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移動支付市場 工信部欲定標準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面對移動支付市場巨大的市場蛋糕,電信運營商攜3G網絡優勢快速切入,這使得支付行業的中國銀聯、銀行網銀等各方倍感壓力,各方都在加緊謀劃如何在新的產業鏈中獲得掌控力。移動支付自身各種技術標準的存在,更是加劇了這種競爭。
工信部欲定標準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代曉慧日前透露,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發展司正在積極協調,開展小額手機支付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籌備下一步的標準制定工作。
業內人士介紹,按照支付地點遠近,支付技術可以分為近距離支付和遠距離支付。遠距離支付和網絡支付類似,只是前者是通過手機實現,由電信運營商主導,而后者是通過銀行卡進行,由銀行主導。
聯合證券研究員盧山認為,當前談及移動支付時,其實大部分指的是近距離支付,這也是業內公認最有可能出現高速增長的應用領域。
在近距離支付領域,當前國際上有三種主流技術標準:NFC、SIMPASS和RF-SIM。目前看來,中國移動已經選擇了RF-SIM,并試圖建立由自己主導的移動支付產業鏈。據了解,中國移動已經與國民技術簽訂了獨家合作協議,其主導產業鏈的野心十分明顯。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由于在技術標準、資金實力等方面的局面,則是各種標準全面開花的模式,估計只有在國家標準出臺之后,才會選定自己的戰略。
中國銀聯加快推進
在電信運營商大力推進其移動支付戰略之時,中國銀聯已對這一領域覬覦良久,雙方標準之爭也將白熱化。
就在中國移動參股浦發銀行之后不久,中國銀聯就宣布,進一步擴大其手機支付業務的試點地區至上海、山東等六個省市。
“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在手機支付領域的大手筆投入,已經讓中國銀聯坐不住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用戶而言,用哪家的手機支付業務可能不會太關心,他更關心的是用戶體驗,即通過手機可以方便地實現繳納水電、乘坐公交等日常支付。”
目前中國銀聯采用的是智能SD卡,將具有非接觸功能的IC卡芯片作為支付信息的安全載體,并將銀行卡和電子錢包信息存儲在該芯片中,完全繞開了電信運營商的網絡通道。但其弊端也較為明顯,需要和手機廠商談判,將芯片植入其手機中,這樣費時費力,且成本高昂。
正是考慮到這些問題,銀聯與聯通攜手在上海推出銀聯卡手機支付商用試點,并將加速推動新一代手機支付在全國的推廣應用。此前,中國銀聯與中國聯通已經在湖南長沙展開了智能卡手機支付業務,這意味著雙方在手機支付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緊密。
工信部欲定標準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代曉慧日前透露,工信部科技司和通信發展司正在積極協調,開展小額手機支付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并組織有關機構和專家籌備下一步的標準制定工作。
業內人士介紹,按照支付地點遠近,支付技術可以分為近距離支付和遠距離支付。遠距離支付和網絡支付類似,只是前者是通過手機實現,由電信運營商主導,而后者是通過銀行卡進行,由銀行主導。
聯合證券研究員盧山認為,當前談及移動支付時,其實大部分指的是近距離支付,這也是業內公認最有可能出現高速增長的應用領域。
在近距離支付領域,當前國際上有三種主流技術標準:NFC、SIMPASS和RF-SIM。目前看來,中國移動已經選擇了RF-SIM,并試圖建立由自己主導的移動支付產業鏈。據了解,中國移動已經與國民技術簽訂了獨家合作協議,其主導產業鏈的野心十分明顯。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由于在技術標準、資金實力等方面的局面,則是各種標準全面開花的模式,估計只有在國家標準出臺之后,才會選定自己的戰略。
中國銀聯加快推進
在電信運營商大力推進其移動支付戰略之時,中國銀聯已對這一領域覬覦良久,雙方標準之爭也將白熱化。
就在中國移動參股浦發銀行之后不久,中國銀聯就宣布,進一步擴大其手機支付業務的試點地區至上海、山東等六個省市。
“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在手機支付領域的大手筆投入,已經讓中國銀聯坐不住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對于用戶而言,用哪家的手機支付業務可能不會太關心,他更關心的是用戶體驗,即通過手機可以方便地實現繳納水電、乘坐公交等日常支付。”
目前中國銀聯采用的是智能SD卡,將具有非接觸功能的IC卡芯片作為支付信息的安全載體,并將銀行卡和電子錢包信息存儲在該芯片中,完全繞開了電信運營商的網絡通道。但其弊端也較為明顯,需要和手機廠商談判,將芯片植入其手機中,這樣費時費力,且成本高昂。
正是考慮到這些問題,銀聯與聯通攜手在上海推出銀聯卡手機支付商用試點,并將加速推動新一代手機支付在全國的推廣應用。此前,中國銀聯與中國聯通已經在湖南長沙展開了智能卡手機支付業務,這意味著雙方在手機支付領域的合作進一步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