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勤管理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考勤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是一門藝術性科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從管理工具的推陳出新,或是從管理者、員工對考勤管理采取的措施和態度方面來看,都可以對考勤管理的發展及現狀有新的詮釋。
一、考勤管理的發展及規律
(一)考勤管理工具的演變過程: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對考勤管理所傾注的熱情,從90年代起,企業對考勤工具的依賴程度逐年上升,指紋考勤時代已經到來。目前社會上有一種風氣,企業對考勤工具選擇的態度,考勤工具的先進與否,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該企業的規模和社會形象。從考勤工具分布情況來看,各式工具仍處在“百花齊放”的狀態,大部分集團公司更傾向于指紋考勤,中等規模企業采取IC卡考勤管理系統,小型企業采取卡式打卡機。
(二)考勤管理的發展規律:
我們以F企業成功管理經驗為例,看看企業考勤管理普遍經歷的過程。F企業所處的行業為金融行業,薪酬水平相比于其他行業偏高,在這種情況下,分析企業中A、B角色對待考勤管理不同階段采取的態度和做法。
A角:員工
公司總是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F企業的員工確實對此句話有更深層面的理解,在采取卡式記錄時期,大家更是想盡辦法互相幫助,化政策為對策,奇招不斷:
政策——對策對照圖
當然,以上例舉只是表面現象,真正厲害的還在后面。無法公開的秘密,為考勤管理制造更多的麻煩,甚至影響該企業正常運轉。有部分對考勤制度不滿的員工在思想和行為方面有以下傾向:
1、員工與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的較量,員工之間“友愛互助”,為違規行為做掩護;
2、員工對考勤的公平性表示質疑,為因自己的“誠實”而被扣掉的款項鳴不平,采取消極怠工的方式發泄心中不滿;
3、員工散布謠言,歷數企業不仁道“罪行”,用不良情緒影響他人;
4、員工采取報復行為,泄露企業商業機密,給競爭對手可乘之機,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在指紋考勤時期,員工的態度和行為有了明顯的變化,最初源于對指紋考勤機的新鮮感,漸漸在心理上認可指紋考勤機的公正性,大家的心理上反而輕松了,尊重事實。公司每周、月公布的各部門考勤分析對比表,激發了員工團隊榮譽感,公司里遲到的現象變少了,全勤率占比明顯上升。
B角:管理者
在公司創業初期,管理者采取卡式記錄考勤的方式,指派人力資源部專人負責考勤統計工作,基本可以真實反映員工出勤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期,員工之間已經彼此熟悉,考勤的準確性出現了偏差。請病假現象增多,原因在于考勤制度中規定病假1天不扣款,員工每月均有一天帶薪病休假,這為一些員工想開小差的想法提供了便利條件,員工中開始有人嘗試休病假,在驗證了帶薪病休假可行性后,出現了全員休病假的情況,給公司經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給勤勞工作的員工心理造成了不平衡感。
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效甚好。
1、 從考勤制度方面:取消每月一天的帶薪病休假,加大了扣款力度;
2、 從考勤工具方面:更換指紋考勤機杜絕代打卡現象;
3、 從考勤管理方面:修改原月考勤報表,增加考勤分析圖表,將每月考勤分析對比圖表全公司公布,給各部門負責人施加壓力。
4、 從企業文化方面:早會管理中增加考勤通報欄目,增加誠實守信、愛崗敬業方面內容的宣導,使員工對公司考勤管理的嚴肅性變為一種習慣;采取激勵機制,對個人或部門全勤情況給予口頭表揚或物質獎勵,鼓勵部門組織集體活動,增進溝通團結。
下面,讓我們借鑒F公司提供的考勤分析圖表樣式,圖中僅以事假為例:
(注:表中數據為虛擬。)
從圖表中,管理者可以一目了然,全面掌控公司員工穩定狀況,對照公司經營現狀,做以分析,糾出缺勤率偏高問題的關鍵。這就是考勤管理的核心作用,考勤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公司的經營狀況,員工的協作意愿。
二、企業文化為考勤管理建立心理契約
當管理者煞費苦心經營考勤制度時,企業正確的選擇不是關注,而是背視。企業文化是公司的靈魂所在,是被全體員工認可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眾所周知,管理是雙刃劍,管理者在管理考勤時,企業文化所帶給員工的是寬松、樸素的心靈相約。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有著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魔力,并不需要過多流于形式、依附制度。如果一個公司不能在真正意義上運轉正常,沒有令員工認同的經營理念,僅憑嚴格的考勤管理去約束員工行為,只能解決表面問題,所謂管理中提到的有“時效”而非“實效”。
讓我們先看一個例子:有一家公司的管理者為了杜絕員工經常遲到的現象,又不傷害到員工的自尊心,采取的高招是由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出面,每天比上班時間提前半小時輪流在公司大門“站崗”,向每一位來上班的員工送上進入公司的第一聲問侯:“早上好”,對遲到的員工鞠躬問侯:“您辛苦啦”。當一種行為在企業中反復出現時,漸漸的形成一種文化氛圍,猜猜結果怎樣,公司里面遲到的現象變少了,大家都自覺遵守作息時間,在心理上認為遲到是一種與公司文化不相符的行為。事實證明,管理者給予員工充分尊重,在心理上已經戰勝了員工的自我意識,化解了員工心中的不滿,使員工在心中接受考勤管理,真正的從“心”做起。
公司的考勤管理制度在面對企業文化時,略顯有些蒼白。管理需要制度的約束力,但并不是制度的機械化;中國人講究的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考勤的真正意義是要提升企業效益,提高員工績效,維護企業規范化管理的良好形象。因此,企業文化建設過程恰恰可以充當管理的調合劑,可以背視員工頗有爭議的考勤管理制度,可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方方面面防微杜漸,使員工逐漸認同并領悟企業文化的精髓,采取積極的心態遵守考勤管理,認為遵守考勤管理就是在為企業文化的精髓服務。
企業文化的建設要求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正確的政策和寬松的企業氛圍。建設一支擁有高效、誠信、紀律嚴明的企業文化團隊,是實現企業有效考勤管理的前提,可以增強員工努力工作的熱情與信念,激發員工信守“心理契約”所默示的“承諾”,遵守考勤管理規定。因此,員工在這種氛圍中達成心理契約,實現人盡其職,恪守各項規章制度。
企業文化的建設要求對考勤管理提供激勵功能。現代企業為留住人才,都在嘗試各種激勵方式希望能與員工達成心理契約,這也是企業文化在考勤管理方面所希望營造出的氛圍,達成心理契約的前提是需要有相應的物質激勵手段,企業文化對考勤管理的激勵作用,是建立心理契約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企業文化是規范考勤管理的手段
企業制定考勤制度以后,就需要全體員工嚴格遵守執行。企業文化正是激發員工的協作意愿,統一群體成員意識的重要手段。
1、企業文化為考勤管理提供行為導向
以服務性行業中企業文化的塑造過程為例,讓我們來淺析企業文化的滲透力量。據《經濟日報》1995年12月13日報道,一個留學生在美國受雇于一家出租汽車公司,有一次,他在負責給一位小姐送貨時因路上堵車遲到了10分鐘,他連忙對小姐說:“對不起,剛才遇上堵車”小姐只看了他一眼,沒說什么。但當他趕回公司時,老板說:“你被解雇了,你可以回家了。”他感到迷惑不解,老板提醒他應對客戶說:“對不起,這全是我的錯——請您相信,不會再有第二次了”。由此證明,企業文化渲染出的企業形象,將會滲透在每位員工的心理,成為主導員工行為的依據,影響企業日常的經營管理,而這種改變,并非一天兩天可以實現,需要有環境的因素起主導作用。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每一位員工都能理解考勤管理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真正實現考勤管理的目的,提高團隊績效,需要企業文化的引導。
企業文化的導向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顯示企業發展方向,任何一家企業都希望成為管理規范的行業內楷模,如何管理規范,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等,這些語言經過長期的熏陶,已經成為員工精神世界的一部分;二是誘導企業行為方向。企業的使命、價值觀、愿景同時也涵蓋了員工的價值觀、愿景,員工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員工愿意按照企業要實現的愿景努力,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2、企業文化對考勤管理有激勵功能
美國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理論中指出,人們不僅關注物質利益,而具更看重精神層面的激勵作用,企業文化可以很好的滿足兩方面需求。企業文化成熟的企業,在考勤管理方面,注重對表現好的團隊或個人進行物質獎勵,設立全勤獎等獎項;另一方面樹立榜樣知覺效應,為全勤率高的團隊或個人頒發獎項,號召全體員工學習,使員工認識到考勤對實現公司目標及個人目標的重要性。
3、企業文化具有約束員工行為的功能
員工的行為是需要約束的,管理者都有類似的體驗,考勤管理緊時,員工的出勤率較好,反之,就會出現工作懶散,遲到早退的現象如雨后春筍般滋生。企業精神文化構成企業主要的非正式約束,如一家以“服務高效”為司訓的企業,員工的行為違反了企業的信念,本人感到內疚,同時會受到所在團隊共同意識和公司輿論的譴責。因此,企業文化為考勤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約束工具。
四、企業文化在考勤管理中的應用
一個重視企業文化發展的公司,管理者往往有體會,當你“跳”起來管理考勤,不斷的強調敬業精神,嚴格執行扣款事項,員工也會“跳”起來直視考勤,擺出一副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神情,任你扣,任你說,消極抵抗。那么如何處理好企業文化與考勤管理的關系,使企業文化真正發揮作用,這就需要管理者有坐視考勤的勇氣,稍安勿躁,靜觀其變,讓員工將心中的不滿發瀉出來,傾聽員工的心聲。在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員工的心理承受力,使制度本身保持適度的彈性。事實上,導致員工遲到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其中非人為因素占一定比例,因此適當給予員工一個比較寬松的企業文化環境是非常必要的。
管理者坐視考勤,“坐”不代表放任自流,在坐視的過程中,尋找與員工的心理契約點。在企業文化氛圍中,采取一系列管理方法突顯文化對考勤管理的影響力。
1、在“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感召下,推行“人性化”考勤管理制度,在遲到、病假、倒休假、年休假等體現公司人文關懷的假種管理上,給予員工寬松的環境。如:積分制度,限定員工當月累積遲到分鐘數,該額度只可當月有效,不跨月累計;獎勵制度,對當月考勤表現好的部門及員工給予獎勵等。
2、在奮發、進取、和諧、平等的文化氛圍中,樹立考勤管理公平、公開、公正性。管理者采取在公司內部定期公布各部門月考勤分析對比圖表的形式,激發員工的團隊榮譽感,消除員工不滿情緒,樹立榜樣知覺效應。
3、在具有導向、約束、凝聚、激勵作用的企業文化前提下,明確考勤為管理者管理員工的工具,考勤扣款不是目的,注重溝通,調動員工士氣為關鍵。如:公司設立部門全勤獎,獲獎的團隊有活動經費,可以安排團隊活動,使團隊溝通更加順暢,工作環境更加和諧,有效提高團隊生產力。
雖然,管理者制定了符合企業文化的考勤管理方案,但員工在考勤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問題員工在企業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這部分員工有思想,有主見,并不見得就一定會成為企業發展中的害群之馬,關鍵是看管理者如何運用好自己的職責權限,如何引導這部分問題員工,將他們的聰明才智引入正途。
泰戈爾有一句哲理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著各自的不幸”。我們是否可以理解,問題員工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結果,管理者需要做成的是加強與問題員工的溝通,找尋這部分員工的心理契約點,以企業文化為基礎,正確的引導其行為符合文化要求。
綜上所述,考勤管理與企業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企業文化為考勤管理建立心理契約,企業文化是規范考勤管理的手段,考勤管理在企業文化的影響下推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