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瘋狂擴產計劃遭遇治堵:產能過剩可能重現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1月8日,《亞運后廣州中心城區緩解交通擁堵方案(討論稿)》發布。
廣州跟進治堵,今年車市可能“重現產能過剩”
1月8日,《亞運后廣州中心城區緩解交通擁堵方案(討論稿)》發布,提出包括“年內提高停車費”、“研究收取交通擁堵費”、“研究推行限禁外來車進城”等30項措施。
業內人士分析,廣州將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后,第三個可能出臺限制汽車消費政策的城市。如果越來越多的城市限購汽車或提高汽車的使用成本,今年汽車業或將再現產能過剩,車企特別是跨國車企在華的投資步伐或將放緩。
龐大的擴產計劃
可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667個大中城市中,有2/3的城市稱高峰時段交通擁堵。這讓車企擔心北京、廣州的做法會起到示范作用,2011年的車市有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據悉,今年僅北京一個城市,汽車銷量將由2010年的80萬輛減少至24萬輛,加上以舊換新,估計新車銷量也只有去年的一半。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2010年各大合資車企都出現供不應求、產能緊張的情況,跨國公司此前紛紛宣布擴產計劃。
1月7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2011年至2015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投資106億歐元。這被稱作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投資。
不止是大眾,標致雪鐵龍也已宣布將把它與東風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的生產能力從45萬輛提高到75萬輛,同時還將在深圳與中國的長安汽車公司合資建一家新的汽車生產廠。
寶馬汽車公司去年6月宣布在沈陽的第二家工廠動工,將合資企業的產能由現在的7萬多輛提升至30萬輛;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后也計劃在國內建設產能可達30萬輛的3家工廠。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車企的擴張更迅猛。
可查資料顯示,比亞迪將新增80萬輛產能,吉利汽車新增的產能在100萬輛以上,長城汽車在天津的新基地規劃的產能也在50萬輛。
僅到2011年底,若各大汽車公司規劃產能變成現實,屆時國內14家主流汽車公司累計產能將達到2300萬輛,加上國內其他汽車公司,汽車行業總產能將在2500萬輛以上。也就是說今年汽車銷量比去年增加700萬輛才能消化這些產能。
車市前景難以預料
不僅如此,車企在擴張產能的同時還瘋狂擴張經銷商網絡。而當像北京這樣的情況開始蔓延時,投入巨資的經銷商勢必面臨生死考驗。
對車企來說,今后的經銷商網絡布局如何調整也是一大難題。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其他城市紛紛效仿北京,再加上汽車購置稅優惠、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等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同時退出,2011年車市的前景難以預料。
“中國的汽車銷量是最難預測的。”多家車企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中國車市的因素太多,不想錯過像2009、2010年這樣的井噴,但又擔心猝不及防的“調控”,導致產能過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秘書長張伯順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去年中國汽車爆發式的增長是不正常的,而車企在去年的基礎上宣布擴張,難免會出現產能過剩。
據了解,目前車企都在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暫時還沒有車企宣布調整擴產計劃。
廣州跟進治堵,今年車市可能“重現產能過剩”
1月8日,《亞運后廣州中心城區緩解交通擁堵方案(討論稿)》發布,提出包括“年內提高停車費”、“研究收取交通擁堵費”、“研究推行限禁外來車進城”等30項措施。
業內人士分析,廣州將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后,第三個可能出臺限制汽車消費政策的城市。如果越來越多的城市限購汽車或提高汽車的使用成本,今年汽車業或將再現產能過剩,車企特別是跨國車企在華的投資步伐或將放緩。
龐大的擴產計劃
可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國667個大中城市中,有2/3的城市稱高峰時段交通擁堵。這讓車企擔心北京、廣州的做法會起到示范作用,2011年的車市有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據悉,今年僅北京一個城市,汽車銷量將由2010年的80萬輛減少至24萬輛,加上以舊換新,估計新車銷量也只有去年的一半。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2010年各大合資車企都出現供不應求、產能緊張的情況,跨國公司此前紛紛宣布擴產計劃。
1月7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2011年至2015年大眾汽車集團將在中國投資106億歐元。這被稱作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投資。
不止是大眾,標致雪鐵龍也已宣布將把它與東風汽車公司的合資企業的生產能力從45萬輛提高到75萬輛,同時還將在深圳與中國的長安汽車公司合資建一家新的汽車生產廠。
寶馬汽車公司去年6月宣布在沈陽的第二家工廠動工,將合資企業的產能由現在的7萬多輛提升至30萬輛;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后也計劃在國內建設產能可達30萬輛的3家工廠。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車企的擴張更迅猛。
可查資料顯示,比亞迪將新增80萬輛產能,吉利汽車新增的產能在100萬輛以上,長城汽車在天津的新基地規劃的產能也在50萬輛。
僅到2011年底,若各大汽車公司規劃產能變成現實,屆時國內14家主流汽車公司累計產能將達到2300萬輛,加上國內其他汽車公司,汽車行業總產能將在2500萬輛以上。也就是說今年汽車銷量比去年增加700萬輛才能消化這些產能。
車市前景難以預料
不僅如此,車企在擴張產能的同時還瘋狂擴張經銷商網絡。而當像北京這樣的情況開始蔓延時,投入巨資的經銷商勢必面臨生死考驗。
對車企來說,今后的經銷商網絡布局如何調整也是一大難題。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其他城市紛紛效仿北京,再加上汽車購置稅優惠、以舊換新、汽車下鄉等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同時退出,2011年車市的前景難以預料。
“中國的汽車銷量是最難預測的。”多家車企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影響中國車市的因素太多,不想錯過像2009、2010年這樣的井噴,但又擔心猝不及防的“調控”,導致產能過剩。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秘書長張伯順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去年中國汽車爆發式的增長是不正常的,而車企在去年的基礎上宣布擴張,難免會出現產能過剩。
據了解,目前車企都在密切關注市場的變化,暫時還沒有車企宣布調整擴產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