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能力優于帶人本領
中國經理人的管理能力與其它國家經理人相比誰好誰壞?美國著名企管顧問史考特派瑞(ScottParry)博士應上海松誼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邀請來滬針對“中國管理人的世界競爭力”主題發表演說。派瑞表示:雖然大多數的人都同意“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但是除了專業能力外,許多企業主或是人力資源主管,對于如何衡量組織內各級主管的管理才能,多半欠缺有效的評估工具;有些企業則是已經體會到發展各級主管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但卻無法確定訓練需求的情況。
評鑒系統MAP(管理才能評鑒,ManagerialAssessmentProficiency)系統使受測驗的經理人在最自然的情況下,透過管理情境模擬,選擇本身所習慣的管理行為,再經由電腦分析計分,所計算出每位受測經理人的12項關鍵管理能力方面的狀況表現。
這12項經理人的關鍵管理能力包括———
行政(自我工作管理)能力:1.時間管理與排定2.目標與標準設定3.計劃與安排工作
溝通(與人溝通協調)能力:4.傾聽與組織訊息5.給予明確的訊息6.獲得正確的訊息
督導(建立工作團隊)能力:7.訓練教導與授權8.評估部屬與績效9.行為規范與智商
認知(思考清晰縝密)能力:10.問題確認與解決11.決斷與風險衡量12.清晰思考與分析
在這12項關鍵能力中,與“待人”有關的是溝通能力與督導能力,與“做事”有關的則是行政能力與認知能力;派瑞表示,在過去六年中,中國有超過7000位經理人做過此管理才能評鑒測試,這些具體的客觀資料,提供了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的樣本。
中外經理人比較據派瑞分析中國7000位經理人的受測資料,結果顯示中國經理人的強勢能力(56%以上);包括:目標與標準設定(75%)、計劃與安排工作(67%),及決策與風險衡量(59%);但是中國經理人的弱勢能力(36%以下),則包括傾聽與組織訊息(20%)、評估部屬與績效(34%)及清晰思考與分析(32%)。
此外,在四大管理能力群的平均分數方面,中國經理人的行政能力平均是64%,認知能力是48%,溝通能力為38%,督導能力則為41%;也就是說,根據MAP的評鑒結果,中國經理人的管事能力,平均高于其帶人的能力,以及中國經理人的管理能力優于領導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近六年來,中國經理人的管理風格已漸由父母型轉為成人型,顯示管理階層愈來愈重視授權。
調查資料顯示,與亞洲其它國家相比,中國經理人的12項關鍵管理能力的平均分數(48%),高于菲律賓經理人(34%)、馬來西亞經理人(32%)及印尼經理人(27%)。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或亞洲國家經理人的12項關鍵管理能力平均分數則偏低:澳洲經理人12項關鍵管理能力平均為51%、加拿大經理人為55%、英國經理人為57、美國經理人則為56%。派瑞也談及組織變革、文化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他表示,企業再造、授權、全面品質管理(TQM)等企業活動,都會促使組織文化改變;而進行組織變革時,就像一艘大船轉向,通常會發生下列情況:一、非常緩慢,幾乎看不出來;二、乘客及船員常會沒有耐性;三、停滯不前的船無法轉向;這也是為什么企業進行變革、企圖改變文化時,通常會遭遇阻力的主要原因。
授權重于領導派瑞稱,隨著企業經營愈來愈國際化,世界各國企業在過去十年來都已逐步由父母型的管理風格,逐漸轉型為強調建立團隊、重視授權、員工參與管理的成人型管理風格。他也分析,教育程度對經理人管理風格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碩士程度以上的管理人較喜歡用成人型管理風格,本科程度的管理人則父母型、成人型各半,而高中程度的管理者喜歡用父母型管理風格。
他表示,父母型的管理風格包括:習慣給予答案、鼓勵員工彼此競爭、選才偏向資歷導向、重視短期目標、績效由上司評估,父母型管理者扮演嚴父慈母的角色。而成人型管理風格經理人的特色則是:提出問題而非給予解答、鼓勵員工彼此合作、重視績效、提供員工長期愿景、重視同仁評估及扮演良師益友的角色。派瑞表示,他建議中國的管理人應朝下列方向努力,才能提升自己為世界級的領導者;一、以成人對成人的方式和部屬互動;二、經常給予部屬誠實的回饋;三、讓績效評估成為雙向溝通;四、學習與教導傾聽技巧;五、授與部屬一些領導的責任。