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重于做事是企業發展的毒瘤
成都管理咨詢--人都是尋求利益最大化的動物。有個玩笑說,讓一只狗去做美國總統,也許比讓一個聰明人做中國的某些政府官員,帶給民眾的利益更大,這就是一個組織系統的問題。
為什么過去幾十年中國窮?為什么開放20年,中國發生急劇變化?
很簡單,前者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后者是一個開放的,競爭的系統。
成都管理咨詢---在企業內部也是一樣。
在一個封閉的,靜止的系統。那么,"做人"學就會盛行。拍馬溜須,整人害人之輩就會竊居高位,為什么呢?
很簡單,在一個內部系統,上級沒有生存的壓力,只用考慮下級是否聽從自己的話,是否讓自己開心,以維護個人威權為要務,最后生存下來的,必然是鉆營拍馬者,這些人在企業內部爭權奪利,拍馬逢迎是好手,雖然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但是,只要老板高興,就是他們的勝利,他們就會得利。那些"做事"的人,因為精力用去做事了,不會搞關系,最后,雖然他們為企業帶來價值,但是卻沒有好結果。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向淘汰怪象。在這種系統中,人人都以鉆營拍馬為要務,"做人"學盛行。"做人甚于做事"。于是,整個組織陷入無限的扯皮,無限的內耗。
但是,在一個開放系統,情況則大不相同。
任何企業,他不僅是一個內部系統,而且要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要參與外部競爭。如果老板局限于企業內部系統,以是否服從自己意志為準繩,看誰順眼就提拔水,看誰不聽話就整誰,最后,那些"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人留下了,得到了好處,但是,那些"做事"的人,因為付出與獲得不對等,必然離去,企業無法繼續創造價值,最后的結果,是企業在外部競爭中覆滅。所以,古代的皇帝老想不明白,為什么等到天下滅亡的時候,才發現已經無棟梁之才支撐天下了,那是因為,皇帝愛奸臣,有才干的人,都被自己給貶光了。喜歡的人,又不頂用。
而開放的,競爭的系統,則大為不同。企業要發展,要在外部競爭中立足。必須要能夠"做事"的人,老板可以喜歡他,也可以不喜歡他,但是老板為了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容忍他,正是因為企業存在內部與外部兩個系統,"做事"的存在才是一種必然,他們才是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除掉會"做事"的人無疑于揮刀自宮,"做事"的人離開的那天,便是企業滅亡的開始。
簡言之,"做人"學流行的地方,一定是一個封閉的,存在各種暗箱操作的地方,是一個非正常組織。
成都管理咨詢---而只有開放的,競爭的企業組織,才能匯集各種能夠"做事"的人才,百川歸海,終成大業。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一個"做人"學盛行的社會,王朝的更替,往往要幾百年,一般相對封閉和靜止,所以,最重要的不是為社會作貢獻,而是搞"關系",這就是中落后的一大根源。而西方社會,乃至今日的中國,其開放和競爭性,決定了那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故有此鼎盛社會。
同樣,國企相對民企"做人"的范圍濃,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國企的人不用負責,從上到下,只要上面高興就行,而私企要為自己負責,不重用做事的人,就得滅亡,滅亡了,老板就要自己承擔風險,所以,現在而言,"做事"就更重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