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降價背后的戰略
2007年底,王石層在媒體公開萬科將全線降價的信息。當時除了同業人士的一片唏噓聲之外,似乎并沒用多少人會預感到萬科的全線降價將引領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降價狂潮。萬科先后在北京、廣州、上海宣布降價,而后各城市房地產降價序幕紛紛拉開。這就是萬科的戰略--王者戰略,萬科注定要成為中國房地產的王者,這已是大勢所趨。當然,中國房地產業的行業集中度還是非常低,但萬科的種種策略以表現出了其志在必得的決心。以下,我將列舉萬科近今年的幾大重要戰略舉措:
策略一:資本助推區域性擴張。由最初的廣州起家,到現在遍及全國22個城市31家地產公司和19家物業公司。這些公司的先后成立,背后均離不開萬科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和豐富的融資渠道,現今萬科的市值就達2000多億元,萬科良好的企業聲譽和嬴利能力,也為萬科在融資渠道的整合上奠定了優勢,萬科在國內及國際市場均有成熟的資本渠道,其融資渠道也涵括從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到信托產品的各種方式。
策略二:工業化生產提升成本控制。自2000年起,萬科即成立了專門的研究中心進行住宅產業化的研究。其在深圳的工業化生產試驗表明,工業化生產將施工時間縮短了一半,而且節約了80%的勞動力并大大縮短了項目的設計規劃時間。這就是王石幾年前所倡導的“要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的夢想,然而如今他實現了。
策略三:國際化人才推動管理提升。2007年,萬科先后從百安居、寶潔、仲量聯行請來三位高級管理人才,并均委以重任,旨在將國際大公司先進成熟的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注入萬科,并打破了房地產人才整合的行業局限性。這即體現了萬科的創新精神,也可看出萬科的膽識所在。
策略四:高管激勵激活內力釋放。2007年,萬科董事長王石被譽為真正的“打工皇帝”。這并不是07年股市向好的結局,而根本上是萬科所推行的高管激勵,讓萬科的高級職業經理人成為真正的金牌職業經理人。“國際化的人才+高管激勵”才能真正讓優秀的人才發揮價值,建立機制就能不斷釋放潛能。
策略五:順勢宏觀調控亮出價格“利劍”。我們都知道近兩年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日益加強,從加息到土地管理到物權法到銀根緊縮等等,均旨在為過熱的房地產降溫,三令五申能夠看出政府宏觀調控的決心不會變。而此時此刻(2007年底),中國的中小房地產企業幾近茍延殘喘的局面,北京市建委就曾在08年初公布擬注銷862家房地產企業,各地的眾多中小房地產企業均在宏觀調控的政策壓力下紛紛退市或者另謀生機。而萬科此時引領的降價風,正是借宏觀調控的噱頭,堂而皇之的打壓眾多的房地產競爭對手,借勢洗牌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
當然,萬科的最終策略(策略五)也正是得益于前四個策略所積淀的實力和底氣。實力是萬科有足夠的規模和豐富的融資渠道,底氣是萬科早幾年前就開始研究的“工業化生產”,讓未來的房子有標準化的零部件組成,這就是王石五年前的想法,如今是王石降價的砝碼。同時,還有著一批國際化的高管團隊,將更多的管理效益注入萬科??梢?,萬科從建造生產到管理運營都已經做好了降價的儲備。這是目前中國房地產業其它競爭者所無法較量的,這場戲的主角是萬科,勝利者仍然還是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