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業主示威潘石屹 招商雪上加霜
成都大勢管理顧問
SOHO尚都和朝外SOHO的“業主維權風波”,還遠未結束。連續幾日,20多名業主外面套著寫有標語的白色T恤,高喊“潘石屹,大騙子”,在SOHO中國的新項目嘉盛中心及其朝外SOHO的辦公室門口,對潘石屹進行“示威”。
北京整個商業行情的低迷,讓業主們的招商雪上加霜。潘石屹自稱“非常成功”的物業在這次艱難的養商期面前,如何安渡危機?
業主圍堵SOHO辦公樓
1月10日,離潘石屹近期收購的嘉盛中心正式開盤還有一周。
下午2點多,時代周報記者推門進入嘉盛中心大廳,看見有人來的業主們馬上齊聲高喊:“潘石屹,大騙子!”
大廳里聚集了近30名SOHO尚都和朝外SOHO的業主。每個人都在冬裝外又套上了一件白色T恤。前寫“我買了潘石屹的房”,然后一個大大的“慘”字兒;后面寫著“投資潘石屹的房要當心”。
當日下午,只要有人經過或是走進嘉盛中心,在場的業主又會把口號再齊聲重復一遍,然后向人群散發:“購買SOHO的商鋪要當心”的傳單,勸告他人不要購買潘石屹的房子。
1月11日下午,業主代表們又來到SOHO中國在朝外SOHOA座11樓的辦公室。由于被數名保安人墻擋在門外,業主們就蹲坐在電梯旁的樓道里。一邊喊口號,一邊要求見潘石屹。
“我們并沒有要求潘石屹給補償之類的。我們只是希望他能夠站出來,兌現當時賣房時的承諾,改變SOHO尚都目前慘淡的局面。”一位姓閆的業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按照業主維權小組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對業主們調查后形成的材料,在SOHO尚都和朝外SOHO出售的時候,買房的小業主們從銷售人員口中獲得的信息包括:SOHO尚都中有40%的物業由SOHO中國自持,并引入大型國際品牌入駐;月租金在30-35美元/平方米,年回報率會有12%以上;開發商會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經營。
如今3年已過,這些銷售時被許下的“承諾”卻從未兌現過。而當初交易時業主同開發商簽署的也是北京市購房合同的統一版本,“開發商自持物業達到40%等條款”,并沒有出現在購房合同中。
業主們稱,“SOHO尚都里沒有一個商鋪是由開發商自持的;目前尚都租金每天只有3-3.5元/平方米(月租即為90元/平方米),朝外SOHO最低租金甚至只有1.5元/平方米,甚至有許多商鋪買入兩三年從未租出去過;而開發商的招商、管理和規劃,也從未”統一“過。
60多歲的山西業主趙志英在2006年初,在SOHO尚都售樓人員的一再勸說下,本來打算一次性付款買三套商鋪的趙志英,改為首付50%,按揭貸款購買了6套商鋪。”誰知6間鋪子收房后一直租不出去,銀行按揭每月要還十幾萬元,還要支付物業費和供暖費。“由于年回報率是負數,趙志英決定將商鋪出讓,卻一直無人問津。”我只有將老家的房子還有親戚的房子抵押貸款,來還這邊的按揭。“
業主們表示,事態一天不發生轉變,他們就會堅持這樣做下去。
SOHO中國集體陷入沉默
與建外SOHO物業門事件的反應大相徑庭,面對SOHO尚都和朝外SOHO近數百名業主的”叫板“,SOHO中國集體陷入了沉默。
無論是1月10日、1月12日在嘉盛中心,還是1月11日在SOHO中國辦公樓門口,除了SOHO中國物業保安把守門口、兩名片區警察維持治安之外,SOHO中國沒有一位人士露臉。
在業主們認為因潘石屹未能兌現承諾而導致經營慘淡的同時,北京整個商業行情的低迷,更讓業主們的招商雪上加霜。
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SOHO中國副總裁許洋曾經說,北京的商鋪供應量肯定是過剩的,尤其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不少北京的大商場到現在還在虧錢,SOHO尚都作為較新的項目,培養期肯定會更長一些。
中國不動產研究中心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2010年商業地產新趨勢報告》顯示,2009年,商業地產的表現卻不盡理想,商業地產發展停滯,開發、招商、經營面臨巨大的困境,供大于求的現象沒有任何改善。
據悉,為了趕奧運商機,從2006年開始,北京的商業項目集中上馬,2008年,北京原預計新增商業物業面積約600萬平方米,但全年包括西單大悅城、華貿購物中心、銀泰購物中心、三里屯Village等在內,真正入市的新開商業面積不足300萬平方米;而大鐘寺國際廣場、萬貿購物中心、首地大峽谷等已落成的商業項目則集體推遲了開業時間,且開業時間變得遙遙無期。
2009年4月,北京朝陽門11萬平方米的悠唐和崇文門13萬平方米國瑞城艱難開業。但商場里大部分的面積還掛著”即將開業“的圍擋。華貿購物中心、銀泰中心……這些已經投入運營的商業中心,無一例外人氣偏低。如何以及能否渡過這段艱難的養商期,無論是對SOHO尚都和朝外SOHO的業主,還是聲稱”統一招商、統一出租、統一管理“的開發商SOHO中國而言,都是必須面對的巨大考驗。
北京整個商業行情的低迷,讓業主們的招商雪上加霜。潘石屹自稱“非常成功”的物業在這次艱難的養商期面前,如何安渡危機?
業主圍堵SOHO辦公樓
1月10日,離潘石屹近期收購的嘉盛中心正式開盤還有一周。
下午2點多,時代周報記者推門進入嘉盛中心大廳,看見有人來的業主們馬上齊聲高喊:“潘石屹,大騙子!”
大廳里聚集了近30名SOHO尚都和朝外SOHO的業主。每個人都在冬裝外又套上了一件白色T恤。前寫“我買了潘石屹的房”,然后一個大大的“慘”字兒;后面寫著“投資潘石屹的房要當心”。
當日下午,只要有人經過或是走進嘉盛中心,在場的業主又會把口號再齊聲重復一遍,然后向人群散發:“購買SOHO的商鋪要當心”的傳單,勸告他人不要購買潘石屹的房子。
1月11日下午,業主代表們又來到SOHO中國在朝外SOHOA座11樓的辦公室。由于被數名保安人墻擋在門外,業主們就蹲坐在電梯旁的樓道里。一邊喊口號,一邊要求見潘石屹。
“我們并沒有要求潘石屹給補償之類的。我們只是希望他能夠站出來,兌現當時賣房時的承諾,改變SOHO尚都目前慘淡的局面。”一位姓閆的業主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按照業主維權小組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對業主們調查后形成的材料,在SOHO尚都和朝外SOHO出售的時候,買房的小業主們從銷售人員口中獲得的信息包括:SOHO尚都中有40%的物業由SOHO中國自持,并引入大型國際品牌入駐;月租金在30-35美元/平方米,年回報率會有12%以上;開發商會統一招商、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經營。
如今3年已過,這些銷售時被許下的“承諾”卻從未兌現過。而當初交易時業主同開發商簽署的也是北京市購房合同的統一版本,“開發商自持物業達到40%等條款”,并沒有出現在購房合同中。
業主們稱,“SOHO尚都里沒有一個商鋪是由開發商自持的;目前尚都租金每天只有3-3.5元/平方米(月租即為90元/平方米),朝外SOHO最低租金甚至只有1.5元/平方米,甚至有許多商鋪買入兩三年從未租出去過;而開發商的招商、管理和規劃,也從未”統一“過。
60多歲的山西業主趙志英在2006年初,在SOHO尚都售樓人員的一再勸說下,本來打算一次性付款買三套商鋪的趙志英,改為首付50%,按揭貸款購買了6套商鋪。”誰知6間鋪子收房后一直租不出去,銀行按揭每月要還十幾萬元,還要支付物業費和供暖費。“由于年回報率是負數,趙志英決定將商鋪出讓,卻一直無人問津。”我只有將老家的房子還有親戚的房子抵押貸款,來還這邊的按揭。“
業主們表示,事態一天不發生轉變,他們就會堅持這樣做下去。
SOHO中國集體陷入沉默
與建外SOHO物業門事件的反應大相徑庭,面對SOHO尚都和朝外SOHO近數百名業主的”叫板“,SOHO中國集體陷入了沉默。
無論是1月10日、1月12日在嘉盛中心,還是1月11日在SOHO中國辦公樓門口,除了SOHO中國物業保安把守門口、兩名片區警察維持治安之外,SOHO中國沒有一位人士露臉。
在業主們認為因潘石屹未能兌現承諾而導致經營慘淡的同時,北京整個商業行情的低迷,更讓業主們的招商雪上加霜。
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SOHO中國副總裁許洋曾經說,北京的商鋪供應量肯定是過剩的,尤其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不少北京的大商場到現在還在虧錢,SOHO尚都作為較新的項目,培養期肯定會更長一些。
中國不動產研究中心提供給時代周報記者的《2010年商業地產新趨勢報告》顯示,2009年,商業地產的表現卻不盡理想,商業地產發展停滯,開發、招商、經營面臨巨大的困境,供大于求的現象沒有任何改善。
據悉,為了趕奧運商機,從2006年開始,北京的商業項目集中上馬,2008年,北京原預計新增商業物業面積約600萬平方米,但全年包括西單大悅城、華貿購物中心、銀泰購物中心、三里屯Village等在內,真正入市的新開商業面積不足300萬平方米;而大鐘寺國際廣場、萬貿購物中心、首地大峽谷等已落成的商業項目則集體推遲了開業時間,且開業時間變得遙遙無期。
2009年4月,北京朝陽門11萬平方米的悠唐和崇文門13萬平方米國瑞城艱難開業。但商場里大部分的面積還掛著”即將開業“的圍擋。華貿購物中心、銀泰中心……這些已經投入運營的商業中心,無一例外人氣偏低。如何以及能否渡過這段艱難的養商期,無論是對SOHO尚都和朝外SOHO的業主,還是聲稱”統一招商、統一出租、統一管理“的開發商SOHO中國而言,都是必須面對的巨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