啤酒這家百年企業,把產品、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舞臺上,讓中國企業在與世界上所有競爭對手的較量中立于不敗之地,也就是企業落實十七大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正確道路。”青啤:“中國制造”的典范
正是基于金志國對青島啤酒無論是在戰略層面還是執行層面上的把握,青島啤酒近年來不僅實現企業價值,而且也通過自身企業價值的實現,持續不斷地推動整個行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現。2007年,根據世界品牌實驗室權威評估,青島啤酒品牌價值高達258.27億元,遙遙領先于其他國產啤酒品牌。同時,青島啤酒由于出色的治理結構和治理水平,又獲得“全國十佳董事會”榮譽稱號。而由于社會責任的積極履行,青島啤酒也獲得多次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人獎以及最佳企業公民稱號等。
“青島啤酒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典范。”中國品牌營銷學會的專家表示,作為中國唯一的百年品牌,青島啤酒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都體現中國制造的實力和魄力,無論是19世紀初代表中國品牌榮獲全球獎項,還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代表中國標準在全球市場的推廣,直至金志國入主青啤之后,青啤的大品牌戰略以及牽手奧運所展現的全球化影響力,都已經成為全球市場認知中國制造品牌的典型代表。
不可否認的是,“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以中國制造為線索梳理中國經濟,為2007年的中國經濟畫像,同時以2007年的中國與世界經濟為背景,為中國制造定位。這就注定“2007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具有一種史詩般的意味,厚重而堅實,清晰而深遠。不難看出,本次經濟年度人物的評選與之前相比,更加關注以人物來體現行業和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而非強調人物本身的傳奇。因此,以青島啤酒、中國船舶、中國鋁業等代表國家戰略和全球品牌推動力的企業,將在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中起到更加關鍵的作用,而中國企業的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也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關注。
如今,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話題很熱。按照金志國的理解是,企業在創造經濟效益的時候,一定要把社會效益放在前面,也就是社會效益遠遠重于企業效益。只有在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能夠為消費者帶來快樂的時候,才可能成為消費者的好朋友,企業才有生存的機會和發展的機會。“因此,對于青島啤酒而言,僅僅成為‘中國制造’的典范企業還不夠,必須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并引領整個行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轉變。只有如此,我們的中國企業才有更大的活力和全球影響力。”金志國對記者表示,“同時,這也是青島啤酒最大的社會價值觀、行業價值觀和品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